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光基技术“新宠”:铌酸锂超薄芯片,有望应用于月球导航》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1-31
  • 近期,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集成光子学和应用中心主任Arnan Mitchell教授与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 Andy Boes 博士带领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发现,由铌酸锂制成的超薄芯片将在光基技术上超过硅片,其潜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比如在地球上可用于远程水果成熟度检测,月球上可用于导航。

    图 在铌酸锂薄膜上制成的超薄芯片,尺寸只有指甲大小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铌酸锂卓越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的进步,为光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平台。该国际联合研究团队中还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的科研人员,他们正与工业界合作制造导航系统,计划在几年后将其装备在月球探月车上。因为在月球上无法使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系统,该团队的创新之处就是为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的可替代方案。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检测激光的微小变化,铌酸锂芯片可用于测量运动数据而无需外部信号。
    Mitchell解释称,这不是科幻小说,科学家们正在使用铌酸锂研发一系列令人兴奋的应用,其应用价值在快速增加。他补充道,虽然月球导航装置仍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但铌酸锂芯片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用于太空应用。研究团队相信铌酸锂芯片技术也足够灵活,可以快速适应几乎所有基于光的应用。虽然该团队目前专注于月球导航,但同样的技术也可用于将月球上的互联网连接到地球上的互联网。”
    据了解,铌酸锂是一种人造晶体,于1949年首次被发现,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寻找硅基芯片的替代品,它又“重新流行起来”。与其他材料不同,铌酸锂可以在从微波到紫外线频率的全光谱范围内产生和操纵电磁波,因此在光子学领域有新用途。Andy Boes 博士表示,尽管硅是电子电路的首选材料,但它的局限性在光子学中越来越明显。铌酸锂其卓越的性能而重新流行起来,而加工制造工艺的进步意味着它现在可以作为半导体晶片上的薄膜使用。
    将厚度仅有头发丝一千分之一的铌酸锂薄膜沉积到半导体晶圆上,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将光子电路加工到铌酸锂上,具体的光路设计是根据芯片的预期用途量身定制的。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能包含数百个不同的电路。
    Mitchell称,该团队正在与澳大利亚公司 Advanced Navigation 合作制造光学陀螺仪,它是以光导纤维线圈为基础的敏感元件,由激光二极管发射出的光线朝两个方向沿光导纤维传播。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线圈移动时,光导纤维在一个方向上比另一个方向略短。研究团队认为他们设计的铌酸锂光子芯片足够灵敏,可以测量这种微小的差异,并用它来确定线圈的移动方式。如果你能跟踪你的动作,那么你就会知道你相对于你开始的位置,这就是惯性导航。
    谈到其他潜在应用,Mitchell指出,该技术还可用于远程水果成熟度检测。他解释道,成熟果实释放的气体会被光谱中红外部分的光吸收,这样在果园中盘旋的无人机会将光传输给另一架无人机,后者将会通过感知光被吸收的程度判断水果合适的采摘时间。而且这款微芯片技术比目前的技术尺寸更小、价格更低、准确度更高,可以与非常小的无人机一起搭配使用,且不会损伤果树。
    研究团队相信,澳大利亚有望成为全球制造铌酸锂集成光子芯片的中心,这将对那些使用光谱各个部分的技术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他们认为光子芯片在未来可以改变除光纤通信以外的各个光学行业。

相关报告
  • 《探索 | 光基技术“新宠”:铌酸锂超薄芯片,有望应用于月球导航》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02
    • 近期,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集成光子学和应用中心主任Arnan Mitchell教授与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 Andy Boes 博士带领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发现,由铌酸锂制成的超薄芯片将在光基技术上超过硅片,其潜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比如在地球上可用于远程水果成熟度检测,月球上可用于导航。 图 在铌酸锂薄膜上制成的超薄芯片,尺寸只有指甲大小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铌酸锂卓越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的进步,为光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平台。该国际联合研究团队中还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的科研人员,他们正与工业界合作制造导航系统,计划在几年后将其装备在月球探月车上。因为在月球上无法使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系统,该团队的创新之处就是为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的可替代方案。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检测激光的微小变化,铌酸锂芯片可用于测量运动数据而无需外部信号。 Mitchell解释称,这不是科幻小说,科学家们正在使用铌酸锂研发一系列令人兴奋的应用,其应用价值在快速增加。他补充道,虽然月球导航装置仍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但铌酸锂芯片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用于太空应用。研究团队相信铌酸锂芯片技术也足够灵活,可以快速适应几乎所有基于光的应用。虽然该团队目前专注于月球导航,但同样的技术也可用于将月球上的互联网连接到地球上的互联网。” 据了解,铌酸锂是一种人造晶体,于1949年首次被发现,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寻找硅基芯片的替代品,它又“重新流行起来”。与其他材料不同,铌酸锂可以在从微波到紫外线频率的全光谱范围内产生和操纵电磁波,因此在光子学领域有新用途。Andy Boes 博士表示,尽管硅是电子电路的首选材料,但它的局限性在光子学中越来越明显。铌酸锂其卓越的性能而重新流行起来,而加工制造工艺的进步意味着它现在可以作为半导体晶片上的薄膜使用。 将厚度仅有头发丝一千分之一的铌酸锂薄膜沉积到半导体晶圆上,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将光子电路加工到铌酸锂上,具体的光路设计是根据芯片的预期用途量身定制的。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能包含数百个不同的电路。 Mitchell称,该团队正在与澳大利亚公司 Advanced Navigation 合作制造光学陀螺仪,它是以光导纤维线圈为基础的敏感元件,由激光二极管发射出的光线朝两个方向沿光导纤维传播。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线圈移动时,光导纤维在一个方向上比另一个方向略短。研究团队认为他们设计的铌酸锂光子芯片足够灵敏,可以测量这种微小的差异,并用它来确定线圈的移动方式。如果你能跟踪你的动作,那么你就会知道你相对于你开始的位置,这就是惯性导航。 谈到其他潜在应用,Mitchell指出,该技术还可用于远程水果成熟度检测。他解释道,成熟果实释放的气体会被光谱中红外部分的光吸收,这样在果园中盘旋的无人机会将光传输给另一架无人机,后者将会通过感知光被吸收的程度判断水果合适的采摘时间。而且这款微芯片技术比目前的技术尺寸更小、价格更低、准确度更高,可以与非常小的无人机一起搭配使用,且不会损伤果树。 研究团队相信,澳大利亚有望成为全球制造铌酸锂集成光子芯片的中心,这将对那些使用光谱各个部分的技术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他们认为光子芯片在未来可以改变除光纤通信以外的各个光学行业。
  • 《前沿 | 铌酸锂芯片上首次集成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5-05
    • 最近,尽管在集成铌酸锂光子电路方面(从频率梳到频率转换器和调制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有一个大部件仍然不容乐观、难以集成,那就是激光器。 长距离电信网络、数据中心光互连和微波光子系统都依靠激光器来产生用于数据传输的光载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激光器是独立的设备,在调制器之外,使得整个系统更加昂贵,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更差。 现在,来自哈佛大学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研究人员与Freedom Photonics和HyperLight公司的行业伙伴合作,开发了第一个完全集成在铌酸锂芯片上的高功率激光器,为高功率电信系统、全集成光谱仪、光学遥感和量子网络的高效频率转换以及其他应用铺平了道路。 SEAS电气工程和应用物理学的Tiantsai Lin教授和该研究的第一作者Marko Loncar说:"集成铌酸锂光子学是开发高性能芯片级光学系统的一个很有前途的平台,但是把激光器弄到铌酸锂芯片上已被证明是最大的设计挑战之一。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从以前的集成铌酸锂光子学发展中学到的所有纳米加工技巧和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实现了在铌酸锂薄膜平台上集成高功率激光器的目标"。这项研究发表在《Optica》杂志上。 Loncar和他的团队为他们的集成芯片使用了小型但强大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在芯片上,激光器位于蚀刻在铌酸锂上的小井或沟槽中,在同一平台上制作的波导中提供高达60毫瓦的光功率。研究人员将激光器与铌酸锂中的50千兆赫的电光调制器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高功率发射器。 SEAS的研究生和该研究的第一作者Amirhassan Shams-Ansari说:“集成高性能的即插即用激光器将大大降低未来通信系统的成本、复杂性和功耗。这是一个可以集成到更大的光学系统中的构件,可用于传感、激光雷达和数据电信等一系列应用。" 通过将铌酸锂薄膜器件与高功率激光器使用工业友好型工艺相结合,这项研究代表了向大规模、低成本和高性能发射器阵列和光学网络迈出的关键一步。接下来,该团队的目标是提高激光器的功率和可扩展性,以实现更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