《韩国启动“GaN半导体集成电路”国产化课题》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1-05-21
  • 5月3日,韩国政府产业通商资源部和国防部确定了为培育国防产业原材料、零部件、装备企业而进行的“X-band 氮化镓(GaN)半导体集成电路”国产化课题。韩国无线通信设备半导体企业RFHIC(艾尔福)被选定为课题牵头企业。

    X-band “氮化镓”半导体超高频率集成电路(MMIC)是安装在韩国战斗机(KF-X)上的雷达核心配件。

    此次课题由RFHIC(艾尔福)牵头负责执行。SK Siltron将参与碳化硅基板、氮化镓树脂(EPI)的制作,LIG nex1负责系统的验证。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的半导体工厂将被用来进行GaN MMIC的制作。

    除X-band外,课题还将扩大到Ku-band、Ka-band等,该技术也适用于扩展到28千兆(GHz)的5G通信设备及卫星通信。

    早前的4月1日,韩国政府曾召开会议,发表了“下一代功率半导体技术开发及产能扩充方案”。其宣布将正式培育下一代功率半导体技术,到2025年开发5种以上的商业化产品,并在国内建设6~8英寸代工厂。

    目前为止,从SiC到系统构筑氮化镓供应链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中国,其中成功实现商品化的国家只有美国。

  • 原文来源:https://mp.ofweek.com/ee/a856714034137
相关报告
  • 《韩国启动半导体产业人才培养工程》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1-25
    • 韩国《中央日报》发布消息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举办了“半导体原材料、零件、技术装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仪式。产业部表示,将开展培养半导体原材料、零件、技术装备等相关人才培养的教育课程,并计划通过该工程在5年间培养300名(每年60人)高级研发人员。 据了解,该人才培养工程由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主管,6所大学、41家中小企业、中坚企业、协会将参与,课程分为硕士学位课程和短期课程(非学位课程)进行。硕士学位课程以培养高级研发人员为目标,课程设计紧密结合产业界需求,并联合企业开设产学合作项目。短期课程以协会或企业在职者、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设备实习教育,提升参与者的实务能力。参与人才培养工程中的大学包括明知大学、成均馆大学、仁荷大学、忠南大学、韩国技术教育大学和韩国产业技术大学。参与企业则多以缺乏人才资源的中小企业和中坚企业为主,并计划分配相关专业人才到企业就业。 产业部表示,期待该项目培养出的人才能提高韩国在半导体领域原材料、零件、装备产业的竞争力,长期支撑起整个半导体产业价值链的成长,并称今后将继续为半导体等产业输送具有实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 《韩国强化半导体材料、零部件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1-18
    • 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于10月14日,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等一行进行了会谈。会议明确表示,为进一步强化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中使用的材料、零部件、设备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提高“基本计划”中的技术水准。 当天,洪副总理在韩国首尔政府大楼召集相关部门、研究机构、民营企业的代表,召开了例行的“强化材料、零部件、设备竞争力委员会议”。并审议了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材料、零部件、设备研发的对策,构筑基于数据库研究中心的活用方案,强化材料、零部件、设备行业竞争力的基本计划等内容。基于2020年4月实施的材料、零部件、设备特殊措施法案,确立了以五年为单位的基本计划。 在“材料、零部件、设备强国战略”这一愿景之下,确立了三项重点战略:强化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以促进韩国的尖端材料、零部件、设备发展,汇集高科技企业构筑尖端产业的全球中心,启动官民紧密协作系统。 洪副总理表示:我们计划通过此次会议的审议和批准,从R&D(研发)、资金、人才·基础设施、特殊的环境·劳动法规等方面支援企业。如果此次合作事业能够顺利进行,到2025年将创造出1,300亿韩元(约人民币7.8亿元)的民间投资,新雇佣约1,000人。 此外,洪副总理强调,如果“基本计划”能切实实施的话,到2025年,全球福布斯企业2,000强中的韩企数量有望从现在的11家增至20家,技术水平提高至先进国家的85%。 持续吸引外企入韩,ADEKA也在韩设立尖端材料研发中心 作为促进材料、零部件、设备国产化的一环,韩国政府和企业在推进国内新兴企业加入的同时,也在积极邀请海外企业入韩。这是因为韩国政府推进的国产化进程中,也包含“外资企业在韩制造”。由于日本经济产业省加强对韩出口材料管控,自2019年7月起突然停止对韩原材料的出口,导致三星半导体产业停工的窘境。鉴于此次事件,韩国政府积极支援国内企业材料、零部件、设备的国产化,敦促国内新兴企业发展,同时也在积极邀请海外相关企业在韩的研发、制造。 Lam Research已经在韩国建立了从研发到制造的体系。此外,美国MEMC(台湾地区GlobalWafers旗下公司)决定在韩国建设300mm晶元新工厂,DuPont也决定在韩国设立EUV光刻胶的量产工厂。为此,东京应用化学工业开始在韩国生产传统型光刻胶和EUV光刻胶,同时,住友化学的韩国子公司—Dongwoo Fine-Chem Co., Ltd.(东友精密化学)也计划增产用于生产半导体、显示屏材料的高纯度药品、光刻胶。像富士金、Rorze这样的零部件、设备厂家也在大幅度扩大在韩生产。 日本经济新闻于10月17日报道称,为追赶上述增产、扩产行动,化学界巨头ADEKA计划将市占率较高、用于尖端半导体生产的高介电材料的部分研发工作转移到韩国。当下,韩国的化学厂家也正在加快研发竞争性材料,长此以往,ADEKA担心其在韩竞争力可能会被削弱,因此,他们正在加深与三星等主要客户的合作以守住市占率。 迄今为止,多数日本企业为防止尖端材料的技术流失,采取的是在日本试做再出口的模式,于是导致其市场份额被在韩拥有研发、生产据点的韩国本土企业或者率先进军韩国的外资企业夺取。如今,总部位于大阪的多家高纯度氟化氢厂家受对韩出口禁令影响,导致对韩出口额大幅下滑、业绩恶化。据某位进军韩国的日本企业干部透露,为了与韩国的主要客户合作,需要与其“促膝长谈”、认真对应,且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研发、生产,而日本方面的对应似乎越来越无法满足韩国客户要求,因此从风险对冲(Risk Hedge)的观点来看,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考虑优先扩大在韩本土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