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游戏领域再进一步》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1-26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团队日前宣布,其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深度角色”(DeepRole)在一个玩家角色和动机不明的在线游戏中胜过人类,成为首个在敌友不明的多玩家游戏中战胜人类玩家的人工智能程序。

    研究显示,通过在算法中使用“演绎推理”,“深度角色”根据观察到的部分行为,推断某一玩家是敌是友,快速学习应该与谁结盟从而获得胜利。

    今年7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宣布,人工智能Pluribus在六人桌德州扑克比赛中击败多名世界顶尖选手,突破了人工智能仅能在国际象棋和围棋等二人游戏中战胜人类的局限。但在这些游戏中,人工智能从一开始就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研究人员让“深度角色”参与了超过4000轮在线桌游“抵抗组织:阿瓦隆”。“阿瓦隆”类似于“杀人游戏”或“狼人杀”,玩家通过游戏进程推测出其他玩家的身份,同时掩藏自己的身份。结果显示,不论作为“好人”还是“坏人”,“深度角色”都比人类玩家表现更加出色。

    “深度角色”采取了一种被称为“反事实遗憾最小化”的博弈算法,利用“博弈树”预测每个玩家的行为,并推断出玩家角色的最大可能性。这种人工智能程序在游戏中进行自我对抗,逐步接近最佳策略,实现“至少与对手打平”的纳什均衡。

    “阿瓦隆”的人类玩家通常要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对话为决策提供部分依据,而“深度角色”只观察玩家行为,无需参与交流。研究人员未来计划让机器表达简单的信息,如玩家是敌是友等。

    语言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因为人类玩家会说谎,需要更复杂的交流技巧。只有掌握表达技巧后,人工智能才能参与那些需要对其他玩家进行劝说的复杂社交推理游戏。

    研究人员说,这项工作可以更好模拟人类是如何做出社会决策的,从而帮助人工智能更好理解人类、向人类学习并与人类共事。

相关报告
  • 《2022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七大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1-26
    • 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是我们作为人类正在研究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将比火或电更深刻”。2020年1月,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目前很难想象机器自主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光的车轮到达2022年时,人工智能领域新的突破和发展将继续拓宽我们的想象边界,其将在7大领域“大显身手”。   增强人类的劳动技能   人们一直担心机器或机器人将取代人工,甚至可能使某些工种变得多余。但人们也将越来越多地发现,人类可借助机器来提升自身技能。   比如,营销部门已习惯使用工具来帮助确定哪些潜在客户更值得关注;在工程领域,人工智能工具通过提供维护预测,让人们提前知道机器何时需要维修;法律等知识型行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人们对不断增长的可用数据中进行分类,以找到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信息。   总而言之,在几乎每个职业领域,各种智能工具和服务正在涌现,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完成工作。2022年人工智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将会变得更加紧密。   更大更好的语言建模   语言建模允许机器以人类理解的语言与人类互动,甚至可将人类自然语言转化为可运行的程序及计算机代码。   2020年中,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第三代语言预测模型GPT—3,这是科学家们迄今创建的最先进也是最大的语言模型,由大约1750亿个“参数”组成,这些“参数”是机器用来处理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点。   众所周知,OpenAI正在开发一个更强大的继任者GPT—4。尽管细节尚未得到证实,但一些人估计,它可能包含多达100万亿个参数(与人脑的突触一样多)。从理论上讲,它离创造语言以及进行人类无法区分的对话更近了一大步。而且,它在创建计算机代码方面也会变得更好。   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   今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1年全球风险格局报告》,认为网络安全风险是全世界今后将面临的一项重大风险。   随着机器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的生活,黑客和网络犯罪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这正是人工智能可“大展拳脚”的地方。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网络安全的游戏规则。通过分析网络流量、识别恶意应用,智能算法将在保护人类免受网络安全威胁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22年,人工智能的最重要应用可能会出现在这一领域。人工智能或能通过从数百万份研究报告、博客和新闻报道中分析整理出威胁情报,即时洞察信息,从而大幅加快响应速度。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像互联网一样,重点在于实现沉浸式体验,自从马克·扎克伯格将脸书改名为“Meta”(元宇宙的英文前缀)以来,元宇宙话题更为火热。   人工智能无疑将是元宇宙的关键。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创造在线环境,让人们在元宇宙中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培养他们的创作冲动。人们或许很快就会习惯与人工智能生物共享元宇宙环境,比如想要放松时,就可与人工智能打网球或玩国际象棋游戏。   低代码和无代码人工智能   2020年,低代码/无代码人工智能工具异军突起并风靡全球,从构建应用程序到面向企业的垂直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应用不一而足。这股新鲜势力有望在2022年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低代码/无代码工具将成为科技巨头们的下一个战斗前线,这是一个总值达132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其总值将进一步提升至455亿美元。   美国亚马逊公司2020年6月发布的Honeycode平台就是最好的证明,该平台是一种类似于电子表格界面的无代码开发环境,被称为产品经理们的“福音”。   自动驾驶交通工具   数据显示,每年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是人为失误造成的。人工智能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船舶和飞机的“大脑”,正在改变这些行业。   特斯拉公司表示,到2022年,其生产的汽车将拥有完全的自动驾驶能力。谷歌、苹果、通用和福特等公司也有可能在2022年宣布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大飞跃。   此外,由非营利的海洋研究组织ProMare及IBM共同打造的“五月花”号自动驾驶船舶(MAS)已于2020年正式起航。IBM表示,人工智能船长让MAS具备侦测、思考与决策的能力,能够扫描地平线以发觉潜在危险,并根据各种即时数据来变更路线。2022年,自动驾驶船舶技术也将更上一层楼。   创造性人工智能   在GPT—4谷歌“大脑”等新模型的加持下,人们可以期待人工智能提供更加精致、看似“自然”的创意输出。谷歌“大脑”是Google X实验室的一个主要研究项目,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发出的一款模拟人脑具备自我学习功能的软件。   2022年,这些创意性输出通常不是为了展示人工智能的潜力,而是为了应用于日常创作任务,如为文章和时事通讯撰写标题、设计徽标和信息图表等。创造力通常被视为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技能,但人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这些能力出现在机器上。
  • 《2月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新看点》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编译者:高楠
    • 发布时间:2025-03-05
    • 在刚刚过去的2月,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继续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全球数家科技公司竞相发布其AI模型的最新版本,这些新模型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的使用体验,为多个行业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巴黎召开,旨在建立一个包容而高效的AI国际治理框架;AI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更加紧密,特别是在促进科研创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能与前景。   更快更聪明 新AI模型竞相涌现   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2月17日发布最新人工智能模型Grok 3,该模型引入了包括图像分析和问答在内的高级功能,支持社交媒体平台X上各种功能。马斯克称,Grok 3使用了拥有约20万个GPU的大型数据中心训练,其计算能力是上一代版本Grok 2的10倍,被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在发布会上的功能演示中,Grok 3模型及Grok 3 mini版本在数学、科学和编程基准测试上超越了现有主流模型。Grok 3于2月23日上线语音模式。   法国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2月6日发布最新版本的开源人工智能助手Le Chat,可帮助用户获取新闻、管理日常生活、跟踪项目、上传和总结文档等。新版Le Chat增加的数个功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速答”功能。据该公司介绍,新版Le Chat能以每秒1000个单词的速度生成答案。   美国谷歌公司2月5日宣布推出多个“双子座2.0”系列模型的优化版本,其中包括“双子座2.0闪电”模型以及该模型的经济版和实验版,所有这些模型都将提供多模态输入与文本输出。据谷歌官方博客介绍,此次更新进一步增强了“双子座2.0”系列模型在多模态推理、编码性能和处理复杂提示等方面的能力,并提升了成本效益。   更多应用 AI跨界融合新动向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自身在快速发展,而且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更加紧密,特别在促进科研创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能与前景。   美国弧形研究所2月19日宣布,该研究机构与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发的AI生物学模型Evo 2正式发布。其发布的公报说,在前一代模型Evo 1的基础上,Evo 2发展成为目前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的AI模型。该模型基于超过12.8万个基因组数据开展训练,这些基因组涉及人类、动植物及真核生物,包括了9.3万亿个核苷酸。   据介绍,Evo 2可用于多种任务,它能识别影响蛋白质功能和生物体适应性的基因变化。例如,在针对与乳腺癌相关的BRCA1基因变体的测试中,Evo 2在预测哪些突变是良性突变、哪些是潜在致病突变方面达到了90%以上的准确率。这将有助于节省大量用于细胞或动物实验的时间和研究资金,协助找到人类疾病的遗传原因来加速新药研发。Evo 2还可用于设计新的生物工具或治疗方法。   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2月13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AI设计出了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可介导多步反应的全新的酶。业内专家评价其为“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更好造福人类 巴黎峰会推动AI治理   AI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还可能深刻改变社会结构,包括知识获取、就业、信息传播方式等。伴随技术的发展,AI在安全和可信度等方面也存在风险。当前,全球AI治理格局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全球规则。在此背景下,加强AI全球治理合作迫在眉睫。2月10日至11日,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峰会旨在建立一个包容而高效的AI国际治理框架。   如何让AI更好地造福人类,实现智能向善,是峰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一个主流声音是推动智能向善,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始终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价值标准,必须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   包括法国、中国、印度、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会上签署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声明说,峰会凸显了加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性,各方确认了一些主要优先事项,包括促进人工智能的可及性以减少数字鸿沟,确保人工智能开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赖,鼓励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部署,加强国际协调治理等。   峰会还着重强调推动AI资源开放,降低发展中国家获取AI技术的门槛。在这方面,中国的大语言模型表现突出,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展现出开源、低能耗、透明的特点,成为普惠全球的新典范。法国《世界报》报道,DeepSeek依靠更少的算力和数据消耗,以及更低的训练成本,表现卓越,足以与美国最新产品相媲美。这对于促进其他国家AI发展,推动AI运用的包容普惠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责编:赵光霞、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