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郎美通公司研发出新型分布式反馈激光器,数据传输速度可达创纪录的200Gb/s》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07-12
  • 据中国科技网1月16日消息,日本郎美通公司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并证明它可在创纪录的10公里距离内以200Gb/s(吉字节/秒)的速度传输数据。这项研究有助推进网络技术,使互联网数据中心能以前所未有的水平处理数据。郎美通公司将在3月5日至9日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光纤通信会议(OFC)上介绍这项新研究。

    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有助于开发800G和1.6T以太网的下一代数据中心。特别是,新技术表明,具有集成分布式反馈(EA—DFB)激光器的电吸收调制器甚至可使用传统的PAM4(脉冲幅度调制)技术进行10公里的传输。

    随着通信流量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实施下一代以太网技术,如800G和1.6T以太网,以帮助数据中心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尽管在当今的400G以太网中用于2公里传输的相同PAM4技术正在考虑用于800G,但需要新技术来实现数据中心区域之间互连的长距离数据传输。

    在这项新工作中,研究人员开发了EA—DFB激光器,以实现更长的传输距离。他们首先使用新激光器演示了在50℃下使用粗波分复用(CWDM)波段的225Gb/s?PAM4的5公里传输。他们还使用激光完成了在1293.5纳米波段处225Gb/s?PAM4的10公里传输。该波长的色散比分配给CWDM的波长范围要小,CWDM通常用于通过光纤同时发送多个光信号。色散会导致光信号下降,不利于较长距离的传输。

    在实验中,新激光器性能表现稳定。研究人员表示,EA—DFB是实现即将到来的800G以太网技术应用的有前途的光源。

相关报告
  • 《欧日联合研究团队研制出新型标准光纤,数据传输创最快纪录》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07-12
    •     据中国科学院官网6月1日消息,日本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意大利拉奎拉大学联合研究团队研制出新型标准光纤,数据传输创最快纪录。该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紧凑的玻璃芯片,并通过3D激光打印技术在芯片上蚀刻出波导图案,该芯片可将信号同时馈送到光纤的19个芯中,具有较低的能量损耗,且能与现有传输设备兼容。经过实验,在67公里长的新型标准光纤上,数据传输速度高达1.7拍字节/秒,创世界最快记录。未来,该研究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寻找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行星、检测疾病、识别污水管道的损坏等。相关论文已经提交2023年光纤通信大会。
  • 《67公里间速度高达1.7拍字节/秒,标准光纤数据传输创最快纪录》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07-12
    • 据科技日报5月31日报道,一个国际联合团队创造了行业标准光纤传输速度新纪录:67公里长的光纤上,数据传输速度高达1.7拍字节/秒。新型光纤符合全球标准,因此不需要大规模修改基础设施就可使用。同时最新方法使用更少的数字处理过程,大大降低了传输每个字节数据所需的功率。相关论文已经提交2023年光纤通信大会。 研究人员表示,1拍字节相当于100万吉字节,今天的家庭互联网连接能达到1吉字节/秒的速度就很幸运了。因此,最新研究意味着一根头发粗细的光纤可承载100多万个家庭互联网的全速运行,且还有余力。 目前大多数光纤拥有多个芯以承载多个光信号,但信号之间会彼此干扰,因此目前的技术实际上只能实现几太字节/秒的数据传输速度。工程师们可通过使用较厚的光纤来增加容量,但较厚的光纤会更脆弱,不太适合长距离传输,且需要对现有光纤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重组。 该新型光纤由日本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意大利拉奎拉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制,包含19个芯,每个芯可以携带一个信号。此外,研究人员制作出了一种紧凑的玻璃芯片,并通过3D激光打印技术在芯片上蚀刻出波导图案,该芯片可将信号同时馈送到光纤的19个芯中,具有较低的能量损耗,且能与现有传输设备兼容。 研究人员指出,最新光纤技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寻找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行星、检测疾病、识别污水管道的损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