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成功应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05
  • 记者1月3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获悉,该集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科院)承建的我国首套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近日成功应用,顺利产出9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

    这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含氦煤层气提氦成套工艺及其工程化技术。我国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技术获得重要进展。

    “氦气是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被称为‘黄金气体’。”煤科院煤化工分院炭材料研究所副所长、项目技术负责人郭昊乾介绍,氦气用途极其广泛,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半导体制造、大科学装置等众多领域。目前,氦气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从天然气中提取。

    煤科院此次开发的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应用于窑街煤电集团所属海石湾煤矿。该煤矿煤层气属于我国极为稀少的含氦煤层气资源。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相较于常规天然气,其成分更为复杂,提取氦气难度大。而海石湾煤矿煤层气同时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分离提氦难上加难。

    为解决含氦煤层气制备高纯氦气难题,自2021年开始,煤科院联合窑街煤电集团围绕含氦煤层气提氦技术开展科研攻关。郭昊乾介绍,凭借在气体分离提纯领域的技术积累,煤科院攻关团队融合变压吸附、膜分离等多项气体分离关键技术,创新开发了“变压吸附+膜分离+精制纯化”的煤层气提氦工艺。

    “这种煤层气提氦工艺不同于天然气液化提氦,我们攻克了多组分煤层气变压吸附脱碳、浓缩、提氦一体化分离关键技术以及膜分离和高效精制纯化耦合关键技术,提取的氦气纯度最高可达99.9999%以上,为高纯氦气资源获取提供了新途径。”郭昊乾说,不仅如此,提取氦气后的煤层气可继续用作发电原料气,使煤层气和氦气资源同时得到高效利用,为企业创造了“一举多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据介绍,下一步,煤科院提氦成套工艺技术将推广应用至常规天然气提氦领域,以增加我国氦气资源供给途径,为我国低温超导、高温气冷堆和大科学装置等领域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63729-1.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单套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成功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2
    • 12月25日,我国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产,该装置是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的核心设备。该项目配套的光伏工程已同步并网发电,投产后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该项目采用的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是现阶段与风电、光电耦合度最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该工艺的“适应能力”更强,对电的波动与否没有过多要求,制氢系统可以随时关停,这也便于就地消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较强的可再生“绿电”,全过程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   项目拥有国内单套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功率达2.5兆瓦,其制氢的效率更高。就像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一样,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设备。它利用纯水作为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绿电”制“绿氢”,该项目还配套建设3.66兆瓦的光伏电站,以及9兆瓦风电工程。两个制氢配套工程年发电量约2500余万千瓦时。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已经同步并网发电,为该项目的投产提供了绿色动能。   项目由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牵头,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共同参与建设。中原油田将以此项目为契机,围绕氢气制氢技术、氢气储运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储氢安全及氢能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研究。预计未来4年,中原油田将建成年产能4500吨的中国石化豫北地区“绿氢”供应中心,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石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已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公司是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启动建设全球最大光伏绿氢项目——新疆库车2万吨/年绿电制氢示范工程,并加快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福建漳州等一批绿氢炼化重大项目,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 《氢氦分离装置可提取纯度99.999%以上高纯氦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23
    • 科技日报北京2月21日电 (通讯员杜淼 记者刘园园)记者21日获悉,由中国有研集团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工研院”)自主研发的氢氦分离提纯装置,应用于山西吕梁的天然气闪蒸气(BOG)提氦一期项目,经历长时间低温环境运行考核,成功产出9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这标志着国内氦气提取领域获得重要技术进展。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氦气资源在全球的占比仅有2%。作为用氦大国,我国对氦气的需求量居全球第二,特别是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需求旺盛。 “目前,氦气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从天然气中提取。针对氦气精制过程中的氦气与氢气两种小分子气体的分离难题,有研工研院创新性地采用吸附脱氢的方式实现了两种气体的安全、高效分离。”有研工研院副总经理、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郝雷说,该方法在气体纯度及安全性等方面较其他技术有显著优势。 郝雷介绍,新研发的氢氦分离装置可方便集成于多种BOG提氦系统中,在常温环境中实现氦气的粗分、精制和提纯,氦气产出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同时可获得纯度高于99.999%的氢气产品。该技术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为氦气资源获取提供了新途径,对于提升我国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氦气对外依存度、保障我国用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