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评估化工业天然气前景黯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4
  • 作为对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提高到25%举动的反击,中国政府13日宣布将自6月1日起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提高关税。面对中美两国自去年爆发的贸易战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的局面,美国媒体分析称中国的反制举措将使美国农民,以及化工和能源等行业的企业需要为收入进一步下滑做好了准备。

    美农民对贸易战失去耐心

    美媒普遍认为,去年已经在中国的一轮“关税反击”中被列为标靶的美国农业如今已再一次被瞄准,美国农民将可能经受进一步打击。

    根据“今日美国”网站13日的报道,自从中国去年对美国大豆出口征收25%的关税以来,美国大豆价格从每蒲式耳10多美元跌至8美元左右,这使得身为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的艾奥瓦州大豆种植者约翰?海斯道夫已经损失了约1万美元,他表示已经被迫削减了对新设备的投资。周一中国宣布反制的消息公布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又下跌7美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称,美国农民已经对特朗普的贸易战失去耐心,虽然大豆没有受到中国最新一轮关税的直接影响,但相关油脂和提取物等产品将受到冲击。海斯道夫还担心,如果中国不取消最新的关税,破产的大豆种植者数量将大幅增加,“人们将命悬一线,”他这样向记者描述事态的严重程度。美国弗吉尼亚州豆农伯伊德则对CNN记者直言,“当初是美国农民的选票帮助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如今在农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掉头离去”。

    美国媒体还关注到,中国的反制清单中包含火腿、牛肉等肉类制品,以及冷冻水果、果汁、食用油等农产品。美国CNBC网站14日援引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表示,中国最近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会“从各个角度”打击美国农民。该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对美国猪肉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将是美国猪肉生产商“错失的一个巨大机会”

    为安抚农民,特朗普周一在白宫对记者表示将从美国农民手中买下150亿美元农产品,并制定部分优惠政策。然而《华尔街日报》披露称美国政府去年曾承诺的120亿美元农业援助计划尚未结清。美国CNBC网站援引艾奥瓦州农民巴德尔的话称,“我们不需要施舍,我们希望将种植的作物卖向其他国家。”

    化工业可能失去主要市场

    除了有可能遭到“二次打击”的美国农业,美国化工行业同样面临严重损失。“今日美国”网站报道称,中国是美国化工品制造商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16年和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化工产品出口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去年仅增长2.7%。

    文章称,许多化工企业将中国视为主要市场,美国此前也有斥资约2000亿美元新建化工厂的计划。但报道援引美国化学理事会国际贸易负责人爱德华?布莱瓦的话称,最新的关税将令一些公司迁往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商可能会转向国内供应商或其他亚洲国家采购化学产品。

    天然气行业前景黯淡

    美国的天然气行业也是受中国加征关税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美媒注意到,中国政府13日上调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的行动中,进口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关税也包含在内。路透社13日报道称,此举可能导致美国向全球增长最快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中国的出口进一步减少。

    路透社报道特别提到,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两艘液化天然气船从美国驶往中国,而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还未爆发的2018年前四个月,这一数字为14艘。报道称,中国曾是美国液化天然气的第三大购买国,但今年截至目前,中国甚至没有进入前15名。

    美国石油学会主任斯蒂芬·康斯托克表示,(来自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抑制了美国日益增长的液化天然气投资前景,伤害了美国工人,并使美国的外国竞争对手受益。”

    路透社称,到目前为止,美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切尼尔尚未对贸易战表达主要担忧。该公司上周表示,贸易战“毫无成效,只不过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一些额外成本”,尚未对销售造成实质影响。但这种自信在市场面前显得脆弱且无力。本周一,该公司股价下跌3.9%,至65.24美元。

相关报告
  • 《日本重启核电前景黯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15
    • 日本陷入能源困境,是近年其所处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于脆弱能源供应体系带来的必然结果。日本试图通过重启核电摆脱困境,不仅面临国际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还需“闯”过严格的审查标准。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短期内想强推核电弥补能源供应缺口,恐怕并非易事。 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6日向媒体表示,为应对今年电力供需紧张难题,将召开部长会议商讨对策。次日,松野博一又代表政府向全国企业和家庭发出节电号召。他表示,预计今年夏冬两季供电形势十分严峻,希望全国上下尽可能节约电力和能源。政府时隔5年再度召开节能主题部长会议,时隔7年再向全国发布节能号召,足见日本当前面临的能源困境。 日本电力供应短缺,早有征兆。日本经济产业省4月份发布的2022年夏冬季电量预备率预测值显示,今年夏天,日本东北、东京、中部电力所管区域的预测电量预备率为3.1%,仅比最低参考值高出0.1%。而冬季的情况更为恶劣,东京明年1月份、2月份电量预测预备率甚至低至负值。 日本之所以陷入能源困境,是近年其所处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于脆弱能源供应体系带来的必然结果。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日本一度停用全部核电设施,进口液化天然气进行火力发电成为主要电力来源。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国际液化天然气供应受阻,价格涨势迅猛,加之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20年来的“冰点”,对日本来说,进口液化天然气量大价廉的优势不复存在。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火力发电更不容乐观。据日媒报道,近年来,每年约有200千瓦至400千瓦的火力发电站由于设施老化停止运转,加上地震、气温等环境因素“推波助澜”,火力发电已成强弩之末。日媒报道称,今年3月份,受福岛县近海地震影响,日本6座火力发电厂停止运行,又逢反季节寒流导致气温急剧下降,用电量激增至隆冬水平,东京电力通过在管辖范围内发布节电警报,紧急启用“抽水发电”,才勉强避免大规模停电事故发生。 面对能源困境,日本欲重启核电补上缺口。5月份以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多个场合亲自为核电“造势”,他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能启动一座核电站,相当于向国际市场供应100万吨液化天然气。他还表示,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能源供求已呈紧张之势,必须通过调配多种能源种类以统筹脱碳、供给稳定和低价,其中核电是能源多样化的关键。经济产业省日前公布的清洁能源战略中期报告也明确表示,应将核电与清洁能源共同作为重要电力来源持续使用。 然而,日本重启核电困难重重。一方面,重启核电已惹众怒。在国际上,因福岛核泄漏事故和“排废入海”计划,日本形象严重受损。此前,日本政府大力运作国际原子能机构赴日考察,促其尽速认可“排废入海”方案,正是希望将不光彩的往事“翻篇”,消除负面国际影响。然而,污水未排,核电又起,势必遭致周边国家强烈反对。在国内,政府与民众关于重启核电的态度分歧严重。日前,岛根县知事丸山达也宣布,同意重启位于松江市的核电站,但市民团体却并不买账,自发聚集在县厅门口抗议。4月份民调显示,同意重启核电的日本民众不足四成。对于即将迎来参议院选举的自民党来说,“赢了核电、输了选票”恐怕并非最优选择。 另一方面,严格的审查标准进一步加大了重启核电的难度。据日本电器事业联合会统计,日本现有的36台核电机组中,已有27台机组向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提交了审查申请,但目前只有10台机组重获使用,供电占比仅为6%。日媒报道称,重启核电的标准审查处理期限为两年,但实际工作中超期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北海道柏崎核电站从提出审查申请至今已超8年。日本政府将此归咎于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慢作为”。岸田文雄近日更是屡次施压,称应强化审查体制,保证审查工作高效合理运行。但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日本政府未能统筹好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一边要顾及民意和国际舆论压力,另一边又希望审查工作尽快推进。 此外,依据政府要求的新审查标准,在核电设施通过初步安全审查,获得当地政府重启同意后,电力公司还需建造用于应对自然灾害的专门设施,以及保障反恐工作的“特定重大事故处理设施”,再由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最终评估风险情况,提出重启意见。受人力、资源短缺等因素限制,部分电力公司在审查的最后一公里“栽了跟头”。面对来自政府的压力,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委员长更田丰志毫不松口。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安全的追求无法妥协,提高审查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力公司自身加倍努力。” 远水难解近渴。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短期内想强推核电弥补能源供应缺口,恐怕并非易事。
  • 《美天然气行业拐点是否提前到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30
    • 就在天然气被认为是当前最绿色、经济的低碳能源而被油气行业寄予厚望之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反其道而行之,正在研究逐步淘汰天然气的战略和措施。 刚刚,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Berkeley)市通过法案成为美国第一个禁止在新建建筑物中使用天然气的城市。 无独有偶,仅在加州,就有数十个城市和县正在考虑取消化石燃料与新建建筑物中的电炉和供暖房的连接设施,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电能是他们更加倾向的供能方式。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天然气的“黄金时代”是否会戛然而止,行业发展的拐点是否提前到来,已经引发了能源公司的高度关注。 建筑电气化 被视为减排重要途径 据媒体报道,伯克利市的这一法令将于2020年1月1日生效。该法令将禁止在新建的多户家庭建筑中安装天然气连接设施,并为零售和大型建筑物提供一定的补贴。 该决定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筑物中的能源消耗约占加利福尼亚州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如果加州要在2045年之前实现零碳能源的目标,则必须放弃使用天然气。 近年来,天然气一直被认为是建筑物的首选能源,并被视为从不清洁的化石燃料到绿色能源过度的关键。由于工业提取的天然气中大约有3%泄漏到大气中,有环境专家认为甲烷对大气的影响要高于二氧化碳。 圣何塞是加州第三大城市,其目标是到2030年使所有房屋的47%实现电气化。该市建筑法规的拟议变更草案不会禁止天然气使用,但明确提出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需要高效的热泵来加热和冷却建筑物,以及高效的电磁炉。然而,根据加州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建筑物不需要联通天然气管网和内部燃气管道,因此增加的成本可以通过较低的建筑成本所抵消。 此外,在以大地震闻名的加州境内运输大量易燃燃料也成为政府关切的问题。2010年发生的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管道爆炸事件使北加利福尼亚附近变成了一个冒着浓烟的火山口,引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 目前,加利福尼亚州有50多个城市和县正在考虑与伯克利类似的政策,禁止或限制使用天然气,并鼓励新建建筑全面电气化。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资深科学家皮埃尔·德尔福格表示:“人们一直挥之不去的看法是,燃烧天然气比电力更清洁,这可能在20年前是正确的,当时的电力大部分来自于煤炭。“当我们看电气化政策时,我们需要考虑电网在10或20年后的样子,而不是昨天的样子。” 加州能源委员会于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建筑电气化是减少该州气候影响的“关键战略”,“以最廉价的方式提供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最有希望的途径”。 可再生能源 被视为唯一选择 2018年9月,加州通过一项法案要求,到2025年,该州的电力要有50%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60%,同时呼吁到2045年朝着100%零碳电能迈出“大胆之路”。这就意味着未来加州的电力供应只能通过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提供。 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加利福尼亚州有巨大的能量来影响全美乃至全球的环境政策。该州的行动改变了行业的经营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成为其他州和国家的模板。由于加州有权制定比联邦政府更严格的排气管排放法规,因此汽车制造商数十年来一直被迫制造越来越节油的汽车。 尽管目标雄心勃勃,但目前加州还摆脱不了天然气的使用,其中一部分会用来为电网供电。例如,洛杉矶计划逐步淘汰一些天然气基础设施,但也正在投资兴建一座新的天然气发电厂,以完全淘汰煤炭。 目前,加州已经可以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取很大一部分电力,特别是太阳能。加州能源委员会的数字显示,2017年零售能源的32%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不过,加州并不是美国第一个具有这种雄心壮志的州。夏威夷确立了到2045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但是,加州的用电量是夏威夷的30倍左右。 此外,美国其他一些城市已经实现了100%的可再生电力或能源供应,包括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佛蒙特州的伯灵顿和得克萨斯州的乔治敦等。 不仅美国,其他一些国家也对可再生能源抱以厚望。今年早些时候,尽管确实依靠化石燃料来平衡供需之间的周期性脱节,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葡萄牙依靠可再生能源满足了其全部电力需求。 冰岛和挪威基本上通过水力和地热能满足其所有电力需求,并且已经使用了多年。但是这些国家的地质优势使得这种模式难以复制。在2015年和2017年的大风天,丹麦仅靠风力发电就满足了电力需求。 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在于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否可行并且持久,以及是否需要新的技术进步给予支撑。 天然气销售公司 前景堪忧 能源和政策研究所执行董事戴维·波美兰兹表示:“全美各地的天然气公用事业公司,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斗争感到恐惧。” 对于既销售燃气又销售电力的公用事业公司来说,淘汰天然气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变化,但他们可以保持客户群不变。对于仅销售和服务于天然气的公用事业公司而言,“建筑电气化等于给他们判了死刑。从这种意义上讲,它们几乎类似于煤炭行业。”波美兰兹说。 例如,SoCalGas公司为近2200万燃气客户提供服务,约占加州的一半。该公用事业公司是Sempra Energy的子公司,电气化对其带来的损失最大。 天然气公司将不再是唯一承担旧能源基础设施成本的公司。纳税人对当前的管道进行了投资,如果一切都实现了电气化,这些都将变成搁浅的资产。 “如果要以脱碳的名义使整个社区与天然气系统分开,那么谁来对已经埋在地下的天然气设施负责?”加州能源署环境保护基金署署长迈克尔·科尔文向媒体表示。 在全面电气化面临的所有挑战中,需要共同承担的部分是最棘手的部分。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离开天然气网,相同的固定基础设施成本将分摊在较少使用者的手中,升高了使用成本。 建筑脱碳联盟主任巴拿马·巴尔索洛米说:“我们不想让低收入社区成为唯一的天然气支付者,这些人已经为能源支付了不成比例的收入,我们也不想让它变得更糟。” 科尔文警告说,如果公众不为这些管道付费,那么获得使加利福尼亚全面电气化的必要投资可能会更加困难。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加州要到2045年实现零碳排放,需要在2030年左右将新的天然气动力设备从市场上移除。这次,一向走在绿色发展前列的加州能否影响全美以及全球的环境政策,相信市场会给出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