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料电池快报》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专项服务
  •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 发布时间:2020-09-15
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 1. 双氮与铌材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董璐
    奥氏体不锈钢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中的一种很有前途候选材料。然而,它的界面接触电阻率约为能源部(DOE)的目标(10米Ωcm2)的16倍,导致燃料电池性能不良。在这项工作中,基于活性屏幕等离子共渗下,一个新的混合等离子表面形成中,已发展到316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氮和铌同时合成。结果表明,改性表面的层结构可以对处理条件进行调整。所有的等离子体处理的316不锈钢样品表现出ICR 10 m以下Ωcm2 DOE的显著降低。

    发布时间: 2015-08-06

  • 2. 分子燃料电池催化剂对有效能量储存的帮助
    董璐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教授斯塔尔和实验室科学家杰姆斯格肯的灵感来自于催化剂,用氧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及其集团的前期工作来分析。他们注意到这些有氧氧化反应和燃料电池中的氧反应之间有一个惊人的相似性,并决定是否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对燃料电池进行实验。研究人员称虽然这种催化剂组合以前一直使用的有氧氧化,实验中并不清楚它是一个很好的燃料电池催化剂。新的催化剂组成的混合物的分子称为硝酰和氮氧化物。这项工作表明分子催化剂铂的效率可以接近初始实验,可以继续修改它们的结构,以达到更好的效率。

    发布时间: 2015-08-05

  • 3. 封闭式阴极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空气冷却实验研究
    董璐
    这项工作使用独立的空气冷却式阴极聚合物电解质膜(PEM)堆栈来探索其使用强度。对热行为的设计评价基于单独的堆栈温度分布导致不准确的初始温度和堆栈的热功率是不同的。本文通过传热分析,对冷却方式的热行为进行了定性分析。在这里使用三个几何形状和纵横比不同的堆栈冷却通道的实验方法。设计了双通道(20通道和40通道)的直流结构。3芯堆构造为有效面积240平方厘米。冷却方式适用于正、负压力流耦合的冷却风扇。空气流量的雷诺兹数在200到400之间,而湿度变化在50%到90%。一阶温度分布转换为二阶传热剖面的分析方法对温度均匀性,冷却反应,平均冷却速度,冷却效率,冷却通量,传热系数和平均局部温差进行了稳态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 2015-08-07

  • 4. 对多孔氧化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的改进提高
    董璐
    一种新型微型管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通过惰性载体微观结构的改进与控制内电极集成集电极电流下性能显著提高。其使用多步浸渍和共烧结方法制备含多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池,镍,镍–YSZ,YSZ,锶掺杂的锰酸镧(LSM)–YSZ,和LSM分别为惰性载体,负极,电解液,阳极,阴极和阴极电流收集器。通过适当调整YSZ孔隙度,采用结合微晶纤维素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造孔剂来提高气体扩散。此外,对氧化还原循环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没有明显的降解,性能高达10个氧化还原周期。

    发布时间: 2015-08-07

  • 5. 对硫化体系下燃料电池密封环境下橡胶化合物老化和耐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董璐
    基于燃料电池垫片的乙丙橡胶(EPDM)化合物已被在各种不同性质的硫化体系进行了研究。对三种加速硫化系统即传统硫化体系(CON),半有效硫化体系(SEV)和有效硫化(EV)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作了研究,对固化物的固化特性,拉伸强度,硬度和压缩性能进行了评价。对硫化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也通过使用非常接近于燃料电池的溶液(1 M H2SO4 + 10 ppm的HF)对加速耐久性进行试验评价(ADT)。使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析出硫化化合物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结果表明,在室温与高温条件下。过氧化物硫化E化合物均表现出最高的交联密度和最低的压缩设定值。

    发布时间: 2015-08-07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