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2050年间中国钢铁工业脱碳的空间明确转型路径》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8-25
  • 中国钢铁行业需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理想情况是2050年。目前的脱碳路线图忽略了资源地理分布对低碳技术的影响。本文采用空间显式方法,结合省级可用生物质/氢气、钢铁厂位置和二氧化碳存储点,以及技术经济选择模型,探索了中国钢铁行业在2030-2050年间的碳中和路径。结果表明,该模型框架通过平衡上述技术,确定了实现全国碳中和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其中BECCS至关重要。各种方案的组合取决于氢气和生物炭的省级可获得性和价格水平。一个省的负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抵消其他省份成本高昂的减缓措施。研究结果强调,需要根据区域资源可用性,为低碳钢铁厂制定针对各省的具体优先事项,以实现国家碳中和并应对资源挑战。
相关报告
  • 《2022年日本钢铁工业低碳技术进展》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3-12-08
    • 2020年10月,日本时任首相菅义伟宣布,日本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在2021年3月,内阁批准了《促进全球变暖对策法》的修订案,并在同年4月,政府宣布了从2013财年开始减少46%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并将在2030财年实现。此外,宣言还呼吁“追求一个更高的目标,即减排50%。”然而,在认识到当前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包括俄乌冲突等事件的持续影响,日本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绿色转型(GX)实施委员会在2022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作为实现脱碳社会的基本政策的一部分,日本将允许核能发电“在未来可持续地使用”。这与自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来一直坚持的“不考虑”新建和额外建设和更换核电站的政策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了《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报告(2023年)》》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4-23
    •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了《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以49家企业为例,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分析评估了我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参评企业包含国有企业18家、民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31家。其中,粗钢产能1000万吨及以上企业14家、500万吨~1000万吨企业12家、200万吨~500万吨企业17家、200万吨以下企业6家。《报告》指出,绝大部分钢铁企业建立了数字化转型相关管理组织和团队,并加强其规划落实,系统间的综合集成能力进一步加强。在研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需继续深化,这也是现阶段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需重点建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