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在维系长江中下游流域江湖关系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洞庭湖湖体水质持续好转,但总磷浓度下降幅度明显趋缓,总磷超标问题已成为影响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的突出短板。 洞庭湖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表示,通过调查与分析,目前洞庭湖总磷削减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对此,潘碧灵建议,要扎实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准确掌握洞庭湖区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等源头的总磷排放情况,做好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工作,为下一步洞庭湖区总磷污染控制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同时,要提升总磷监测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养殖尾水治理、水体总磷控制等相关重点领域先进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力度。 推动洞庭湖周边省份出台排放标准和管控规范,强化畜禽粪污、水产养殖尾水污染治理;扩大生态农业覆盖面积,对有机肥生产、收储和使用给予适度的财政补贴,推进有机肥生产、使用。 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制度,扩大湖区生态用地比例,加强湖滨、主要入湖(河)口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采取疏河建闸、建库配水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并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退田(垸)还湖、退耕还湿工程,增强河湖调蓄功能,缓解枯水期缺水压力。 此外,还要协调组织长江流域上下游各省市,共同采取措施深入推进总磷削减攻坚战;建立定期省际调度机制,指导各省从政策、技术等方面开展交流对接,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各省专项行动安排、重点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实施等情况加强交流和信息通报,形成上下游联动,共抓大保护的良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