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韩圣龙:社群信息学在中国》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19-06-10
  • 2019年6月1日上午,北京大学韩圣龙副教授来我校信息管理学院918会议室进行了题为“社群信息学在中国”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吴建华老师主持,学院众多师生参与。

    韩教授围绕社群信息学的阐述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背景、内涵、关注的问题、研究方法、实践发展、学科开设以及介绍了一个名为“Global TechHelp Project”的项目。社群信息学孕育在强烈的数字鸿沟和数字不平等的情形下,宏观地讲,社群信息学涵盖社群和信息学两个范畴,社群是社会中拥有共同利益、共同的经历或历史、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认同和共同的期望的个体,通过血缘、地缘、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或特定的社会组织所形成党的集合体;信息学则意指任何研究信息通讯技术(ICT)的科学。社群信息学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领域,该领域的目标是应用ICT帮助实现社群的各种目标,包括缩小社群内和社群之间的数字鸿沟。除此之外,社群信息学还是研究社群信息和知识形成与共享规律的科学领域,它关注ICT与社群的互动和平衡,是利用ICT争取公民权利的“第四空间”。

    社群信息学研究方法论的主流路线是实证研究和田野研究,尤其强调参与到社群ICT实践中去,与研究对象一起解决社群的信息问题,并且要求研究设计有实效性。其中广为流传的一个研究方法称为D7方法,囊括的内容有:D1定义(Definition)、D2数据收集(Data Collection)、D3数字化(Digitization)、D4发现(Discovery)、D5设计(Design)、D6传播(Dissemination)、D7改变(Different)。此后,韩教授分别从学科开设的课程、教学实践、教材、研究情况、研究项目以及会议上面分述了社群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一个具体的案例——Global TechHelp Project作为本讲的终结与升华。

    经过韩教授对于社群信息学科的全面介绍和深入分析,我们对该学科的认识和学习也会提升新的境界。最后,由我院吴建华老师对本次讲座作出总结并发表感想。至此,整场讲座圆满成功。

相关报告
  • 《北京大学图书馆招聘》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于彰淇
    • 发布时间:2024-01-22
    • 北京大学图书馆招聘岗位职责要求人数科学艺术文化交流服务岗1.负责综合展览服务,从事展示设计、信息文化设计传播等工作;2.参与策划、协同组织开展科学交流、艺术鉴赏、综合展览等品牌活动;3.参与多媒体服务工作;4.负责展览空间管理,协助做好其他空间管理工作;5.承担安排的值班工作;6.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1.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工作细心踏实,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强;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具有较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办公软件;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强,勇于担当;4.具有展示设计、信息文化设计传播等相关研究或经历者优先考虑;5.具有艺术设计学、艺术与科技、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展示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者优先考虑。1特藏文献整理研究岗1.从事非书特藏文献编目工作;2.从事近现代名家手稿档案整理研究工作;3.从事未编特藏图书整理工作;4.从事特藏文献的展览、陈列、宣传、推广工作;5.承担安排的值班工作;6.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1.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工作细心踏实,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强;2.具有较好的英语或法语、日语阅读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办公软件;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强,勇于担当;4.具有较强的近现代文献检索能力,具有一定的中外文手稿辨识能力;5.具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者优先考虑。1应用开发岗1.参与图书馆相关业务软件系统开发工作;2.从事新一代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交融式图书馆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3.参与数字图书馆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建设工作;4.协助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数字化转型;5.承担安排的值班工作;6.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1.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工作细心踏实,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强;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强,勇于担当;3.能够独立承担图书馆业务相关的项目规划、协调、需求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并进行项目开发;4.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与开发经验,精通Java、PHP、JavaScript等至少一种开发语言;熟练使用各种Web前端技术,包括HTML(5)/CSS(3)/JavaScript,熟练掌握React.js/Vue.js/Angular中的一种前端框架,掌握git、webpack等工具的使用;5.具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移动开发、数据可视化、关联数据、文本分析等相关研究与技术经验者优先考虑;6.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者优先考虑。1综合服务岗1.从事综合服务组的读者咨询、阅读服务等相关工作;2.从事馆藏相关数据分析工作,协助做好馆藏资源布局、知识阅览服务等工作;3.参与策划组织阅读交流系列活动;4.承担安排的值班工作;5.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1.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工作细心踏实,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强;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强,勇于担当;3.具有较好的信息检索能力,良好的中英文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4.能胜任倒班制工作;5.具有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宣传推广经验者优先考虑,具有视频拍摄、剪辑经验者优先考虑;6.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统计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类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者优先考虑。1一、招聘基本条件:1. 2024届应届统招统分毕业生;2.研究生毕业,硕士及以上学位;3.身心健康,热爱教育管理事业;4.不超过毕业生在京落户的限制年龄。二、招聘有效期:2024年1月19日至2024年2月19日16:00(16:00报名系统关闭)。三、招聘流程:1. 登录北京大学招聘系统,填报个人信息,填写完整后提交;2.通过招聘单位初选的应聘者参加学校统一笔试(考试时间及科目以准考证为准);3.学校统一面试;4.面试通过人员,由招聘单位进行考察;5.体检;6.学校审批;7.公示拟聘用人员。
  • 《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10.20-21,北京)》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9-25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交流信息资源管理行业发展,探讨国家数据战略下信息资源管理的时代使命与未来走向,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评议组将于2023年10月20-2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二十届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联盟成立大会,诚邀学界与业界朋友参会交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NO.1:会议主题 继往开新、兼收并蓄:国家数据战略下信息资源管理的时代使命与未来走向 NO.2:会议时间 2023年10月20-21日 NO.3:会议地点 北京·中建紫竹酒店 NO.4:主办方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评议组 NO.5:会议议程 10月20日上午· 开幕式主持人:刘越男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 1.校领导致辞 2.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费成致辞 3.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致辞 4.致敬二十年 5.人大信管学院研究报告发布 ·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联盟成立仪式主持人:刘越男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 1.发起单位代表联合启动联盟 2.南京大学教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孙建军致辞 3.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致辞 4.中国人民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杨东致辞 5.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介绍联盟章程与计划 · 主旨报告 (一)主持人:柯平 教授 南开大学商学院 1.马费成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 2.姚乐野 四川大学副校长 3.沙勇忠 兰州大学副校长 10月20日下午· 主旨报告(二) 主持人:王延飞 教授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4.孙建军 南京大学教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5.张  斌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  高端对谈第一组:主题:传统学科的坚守与变革 主持人: 吴澍时 《中国图书馆学报》常务副主编 对谈嘉宾:(依姓氏笔划排序) 丁华东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王协舟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事处处长 李玉海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 张  洋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 张久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 张冬荣 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副主任 陆  伟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 黄水清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科带头人 臧国全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 第二组:主题:新兴学科的成长与未来 主持人: 《情报学报》代表 对谈嘉宾:(依姓氏笔划排序) 马  捷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刘越男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 李月琳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教务部部长 杨安莲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信息与网络舆论系主任 金胜勇 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袁  莉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蔚海燕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 裴  雷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  主旨报告与高端对谈总结 卢小宾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学术委员会主任 10月21日上午· 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分论坛暨“人大信管·求是讲坛”学术沙龙第一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中国数字人文发展与思考 召集人:牛 力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第二场:算法时代的数字公平 召集人:闫 慧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面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智能科技情报理论学术研讨会 召集人:卢小宾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学术委员会主任 10月21日下午· 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分论坛暨“人大信管·求是讲坛”学术沙龙第三场:珍贵文献遗产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10月21日下午) 召集人:张美芳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第四场:政策与科学的互动关系量化分析(10月21日下午) 召集人:杨孟辉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NO.6 报名缴费会议费用: 第二十届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联盟成立大会免收会议注册费。 与会代表自行承担交通费和住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