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下的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模式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目的/意义】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探究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模式,有助于推进政府数字化持续高水平发 展。【方法/过程】以访谈资料和案例资料作为有效样本,运用扎根理论识别与提取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影响因素,构 建数字政府建设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 fsQCA揭示各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得到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四种典型模式,并从核心优势、潜在劣势、适用情形三方面对四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结果/结 论】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整体呈现为四种模式:需求导向型、技术引领型、场景服务型、融合发展型;数字技 术水平在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数字政府建设的 差异化推进。【创新/局限】技术迭代导致数字政府建设模式持续演变,未来需从动态视角跟踪技术趋势,灵活调整 策略,以精准把握其演变规律。
  • 原文来源:https://journal12.magtechjournal.com/jwk3_qbkx/CN/Y2025/V43/I1/30
相关报告
  • 《“数字政府”建设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赋能》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9-27
    • “数字政府”建设不单是现实政府的一个镜像,也不只是政府提高权力运行效率的工具,更能理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社会“自治之手”之间的关系,形成公共治理的合力,撬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圳又上《新闻联播》了!9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深圳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的新探索。报道指出,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圳的政务创新也渐入佳境。 “数字政府”是公共治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催生的热点问题。有学者提出,“数字政府”不是传统政府的技术化加成,而是全方位变革,即“治理理念创新+数字技术创新+政务流程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协同式变革。简单地说,“数字政府”就是“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政府形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数字中国”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也被明确强调。“数字政府”因其理念设定与技术属性,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标配”,也是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关键支撑。 “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质,是为治理现代化赋能。政府是“数据海洋上的巨轮”,掌握着极其庞大的数据渠道和数据资源。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能有效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也就是说,“数字政府”建设不单是现实政府的一个镜像,也不只是政府提高权力运行效率的工具,更能理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社会“自治之手”之间的关系,形成公共治理的合力,撬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当前,深圳已进入城市经营、治理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治理能力与超大型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把建设“数字政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改革任务来抓,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来抓,有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尤为必要。 事实上,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在“数字政府”建设上下足了功夫。2012年开始实施“织网工程”,2013年成为全国首个“政务信息共享国家示范市”;2017年信息社会指数超过0.8,蝉联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深圳电子政务资源中心汇聚了153亿多条数据,形成了约1800万人口、232万法人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以往的丰厚积累,为深圳“数字政府”建设赢得了先发优势。编制“数字政府”专项规划,探索建立“数字政府”创新中心,筹建全市大数据湖,实现政务信息资源100%接入、100%共享……以大数据驱动政务创新,让深圳离“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的发展愿景越来越近。 深圳“数字政府”建设获得央媒点赞,离不开企业和群众的口碑。建设“数字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政务服务的“堵点”,把改革突破点推向离企业和群众最近的地方,实现公共治理价值的最大化。从“三十证合一”到“不见面审批”,从“深圳90”到“全城通办” ,“企业办事不出区、个人办事不出街”正在成为现实,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数字政府”的含金量越来越足,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多,深圳值得一赞,也更应再接再厉,做得更好、做出品牌。
  • 《零信任视角下政府开放数据的安全风险治理模式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目的/意义] 政府开放数据是国家关键战略资源,其安全风险治理对于完善数据安全管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案有着重要意义。从零信任视角出发,构建并验证政府开放数据的安全风险治理模式。[方法/过程] 首先,遵循零信任理念和“识别—评估—控制”的主线,设计贯穿于数据生命周期全程的治理模式;其次,选取6个不同级别与地域的政府医疗卫生数据集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这一模式的有效性;最后,多角度探讨样本数据的安全风险现状,分析治理效果并提出模式的优化设计。[结果/结论] 设计的风险治理模式与零信任实现良好融合,能有效防控政府开放数据面临的各类各级安全风险。应用这一模式,有助于推动政府公共数据互联共享,在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促进政府数据有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