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珊瑚漂白数据库,帮助科学家预测全球珊瑚礁命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7-05-10
  • 数据库由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建立,数据来自科学家和潜水员得到的监测报告或者文献数据,主要针对ReefBase数据库中不包括的数据。最终数据库中包括7429个珊瑚漂白观测报告数据。

    该数据库将有助于科学界更准确地评估大规模的珊瑚漂白事件的发生频率变化,验证预测大规模珊瑚白化的方法,并测试珊瑚礁是否适应不断上升的海洋温度。

    数据库链接:

    http://simondonner.com/bleachingdatabase/

相关报告
  • 《珊瑚礁数据库(ReefBase)》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3-14
    • 该数据库是全球珊瑚礁监测网(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 GCRMN)及由联合国基金会(UNF)所资助的国际珊瑚礁行动网(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Action Network, ICRAN)的正式网站。 数据库链接: http://www.reefbase.org/main.aspx
  • 《科学家们首次量化研究珊瑚礁关键生态过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4-16
    • 珊瑚礁常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威胁(如过度捕捞)导致全球范围内珊瑚礁数量急剧减少,科学家们开始怀疑以后是否还会存在健康的、有“功能性”的珊瑚礁。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是什么让珊瑚礁发挥作用。 近期,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量化研究全球500多个珊瑚礁的五个关键生态过程,并探索了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关研究成果于4月4日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主要探讨了评估珊瑚礁功能性的关键因素及其对珊瑚礁功能管理的重要意义。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生态统计学家Diego Barneche博士指出,这项研究表明,鱼类群落具有五项关键功能:清除藻类、捕食、生物量生产、氮循环和磷循环,这五项功能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虽然这些过程的表现受到特定珊瑚礁上的珊瑚鱼群落结构的影响,但是没有一个珊瑚礁能够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五个过程的作用。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学马诺亚分校海洋生物学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Nina Schiettekatte也提到,为了理解这一研究结果,可以想象有一个珊瑚礁鱼类群落,小鱼们以藻类为食。这个群落的特点是藻类消耗量大,生物量产量高,但磷循环低,因为这些物种排泄的磷非常少。 研究人员从单个鱼类身上收集数据,并与全世界鱼类群落的大型数据集结合,以获得关于它们如何获得和利用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详细生物信息。研究发现,全球珊瑚礁的生态过程处于微妙的平衡中,不可能最大化所有过程。 Barneche博士强调,该研究首次量化研究珊瑚礁的多种功能。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使用鱼类群落的生物量这一保护指标作为珊瑚礁功能的代表,而是着眼于所有不同的组成部分。他们还发现,没有一个单一物种比其他所有物种都重要,在某一位置,至少有一半的物种都很重要。这意味着没有一种单一鱼类对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但许多当地鱼类都很重要。 研究人员也表示,需要采取一种更细微的方法来保护珊瑚礁,这种方法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物种、生态系统的动态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刁何煜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