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永磁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6
  • 举行的先进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高层论坛上获悉,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标志着我国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任远教授介绍,力德风力发电(江西)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江西省丰富的中重离子稀土资源、强大的机械加工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已于近日研制完成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兆瓦永磁风力发电机。

    唐任远说,这项技术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气候条件和风资源状况,做了抗台风、抗低温、抗沙尘等设计;同时在结构优化、电磁计算、温度场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型设计,可以达到微风启动,低风速并网发电的效果。从而更充分地利用了风能资源。在同等条件下,单机的年发电量比从国外引进的永磁直驱发电机提高了约15%。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技术是第三代风力发电技术,是目前世界风电界大力推崇的新技术。和第一、第二代风力发电技术相比,永磁直驱发电技术取消了噪音大、易出故障的齿轮增速箱,消除了可能的漏油、早期磨损等隐患,提高了可靠性和效率。同时,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采用全功率变流器,并网后对电网的冲击小,而且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强等优点,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目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装机约占中国风电装机总量的10%。

    力德风力发电(江西)有限责任公司是香港力德集团旗下的一家专业从事永磁风力发电机的企业,致力于全球最前沿的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37927.shtml
相关报告
  • 《上海电气首台1300MW级核电发电机研制成功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19
    • 5月14日电站集团临港基地传来喜讯,重点项目漳州核电1号机继5月11日充氢试验结束后,14日下午3时,包括电机参数测量在内的全部型式试验项目顺利完成,标志着上海电气首台1300MW级核电发电机研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也是电站集团在上海“特殊时期”下复工复产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体现了市国资系统重点企业的特殊担当。 型式试验结果表明 首台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效率高、振动小、漏氢量少、噪音低,各项性能指标优于GB/T 7064、IEC 60034等国内外标准要求,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7年,依托漳州核电一期工程,电站集团正式立项开发1300MW级核电发电机,该机型能够匹配我国先进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产品开发过程中,综合了百万千瓦级核电发电机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开展自主设计。采用系列化、模块化设计理念,按照科学合理的PDP产品开发流程,确保产品的高性能和开发工作的高质量。 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从电磁方案、冷却方式,到具体安装、总装、定、转子结构、绝缘体系设计、无刷励磁机设计以及辅助系统设计等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大量方案对比,逐步进行优化。从电磁、温升、机械、模态以及可靠性等多个角度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并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此外,该产品还通过采用先进结构,确保了发电机具有高可靠性。 型试数据确认 本次型式试验电站集团派出了各条线专业技术人员。从5月6日置换二氧化碳开始,到14日电机参数测定结束的整个试验过程中,参试人员秉承“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电精神,仔细记录和及时分析试验结果,分工协作确保试验高标准完成。由于本次型式试验恰逢上海市防疫封控期间,相关条线克服了重重困难,采取了诸多举措。 参试人员密切关注机组动态 在项目团队看来,1300MW级核电发电机是电站集团积极应对新形势下能源生产的环保要求,组织强大开发团队,厚积薄发打造出的高性能核电产品。作为特大容量核电发电机的新标杆,该产品的成功研制将为电站集团不断开拓核电绿色能源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尽管目前型试节点已顺利通过,接下来,还有总装收尾以及出厂验收等环节,项目团队将竭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发运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将首台1300MW核电发电机按期发往漳州核电项目现场。
  • 《我国首台大型立式脉冲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18
    • 1月17日,在位于成都的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内,我国首台30万千伏安立式脉冲发电机组系统通过验收,总体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六相大电流脉冲发电机组,其在工作时约10秒内的放电功率,相当于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秦山一期核电站。”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聚变科学所副所长李强说。 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该机组,总重约800吨、总高约15.5米,是为满足我国先进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大功率、高储能供电需求研制的大型脉冲“能量驱动器”。 工作时,该机组发电机由电动机拖动15分钟后,转速可由0至每分钟498转,随后通过转子加励磁在15秒内将转速下降至每分钟335转,同时释放1350兆焦能量;发电机释放能量后,转速会再次提速到每分钟498转,并在保持5分钟后再次下降转速放电,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该机组的额定转速每分钟500转,总储能达到2600兆焦,额定电压3千伏、额定电流29千安,也是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立式六项脉冲发电机组。”李强说,比较原有“中国环流器二号(HL-2A)”使用的3台脉冲发电机组,“仅这一台新机组的释能能力和电功率输出均相当于此前3台的总和。” 脉冲发电机组分为立式、卧式两种,传统的卧式由于轴系受到转子及飞轮自重的限制,不便于设计成大容量脉冲发电机组;而立式机组的轴系是竖直的则没有这个问题。 “作为国内首台立轴式脉冲发电机,该机组无论从电机结构还是负载类型,都与常规的水轮发电机大不相同,此前甚至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和设计经验,需要进行大幅度创新。”西物院聚变科学所副总工宣伟民说,巨大的脉冲发电机内,转子的转速不断变化,如何保持设备整体稳定性、震动幅度如何控制、冷却系统如何设计、六相电机程序如何编写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终,研发团队首创了多项特有技术,攻克了六相大电流发电机、大惯量高速转子、宽频变化控保系统等技术难题,在研制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是在我国首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HL-2A)”基础上新研制的又一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其科研目标是探索可控核聚变研究,实现“人造太阳”的人类终极能源追求。 该脉冲机组的成功研制,将驱动HL-2M装置的等离子体电流达到此前现有装置的2倍以上、等离子体温度超过1.5亿度,从而为在这个装置上开展近堆芯级参数下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和关键技术研究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