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改善无流动锌溴电池的新型电极》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7-19
  • 由于对环境的日益关注,全球能源生产正从化石燃料转向太阳能和风能等可持续可再生能源系统。 尽管太阳能和风能具有优势,但它们也有两个明显的弱点:发电量不稳定和供应不规则。 因此,它们需要借助储能系统(ESS)。

    锂离子电池是 ESS 的前沿技术,但由于电解质和锂基材料易燃,因此容易引发火灾。 使用不易燃电解质的无流体锌溴电池(FLZBB)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品,具有成本效益和简单的电池平台。 FLZBB 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离电极的隔板组成。 与传统的锌溴电池不同,FLZBB 中的电解液无需泵送,而是保存在一个凝胶状容器中。 石墨毡(GF)因其在酸性电解质中的稳定性而被广泛用作许多氧化还原电池的电极。 然而,在 FLZBB 中,充电过程中会在石墨毡正极内形成溴和多溴离子。 这些活性物质会不受控制地逸出并扩散到负极,导致自放电,从而严重影响性能和使用寿命。 许多研究都探索了抑制这种交叉现象的方法;然而,自放电仍然是 FLZBB 的一个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 Chanho Pak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包括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综合技术研究所能源聚合研究生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Youngin Cho(第一作者),开发了一种新型氮掺杂介孔碳涂层厚 GF(NMC/GF)电极。 研究成果发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上。

    研究人员采用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造出了 NMC/GF 电极。 在这种方法中,原始的 GF 毛毡上涂有前驱体材料,并在溶剂中混合,然后进行干燥和固化。 当应用于 FLZBB 时,新电极有效地抑制了活性材料的交叉,并防止了自放电。 这一成功归功于 NMC/GF 电极中 GF 纤维上的介孔。 Pak 教授解释说:"GF 电极上的 NMC 涂层引入了具有策略性嵌入氮位点的介孔,作为一个据点,捕获正极中的溴和溴络合物,抑制溴交叉和自放电现象。

    "此外,这种涂层使原本疏水的原始 GF 电极具有超亲水性,改善了与水电解质中电解质的界面接触,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采用 NMC/GF 电极的 FLZBB 电池在 20 mA cm-2 的电流密度下,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达到 96% 和 76%,高倍率电容为 2 mAh cm-2。 此外,该电池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耐用性,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超过 10,000 次。 Pak 教授强调了这一成果的重要意义,他说:"FLZBB 正极的开发可使电池在超过 10,000 次循环中保持长期高效运行,从长远来看,这将加速开发稳定的 ESS 和环保型能源转换技术。 此外,NMC/GF 正电极还可用于其他水性电池。"这项技术可实现 FLZBB 的实际应用,从而开发出更安全的 ESS 和更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原文链接: Youngin Cho et al, Achieving unprecedented cyclability of flowless zinc-bromine battery by nitrogen-doped mesoporous carbon on thick graphite felt electrod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DOI: 10.1016/j.cej.2024.151538

  • 原文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4-07-electrode-flowless-zinc-bromine-battery.html
相关报告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一种用于制氢的新型两步电解水方法》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7-09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陈长伦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先进的掺钴氢氧化镍双极电极和非贵金属催化剂,显著提高了两步水电解制氢的效率和稳定性。该成果发表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和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 在传统碱性电解槽中,氢气和氧气同时产生,即便使用昂贵的膜分离器,在高压下也无法完全避免氢氧混合;另外由于可再生能源频率/功率的波动性,使传统碱水制氢难以与其匹配。为此,两步法电解水制氢技术通过一个能够存储和释放电子的双极电极将产氢和产氧步骤完全拆分而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在不使用膜分离器情况下实现高效制氢,突破了高压制氢气体渗透混杂这一技术瓶颈。两步法电解水制氢与传统的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具有空间优越调变性、简化工艺、降低造价、提高制氢效率等独特优势。 两步法电解水制氢关键在于高性能双极电极材料制备和电解槽结构设计。两步法电解水系统常用的双极电极材料是氢氧化镍,但其电子缓冲性能需要大幅提高以及充放电性能稳定问题,基于此,课题组采用简单的一步电沉积法在碳布基底上合成少量钴掺杂的柔性氢氧化镍双极电极。结果表明适当的钴掺杂能提高电极电导率和电子缓存性能,并能引起电荷再分配,并且避免在初始产氢过程中发生寄生的产氧现象。 制备具有突出催化活性和优良稳定性的非贵金属产氢产氧双功能催化剂对于碱性水电解制氢有重要意义。课题组设计了蜂窝状三维掺钼磷化镍钴和氧等离子体诱导的均相铁复合钴氧化物/磷化物纳米线双功能电催化电极,具有高耐久性和优良活性,且析氢和析氧过电位均较低。采用氢氧化镍双极电极并通过切换电流方向的方式实现不同时间、地点的产氢和产氧,电解槽具有较低的槽压、较高的解耦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 层状双氢氧化物是一种高容量电极材料,但其有限的电容量和固有的差导电性及稳定性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目前对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修饰方式有多种,然而往往比较繁琐或是需要严苛的高温条件以及有毒/污染性的化学试剂。基于此,课题组采用绿色且高效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辅助制备了氮掺杂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和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双极电极,有效提升了电极的电容量和导电性等性能。 两步法电解水制氢在大规模电解储氢和野外分散式风光储氢,如5G基站、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合作团队设计制造出两步法电解水制氢的试验装置,已被授权5项国家发明专利。此外,团队综述了海水电解制氢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各种电催化剂的设计策略;电催化剂性能评价;电解机理等,最后提出了海水电解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氢能生产的发展方向。相关研究得到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1] 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3.06.102 [2] 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3.03.131 [3]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7374 [4]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23.159006 [5] 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4.06.135 [6] https://doi.org/10.1016/j.ijhydene.2024.05.471
  • 《GS汤浅开发新型硅电极制造固态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1
    • 日本电池制造商GS汤浅正在提升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实力。 外媒报道称,GS汤浅开发了一种硅金属电极,这种可以带来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锂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可以增加两倍。 GS汤浅表示,这种极具前途的硅金属电极可以用于开发固态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三倍能源。现在需要进一步改善该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计划在2025年在电动汽车电池中大规模使用硅金属电极。 金属硅拥有4200 mAh/g的理论容量,比锂离子电池高数倍。但由于硅金属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发生相当大的体积膨胀,因此尚未大规模导入使用。 GS汤浅宣布,它已经提高了金属硅电极电池的库仑效率和循环性能, 主要方法是找到硅金属的最佳粒径和电极结构,以及使用多种不同的导电添加剂。 这改善了硅金属电极的电极可成形性,并且还显示出电极电导率的提高产生更好的放电性能。 此前,GS汤浅宣布与博世合作开发新型电池技术,研发出两倍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且成本降低一半的新型电池,目标是在2020年投入市场。但由于博世在2018年宣布不会生产电芯,这使得该合作项目没有持续下去。 不过,GS汤浅的新型电池技术项目在日本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2018年,GS汤浅与丰田、松下、日产、本田等企业成立了一个产业联盟,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开展下一代固态电池项目的开发研究,共同推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 2019年夏天,丰田宣布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亮相旗下的固态电池电动汽车,而GS汤浅正是丰田该项目的合作伙伴之一。 除了研发新型电池之外,GS汤浅也在扩充其动力电池产能,并将目光从亚洲转向欧洲市场。 日前, GS汤浅在欧洲大陆的第一家电池工厂正式竣工,即将进入生产阶段,向其欧洲汽车合作伙伴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供应锂离子电池。 该工厂是GS汤浅于2018年投资29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在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建造其第一家欧洲电池工厂,将有51名员工开始生产。该项目还获得了匈牙利政府4.65亿匈牙利福林(约合人民币1106万元)的资金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