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 发布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联系方式:赵婉雨
  • 发布时间:2024-09-30
  •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机制,为海洋产业三链融合的理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山东省海洋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现状与问题,从创新链和人才链的角度研究对产业链的推进作用,探讨三者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路径选择,为山东省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关报告
  • 《大湾区创新发展专利指数报告》

    • 发布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广州奥凯信息咨询公司
    • 发布时间:2023-05-20
    • 报告聚焦大湾区,利用专利数据分析大湾区整体技术发展趋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并结合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特点,分别构建企业专利指数和高校院所专利指数,通过计算和对比大湾区企业和高校院所的专利指数表现,分析大湾区企业技术竞争力和高校院所技术储备,有效支撑大湾区创新发展态势的战略研判。
  • 《类脑智能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

    • 发布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发布时间:2023-12-30
    • 类脑智能是“脑启发”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以大脑的神经机制和认知行为机制为模仿对象,通过计算建模手段和软硬件协同实现模拟大脑功能,实现机制和认知水平达到人类大脑的智能。 类脑智能的实现主要包括“认识脑”“模拟脑”“实现脑”三个阶段,即信息手段认识脑、计算方式模拟脑、脑机融合实现脑。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类脑智能技术上游主要包括支撑类脑智能研究的模型、算法和零部件,模型/算法方面包括计算架构、脉冲神经网络、视觉感知、自然语言学习、多模态大模型等,零部件方面包括深脑电极、无线首发芯片、姿态传感器、高韧度柔性材料等;类脑智能技术中游主要包括支撑类脑计算、脑机接口和类脑机器人相关的软件、(微)系统和平台,类脑计算相关软件有脑机在线运行软件、类脑目标识别软件等,(微)系统有可穿戴多导脑电图仪、可穿戴分布式肌电传感器等,平台有类脑仿生机器人、脑机接口闭合调控平台等;类脑智能技术下游主要指类脑智能的重要产业应用场景,包括国家安全、工业制造、轨道交通、健康医疗、农业生产等。目前,类脑智能研发还存在诸多关键技术瓶颈,若能实现技术突破,其技术及衍生产业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例,其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应用场景广阔,产业发展正趋于成熟并形成规模;然而,类脑机器人由于技术及应用场景的限制,目前发展较为有限。
相关信息
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