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湘投的割草机器人,融了数千万元!》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 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9-09
  •  近日,割草机器人新锐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独家领投,戈壁创投、六脉资本、天际资本、九合创投、兴富资本等联合投资。所募得资金将用于新品研发迭代、产品量产交付及市场预期性备货。   来牟科技自成立以来便备受资本关注。此前,由李泽湘教授创立的XbotPark基金、NBTCapital,以及欧美头部家用消费电子上市公司等机构,均已对其纷纷押注。截至目前,来牟科技累计融资金额已超亿元。


      来牟科技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高端割草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精准锚定欧美家庭大场景草坪养护的核心痛点。在欧美家庭广泛存在的大场景草坪养护场景中,传统人工割草模式长期面临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企的难题;而现有自动化割草设备又普遍存在复杂地形适应性弱的短板,无法满足用户对高效、智能养护设备的需求。


      针对这一市场痛点,来牟科技在产品技术上实现了多重突破。据硬氪报道,其产品采用全新履带式设计与行业首创的直刀切割系统,履带式方案将设备爬坡能力提升至100%(即45度),轻松应对坡度较大的草坪地形;同时搭载300W功率驱动系统,动力较市场同类割草机器人高出3-5倍,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公司核心产品的LymowOne割草机器人,其采用视觉惯导RTK融合定位方案与稠密深度图技术,结合履带式机械结构、长续航电池系统及高效切割装置,成功突破复杂地形作业瓶颈,单日草坪覆盖面积可达到1.75英亩,充分满足大庭院草坪养护需求。


      市场表现方面,LymowOne自推出以来便成绩斐然。据悉,该产品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线后,迅速引发市场关注,累计筹集资金超750万美元,稳居平台割草机品类筹款榜第一名;自5月28日品牌独立站正式上线后,截至目前累计销售金额已突破1亿元,产品客单价达2499美元,彰显出高端市场对其产品价值的高度认可。


      目前,来牟科技单日产能已稳定在200台,累计产品交付量达数千台,预计全年交付量将突破数万台,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实力雄厚的核心团队作为支撑。来牟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院校,且曾在NVIDIA英伟达、华为、图森未来等行业头部企业担任核心研发负责人,不仅具备消费机器人、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经验,更拥有大规模量产落地的实战能力。


      该公司创始人高望书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曾任云鲸联合创始人,后又加入SharkNinja品牌主导扫地机器人研发工作。


      前不久,据雷锋网报道,前科沃斯新品类全球GTM总监李矩凡已于今年4月正式加入来牟科技,出任CMO一职。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IDC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出货量达234.3万台,同比激增327.2%;其中,九号、追觅、科沃斯等中国企业凭借技术与产品优势,上半年海外订单呈井喷式增长,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行业整体的火热背后,并非一片坦途,市场竞争的“暗礁”与行业洗牌的“寒流”已悄然显现。今年4月,割草机器人领域企业森合创新已宣布无法继续运营;另一企业长曜创新也于近期披露面临发展困境,但在正常运营,行业洗牌趋势渐显。


      玩家涌入导致同质化加剧,核心技术突破难、场景适配弱等问题,让不少企业陷入瓶颈。在此背景下,割草机器人赛道竞争逻辑已变,单纯靠市场红利增长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企业需在技术突破、供应链稳定、全球化布局上建差异化优势,才能在洗牌中存活,具备硬实力者方能脱颖而出。

  • 原文来源: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85184.html
相关报告
  • 《超160万台订单!割草机器人撬开激光雷达新战场》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8-27
    •        多家割草机器人企业大量下单激光雷达!         2025年,割草机器人行业掀起了一场激光雷达采购潮,大额订单接连落地,激光雷达也成为了这一赛道备受关注的行业焦点。         早在今年 2 月,览沃科技便宣布已累计交付10万台Mid-360激光雷达,并计划在未来三年交付超百万个激光雷达,为这场采购潮拉开了序幕。进入二季度后,行业热度持续攀升。4月,追觅旗下庭院品牌可庭科技与禾赛科技达成协议,约定未来一年由禾赛科技供应30万颗JT 系列激光雷达;5 月,库犸科技与速腾聚创宣布将共同开发基于车规级全固态技术的高端割草机器人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仅首批订单就约定三年内合作120万台,展现出行业对激光雷达技术的高度认可。 随着这些合作的推进,曾经多见于汽车行业的激光雷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后花园。 优势显现,激光雷达强势破局 在割草机器人领域,导航与感知系统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迭代升级与锂电化趋势的加速渗透,割草机器人完成了从传统 “埋线式” 到 “无边界” 作业的关键跨越。在此过程中,RTK(实时动态定位)、UWB(超宽带)等技术与视觉传感器的融合方案,在成本控制与定位精度之间实现了较好平衡,成为行业内的主流部署选择,富世华、宝时得、九号机器人等头部厂商均沿用了这一技术路线。 而随着全球市场对割草机器人的需求持续爆发,行业迫切需要具备更精准感知与更高精度导航能力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全地形适应、全天候可靠、全自动高效”的作业目标。在此背景下,激光雷达凭借其独特优势进入行业视野。其无需依赖外部信号,在阴雨、雾霾、夜间等复杂天气条件下仍能保持高精度测距与障碍识别,在路径规划、边界识别、动态避障等核心功能上表现突出。随着激光雷达价格下降和算法优化,其在割草机器人中的应用加速渗透,并向中高端机型拓展。 激光雷达技术在割草机器人领域的优势正迅速转化为市场订单的增长。这一趋势下,不少割草机器人行业的重量级玩家加速与激光雷达厂商达成合作,为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的量化生产筑牢基础。         库犸科技与速腾聚创的合作,不仅推动高端产品 LUBA mini AWD LiDAR 成功上市,其订单量更刷新了今年上半年的行业纪录;可庭科技与禾赛科技、览沃的合作,确保了未来 1-3 年内激光雷达的大规模供货;MOVA 科技搭载禾赛科技 JT16 激光雷达的全新割草机器人 MOVA 600/1000,发布不足半年出货量便突破十万台,这一量产成绩直接证明激光雷达方案已不再是试水阶段。与此同时,亮道智能、蓝海光电等激光雷达厂商均有开发出适配割草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并完成量产。 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边界在加速融合,角色也在被重新定义。一方面,自研派强势崛起。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积淀深厚的行业巨头科沃斯,将其自研激光雷达技术成功延伸至割草机器人领域;2025年3月发布的智能割草机器人旗舰新品GOATA3000 LiDAR,标志着其正式入局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市场。另一方面,上游激光雷达厂商躬身入局。以激光雷达为主营业务的供应商乐动机器人,敏锐捕捉到下游应用爆发的巨大机遇,自2023年起便开始小规模尝试割草机器人项目,并启动战略转型。当前,乐动机器人的核心业务包含“视觉感知产品+智能割草机器人”两大板块,从核心部件供应商跨界杀入终端产品制造领域。这些动作共同构成了激光雷达在割草市场快速上位的真实写照。 随着合作订单的涌现、自研势力的崛起以及跨界布局的展开,应用激光雷达技术的割草机器人正在不断拓展市场。         多重驱动,共助订单潮         为何割草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和供应链巨头,会在当下这个时间点集中签下如此大额的合作协议?核心驱动力可归结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技术突破、价格下探、供应链成熟以及市场需求升级。这四大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了行业的集中签单潮。 技术突破是基础前提,为激光雷达方案的规模化应用清扫了部分障碍。早期园林场景对激光雷达的挑战集中在草坪反射率低、强光干扰、雨雾信号衰减等方面,如今随着技术迭代,这些痛点已逐步得到解决。新一代固态激光雷达在性能上实现了多重突破,其可靠性与稳定性显著提升,能适应复杂户外环境;扫描速度与精度更高,可捕捉更细微的地形变化;尺寸与体积进一步缩小,更易集成到机器人机身。这使得割草机器人得以构建“高感知+高精度定位+高可靠性”的底层能力,为全天候高效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视觉、IMU 等多传感器进行数据融合,激光雷达在复杂地形中可实现厘米级导航精度,动态避障与边界识别能力也同步增强。当激光雷达能在绝大多数园林场景中稳定工作时,厂商无需再担心方案的适配风险,转而将其作为产品差异化的核心卖点,大胆投入规模化生产。技术的成熟,让“敢用”成为可能。 除了技术成熟,价格的快速下探则让 “能用得起” 成为现实,进一步推动厂商集体出手。过去,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长期维持在万元级,而割草机器人整机售价多在几千至两万元区间,高昂的硬件成本让厂商难以消化。但近年来,受益于车载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激光雷达的量产成本持续下探,目前已进入行业可承受范围。从市场价格来看,速腾聚创E1R数字固态激光雷达电商售价约4999元,览沃Mid-360约3999元,禾赛JT系列与思岚 Aurora等产品甚至已进入千元级区间。 结合市场上的割草机器人整机售价来看,这一变化对割草机器人市场的影响尤为显著。        目前,割草机器人的售价分为三个等级,入门款800-1500美元,中端款1500-2500美元,高端款则超过3000美元。从所收集的采用激光雷达感知方案的割草机器人来看,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集中在中高端区间。这表明,高端产品的溢价能力能够覆盖激光雷达的硬件成本,而中高端机型则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将成本摊薄到可控范围,从而使激光雷达在整体市场中的普及成为可能。 图表:部分割草机器人激光雷达方案产品 技术可行、成本可控之外,供应链的成熟则为大规模合作提供了“敢签大单”的底气。上游供应链的成熟让厂商有信心签下大单,速腾聚创、禾赛科技、览沃等头部供应商具备稳定的大规模交付能力。这种供应链的成熟度,让割草机器人企业无需担心核心部件的供应稳定性,从而敢于签订大额采购协议,为规模化生产铺路。 而海外市场的需求增长也在倒逼厂商加快高端化升级。一方面,欧美地区园林场景复杂(如多坡度、多障碍物),且高端消费者对智能化、自动化的支付意愿更强,这使得搭载激光雷达的割草机器人在出口产品中具备天然优势。另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加剧也推动品牌寻求差异化突围。在割草机器人进入规模化竞争阶段后,技术路线的差异成为关键竞争力,而激光雷达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清晰的技术标签。         综上,技术突破解决了 “能不能用” 的问题,价格下探回答了 “用不用得起” 的疑问,供应链成熟保障了 “大规模用得上” 的可行性,市场需求升级则明确了 “必须加快用” 的紧迫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2025年的割草机器人行业迎来了一波集中签单的浪潮。 从当前趋势来看,激光雷达方案在未来从“可选”走向“必选”的可能性正不断提高,割草机器人行业的技术与市场版图也将随之被重塑。
  • 《咏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陈大明
    • 发布时间:2021-04-09
    • 2021年4月7日,杭州咏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咏柳科技),一家专注在皮肤专科病程管理和数字疗法领域的医疗科技和专业服务平台型企业,今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独家领投,杭州万轮尚德跟投,天使轮投资机构远毅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企业简介: 咏柳科技是致力于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完善的垂直疾病领域专业服务,为特定疾病领域的患者群体提供个体化病程管理方案,为医生群体提供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站式服务的平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