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对大理铠兰的保护遗传学和地理分布格局取得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01-24
  •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ddRAD-seq技术对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MaxEnt模型对该物种在不同时间的适宜生境范围进行预测。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采集于9个采样点的个体可以分为三个种群:SG,HD和HM(图1),结果更支持采样于贵州的梵净山铠兰属于大理铠兰。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图2),大理铠兰在海拔更高区域的适宜生境在未来可能不会缩减,还可能扩散到其他高海拔区域,而在相对低海拔地区的适宜生境在未来可能会消失。这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低海拔地区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大理铠兰的“山顶陷阱”,而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的高海拔地区则可能成为大理铠兰的“避难所”。同时,RONA值表明该物种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 原文来源:http://www.kib.cas.cn/xwzx/kyjz/202401/t20240115_6954889.html
相关报告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蒜头果保护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10-09
    •     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隶属于铁青树科蒜头果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孑遗植物,仅残存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的喀斯特地区,因其种子富含神经酸而具有极高经济和药用价值。由于其种群小且生境破碎化严重,蒜头果在《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规划纲要(2010-2020)和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中被列为急需采取紧急拯救保护行动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通过基于前期发表的蒜头果高质量基因组,对蒜头果整个分布范围内的16个种群165个个体开展了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了蒜头果极小种群格局形成的原因,并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下可能的基因组偏移(genomic offset)和生态位适应性改变。     尽管蒜头果分布狭窄,基于所有位点和中性位点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都显示蒜头果包含14个遗传组分,除了曙光、睦伦、凤山和凌云种群,其余种群相对纯和,与其他种群没有或只有轻微的遗传混合。基于适应性位点的种群结构最佳K=10,睦伦和八宝种群、板蚌和坝美种群、者苗和乐业种群分别具有相同的遗传组分,暗示这些种群可能具有相似的适应性(图1)。虽然蒜头果维持了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θπ= 3.87×10?3),但旧莫、南屏和坝美种群相比于其他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且具有很严重的近期近交,严重近交还导致了有害突变的积累,增加了遗传负荷。同时,这三个种群与其他种群具有很大的遗传分化,如果不进行遗传拯救(如辅助基因流),可能会加剧其种群灭亡(图2)。总的来说,反复的瓶颈事件、近期的近交(推测发生在约490年前)和强烈的人为破坏加剧了蒜头果的濒危状态和生境破碎化程度。此外,科研人员还对蒜头果的未来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与当前的分布范围相比,2100年蒜头果潜在适宜分布区将减少71.15%(SSP126情景)和98.79%(SSP585情景)。梯度森林结果表明,分布在较低海拔(广西西部一带)的蒜头果种群表现出更大的遗传偏移,暗示这些种群更容易受到未来极端气候的影响(图3)。     以上结果为划分蒜头果管理单元和适应性单元提供了科学参考,为确定遗传拯救优先群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科研人员强调了基因组脆弱性评估、生态位模拟和景观基因组学在科学制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行动中的重要性。     近日,该研究以Genomic insights into endanger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garlic-fruit tree (Malania oleifera),a 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GigaScience。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沈元婷、博士研究生陶丽丹和张仁纲为共同第一作者,马永鹏研究员、孙卫邦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姚刚(已毕业)和周敏洁参与了部分工作。该研究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云南省兴滇人才计划和云南省科技特派团项目的资助。
  • 《昆明植物所在壮丽含笑保护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04-26
    •      壮丽含笑(Michelia lacei?W.W.Smith)为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常绿乔木,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中的受威胁等级为濒危(EN:B1ab(i,iii);D),被列入了2023年12月1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的《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壮丽含笑也是《“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和《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021-2030)》中急需开展研究和拯救保护的目标物种。在此之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基于野外调查和标本、文献查阅,在对壮丽含笑当前以及未来的潜在适生区域进行模拟,为其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为了进一步揭示壮丽含笑濒危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对植株进行系统采样,开展了该物种的保护遗传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