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兰花发现》

  • 来源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信息监测
  • 发布时间:2016-04-11
  • A new elegant orchid species that grows on rocks in deciduous forests of the Pacific slope of Oaxaca state, Mexico, has finally put an end to a long standing dispute among taxonomists. 'Sheltered' under the name of a close relative, the plant has been proved by a research team, led by Dr. Leopardi-Verde, to be different enough for a species of its own. Its distinct features, including shape, size and colors, are discussed and published in the open-access journal PhytoKeys.

    When scientists Drs. Carlos L. Leopardi-Verde, Universidad de Colima and Centro de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de Yucatan, German Carnevali and Gustavo A. Romero-Gonzalez, both affiliated with Centro de Investigacion Cientifica de Yucatan and Harvard University Herbaria, stumbled across a beautiful orchid in bloom, they found themselves so surprised by its unique colors and forms that later on they chose the specific epithet inopinatus, meaning "unexpected".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characters of the new plant is the yellow labellum patterned with crimson to reddish brown lines. Typically for its species complex, this orchid's leaves are wide and leatherlike and the flowers are relatively large, showy, and leathery to fleshy-leathery petals and sepals. The color of the flowers varies from bronze-green with dark purple lines near the base to pale pink and creamy white splashed with reddish-brown spots and lines towards the top.

    The plant is between 30 and 42 cm tall, while together with its flowers it reaches between 80 and 90 cm. Each branch of the inflorescence bears from 3 to 8 flowers, which bloom between March and July. Having been recorded only from a few sites on the Pacific slope of Oaxaca state, Mexico, the species appears to be rare.

    The authors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ew species and its close relatives. They also discuss the long-held confusion about its taxonomic plac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study, a hypothesis about hybridization that has played a role in the evolution and origin of the novelty has been refuted.

相关报告
  • 《海洋所2个新品种通过农业部水产新品种审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6-01
    •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2017年审定的18个水产新品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培育的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及刺参“东科1号”2个新品种位列其中,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   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7)由海洋所研究员 相建海和李富花团队 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启东市庆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培育,历时 5 年选育 获得。该品种以2012年在江苏启东沿海脊尾白虾养殖池塘中发现的体色突变为红色的个体作为亲本,以红色体色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表皮和肌肉均为红色,富含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脊尾白虾相比,体色经三文鱼肉色标准比色尺(SalmoFanTMLineal)测量的色度值平均在30以上,红体色虾占比100%,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咸淡水地区养殖。   刺参“东科1号”(品种登记号:GS-01-015-2017)由海洋所研究员杨红生团队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育,历时十多年选育获得。该品种以2005年分别从山东烟台蓬莱、青岛即墨及黄岛、日照岚山的5个刺参养殖群体中收集挑选的740头个体为基础群体,以体重和度夏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刺参群体相比,24月龄参体重平均提高23.2%,度夏成活率平均提高13.6%,适宜在山东和河北沿海池塘养殖。
  • 《新方法有望加快植物新品种的开发》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12-17
    • 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显著加快基因编辑植物的生产速度。他们希望能够缓解基因编辑方面的长期瓶颈,并在此过程中,利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描述的两种新方法,使开发和测试新的作物品种变得更容易、更快。 尽管科学家利用CRISPR和TALENs等基因编辑工具编辑植物基因组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研究人员仍在使用一种过时的方法——组织培养。它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成本高,劳动密集,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精确的工作。研究人员利用组织培养将基因和基因编辑试剂或化学物质传递给植物。 “少数年前美国国家科学院植物科学家们召集了一次会议,呼吁社会来解决组织培养的瓶颈,帮助实现基因编辑在植物的潜力,”丹·丹尼尔说,教授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发展生物科学学院和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我们有先进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但我们需要一种新颖的方式来有效地将基因编辑试剂传递给植物。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方法。 新方法将: •大幅减少编辑植物基因所需的时间,从最长的9个月到最短的几周; •在更多的植物物种中工作,而不是使用组织培养,这仅限于特定的物种和品种; •允许研究人员在不需要无菌实验室的情况下生产转基因植物,这是小型实验室和公司可以利用的可行方法。 为了消除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基因编辑的繁重工作,共同第一作者Ryan Nasti和Michael Maher开发了新的方法,利用负责植物发育的重要植物生长调节因子。 利用生长调节剂和基因编辑试剂,研究人员激发幼苗生长出含有编辑基因的新芽。研究人员从这些基因编辑过的幼苗中收集种子,并继续进行实验。不需要细胞培养。 这些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何应用增长调节剂,以及适用范围。Nasti开发的方法允许小规模的快速测试——结果在几周内而不是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内对不同的生长调节因子组合进行测试。他说:“这种方法允许快速测试,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优化生长调节剂的组合,提高它们的功效。” Maher使用了相同的基本原理,通过消除对无菌实验室环境的需要,使这个过程更容易实现。“用这种方法,你不需要无菌技术。你可以在你的车库里这样做,”他说。他补充说,这项技术开辟了一种可能性,即资源较少的小型研究小组可以对植物进行基因编辑,并测试它们的表现。 Nasti和Maher使植物基因编辑大众化。它将不再需要几个月的无菌实验室几十人在组织培养,”Voytas说。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烟草作为他们的模型,但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在葡萄、番茄和马铃薯植物中有效。他们相信这些发现可能会在许多物种间传播。植物遗传学家和农业生物技术专家的目标是确保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为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这些新方法将使他们工作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