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一项研究中描述了一种新模型,它可以揭示陆地上的特定地点,对珊瑚群落和相关礁鱼种群的保护作用,将避免下游珊瑚礁受到损害。研究人员把重点放在斐济岛Kubulau地区,当地的土地所有者依据研究结论已经开始采取行动,通过管理计划来管理他们的资源。人类在陆地上的活动常常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连锁效应,而人类对斐济岛的影响正在威胁全球25%以上的珊瑚礁地区。商业&农业运作、伐木、采矿和沿海开发的扩张可能通过增加沉积物和养分径流损害珊瑚礁及其相关渔业。随之而来的珊瑚礁退化直接影响世界各地热带岛屿地区的粮食安全、人类福祉和文化习俗。为了管理和保护最有效的地方,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精细的、联系紧密的陆地和海洋模型,将现有的土地利用与珊瑚礁环境和鱼类生物量相结合,随后模拟了未来各种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情景,以确定重点区域。保护这些区域,将为下游珊瑚礁系统提供最大的好处。在每一个模拟场景中,当原生森林得到保护或恢复时,珊瑚礁的影响被最小化。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为Kubulau地区的管理行动提供理论支撑。此外,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也远远超出了Kubulau地区,特别是许多土著岛屿地区也正在行动,以恢复从山脊到礁石管理系统的活力。因此,各国政府对采用综合陆海规划方法越来越感兴趣。该研究描述的新工具依赖于两个免费的软件包,并且可以用于开放获取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随着越来越多的遥感和测深数据可以免费使用,该模型甚至可以服务于世界各地数据极为贫乏的地区,以便更好地管理大范围的陆地和海洋地区。该模型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基于证据的决策平台,并使人们相信,指导陆地保护行动可以通过减少陆地径流造成的损害来增强珊瑚礁体的弹性。研究结果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因为它们表明,珊瑚礁适应全球变化的能力可以通过当地的行动得到提升,从而使当地人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源。
(吕钊编译;张灿影审校)
信息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快报》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