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在哺乳动物中,长时间的睡眠剥夺会诱发类似细胞因子风暴的综合症》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04
  • 2023 年 11 月 27 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张二荃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 Cell 发表了题为 Prolonged sleep deprivation induces a cytokine-storm-like syndrome in mammals 的文章。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改良的睡眠剥夺(SD)小鼠模型,被称之为 Curling prevention by water(CPW)模型。研究发现,长期睡眠剥夺可导致小鼠表现出严重的全身炎症和过早死亡。

    睡眠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人类一生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但睡眠的确切功能和机制仍有争议。有很多研究表明,睡眠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免疫调节、认知表现和新陈代谢,而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可导致一系列模型动物的过早死亡,这可能是由肠道中活性氧(ROS)的积累驱动的许多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更容易感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系统(CNS)代谢产物清除不当、氧化应激等。然而,睡眠调节免疫的详细机制以及睡眠不足如何导致不良健康影响尚未阐明。

    该研究中引入了 CPW 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诱导小鼠睡眠剥夺。基于该模型,研究人员发现长期睡眠剥夺可引发小鼠致命的细胞因子风暴样综合征,并导致过早死亡。具体来说,睡眠剥夺诱导 PGD2 在脑内积累,随后 ABCC4 转运体介导的脑源性 PGD2 通过血脑屏障流出,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最终导致细胞因子风暴样表型和 MODS。



相关报告
  • 《Cell | 细胞素信号传导为哺乳动物组织模式化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04
    • 2024年1月2日,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题为Cytoneme signaling provides essential contributions to mammalian tissue patterning的文章。 在发育过程中,形态原通过长距离指示细胞命运来塑造组织。无法直接可视化原位形态原转运,因此确保成功形态原递送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受损的声波刺猬 (SHH) 形态原递送的小鼠模型,并发现内吞循环促进 SHH 加载到称为细胞质的信号丝状伪足中。研究人员优化了保存体内细胞粒的方法,用于先进的显微镜检查,并显示发育中的小鼠神经管中定位于细胞细胞的内源性SHH。神经管细胞组中SHH的耗竭会改变神经元细胞的命运并损害神经发育。丝状运动肌球蛋白 10 (MYO10) 的突变会降低细胞细胞长度和密度,从而破坏 SHH 和 WNT 的神经元信号传导活性。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基于细胞胶的信号转运对哺乳动物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原分散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表明MYO10是细胞素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
  • 《Cell | 合成Par极性诱导非极化哺乳动物细胞骨架不对称》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2
    • 2023年9月28日,英国剑桥大学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题为Synthetic Par polarity induces cytoskeleton asymmetry in unpolarized mammalian cells的文章。 该研究利用最近设计的二维蛋白质阵列,在各种类型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异位设计了几乎所有相关蛋白质的皮层极性。这样就能直接操纵极性信号转导,并确定细胞骨架极化所需的皮层线索。利用这种检测方法,该研究剖析了 Par 复合物通路的逻辑,它是不对称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极性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人员发现,任何 Par 复合体亚基的皮层聚集都足以触发复合体的组装,而复合体组装的主要动力学障碍是 Par6 自身抑制的解除。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非极化哺乳动物细胞中,诱导皮层Par复合体极性会导致不对称细胞分裂的两个特征:纺锤体定向(通过 Par3 发生)和中心纺锤体不对称(取决于 aPKC 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