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MDPI宣布决定将开放式同行评议作为所有MDPI期刊的一种选择,有14种MDPI期刊将采用开放式同行评议选项。这意味着作者可以选择是否应该发布评审报告(公开报告),评审人员可以选择在他们发布的报告上有自己的名字(公开身份)。如果作者决定发布这些报告,则可以在文章摘要页面上查看评审报告和作者回复。
当参与的期刊有超过2,000篇合格论文后,发现:①41%的作者选择了开放式同行评审;②没有一种期刊的作者选择公开报告的比例低于32%;③在三种期刊中,超过一半的作者选择公开报告;④23%的公开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至少有一篇具有公开身份的评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字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表明许多作者已经支持更开放的观点。
MDPI强调,公开评审的MDPI模型并不意味着所有评审报告都将公开,相反,作者可以选择对其保密。这也并不意味着评论员被迫放弃匿名:如果他们愿意,报告将匿名发布。当一篇论文被评审时,它仍然会遵循一个单盲或双盲的过程:作者直到发表后才知道评审人的身份(如果有的话);只有当论文发表时,评审报告才会公开。对于被拒论文,评审过程的信息不会公开,作者也不会知道评审人员的身份。其目的是在透明度和尊重作者和审稿人隐私之间取得平衡。
通过对同行评议过程增加更多的开放性,MDPI希望看到以下好处:①通过为读者提供了解编辑决策过程的窗口,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②鼓励高质量的评论,因为评论员和编辑知道评论可能会被发布。③除了其他激励措施外,评审人的信誉和开放身份提供了一种直接展示他们贡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