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评估化工业天然气前景黯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4
  • 作为对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提高到25%举动的反击,中国政府13日宣布将自6月1日起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提高关税。面对中美两国自去年爆发的贸易战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的局面,美国媒体分析称中国的反制举措将使美国农民,以及化工和能源等行业的企业需要为收入进一步下滑做好了准备。

    美农民对贸易战失去耐心

    美媒普遍认为,去年已经在中国的一轮“关税反击”中被列为标靶的美国农业如今已再一次被瞄准,美国农民将可能经受进一步打击。

    根据“今日美国”网站13日的报道,自从中国去年对美国大豆出口征收25%的关税以来,美国大豆价格从每蒲式耳10多美元跌至8美元左右,这使得身为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的艾奥瓦州大豆种植者约翰?海斯道夫已经损失了约1万美元,他表示已经被迫削减了对新设备的投资。周一中国宣布反制的消息公布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又下跌7美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称,美国农民已经对特朗普的贸易战失去耐心,虽然大豆没有受到中国最新一轮关税的直接影响,但相关油脂和提取物等产品将受到冲击。海斯道夫还担心,如果中国不取消最新的关税,破产的大豆种植者数量将大幅增加,“人们将命悬一线,”他这样向记者描述事态的严重程度。美国弗吉尼亚州豆农伯伊德则对CNN记者直言,“当初是美国农民的选票帮助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如今在农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掉头离去”。

    美国媒体还关注到,中国的反制清单中包含火腿、牛肉等肉类制品,以及冷冻水果、果汁、食用油等农产品。美国CNBC网站14日援引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表示,中国最近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会“从各个角度”打击美国农民。该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对美国猪肉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将是美国猪肉生产商“错失的一个巨大机会”

    为安抚农民,特朗普周一在白宫对记者表示将从美国农民手中买下150亿美元农产品,并制定部分优惠政策。然而《华尔街日报》披露称美国政府去年曾承诺的120亿美元农业援助计划尚未结清。美国CNBC网站援引艾奥瓦州农民巴德尔的话称,“我们不需要施舍,我们希望将种植的作物卖向其他国家。”

    化工业可能失去主要市场

    除了有可能遭到“二次打击”的美国农业,美国化工行业同样面临严重损失。“今日美国”网站报道称,中国是美国化工品制造商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16年和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化工产品出口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去年仅增长2.7%。

    文章称,许多化工企业将中国视为主要市场,美国此前也有斥资约2000亿美元新建化工厂的计划。但报道援引美国化学理事会国际贸易负责人爱德华?布莱瓦的话称,最新的关税将令一些公司迁往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商可能会转向国内供应商或其他亚洲国家采购化学产品。

    天然气行业前景黯淡

    美国的天然气行业也是受中国加征关税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美媒注意到,中国政府13日上调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的行动中,进口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关税也包含在内。路透社13日报道称,此举可能导致美国向全球增长最快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中国的出口进一步减少。

    路透社报道特别提到,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两艘液化天然气船从美国驶往中国,而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还未爆发的2018年前四个月,这一数字为14艘。报道称,中国曾是美国液化天然气的第三大购买国,但今年截至目前,中国甚至没有进入前15名。

    美国石油学会主任斯蒂芬·康斯托克表示,(来自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抑制了美国日益增长的液化天然气投资前景,伤害了美国工人,并使美国的外国竞争对手受益。”

    路透社称,到目前为止,美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切尼尔尚未对贸易战表达主要担忧。该公司上周表示,贸易战“毫无成效,只不过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一些额外成本”,尚未对销售造成实质影响。但这种自信在市场面前显得脆弱且无力。本周一,该公司股价下跌3.9%,至65.24美元。

相关报告
  • 《日本重启核电前景黯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15
    • 日本陷入能源困境,是近年其所处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于脆弱能源供应体系带来的必然结果。日本试图通过重启核电摆脱困境,不仅面临国际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还需“闯”过严格的审查标准。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短期内想强推核电弥补能源供应缺口,恐怕并非易事。 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6日向媒体表示,为应对今年电力供需紧张难题,将召开部长会议商讨对策。次日,松野博一又代表政府向全国企业和家庭发出节电号召。他表示,预计今年夏冬两季供电形势十分严峻,希望全国上下尽可能节约电力和能源。政府时隔5年再度召开节能主题部长会议,时隔7年再向全国发布节能号召,足见日本当前面临的能源困境。 日本电力供应短缺,早有征兆。日本经济产业省4月份发布的2022年夏冬季电量预备率预测值显示,今年夏天,日本东北、东京、中部电力所管区域的预测电量预备率为3.1%,仅比最低参考值高出0.1%。而冬季的情况更为恶劣,东京明年1月份、2月份电量预测预备率甚至低至负值。 日本之所以陷入能源困境,是近年其所处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于脆弱能源供应体系带来的必然结果。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日本一度停用全部核电设施,进口液化天然气进行火力发电成为主要电力来源。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国际液化天然气供应受阻,价格涨势迅猛,加之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20年来的“冰点”,对日本来说,进口液化天然气量大价廉的优势不复存在。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火力发电更不容乐观。据日媒报道,近年来,每年约有200千瓦至400千瓦的火力发电站由于设施老化停止运转,加上地震、气温等环境因素“推波助澜”,火力发电已成强弩之末。日媒报道称,今年3月份,受福岛县近海地震影响,日本6座火力发电厂停止运行,又逢反季节寒流导致气温急剧下降,用电量激增至隆冬水平,东京电力通过在管辖范围内发布节电警报,紧急启用“抽水发电”,才勉强避免大规模停电事故发生。 面对能源困境,日本欲重启核电补上缺口。5月份以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多个场合亲自为核电“造势”,他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能启动一座核电站,相当于向国际市场供应100万吨液化天然气。他还表示,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能源供求已呈紧张之势,必须通过调配多种能源种类以统筹脱碳、供给稳定和低价,其中核电是能源多样化的关键。经济产业省日前公布的清洁能源战略中期报告也明确表示,应将核电与清洁能源共同作为重要电力来源持续使用。 然而,日本重启核电困难重重。一方面,重启核电已惹众怒。在国际上,因福岛核泄漏事故和“排废入海”计划,日本形象严重受损。此前,日本政府大力运作国际原子能机构赴日考察,促其尽速认可“排废入海”方案,正是希望将不光彩的往事“翻篇”,消除负面国际影响。然而,污水未排,核电又起,势必遭致周边国家强烈反对。在国内,政府与民众关于重启核电的态度分歧严重。日前,岛根县知事丸山达也宣布,同意重启位于松江市的核电站,但市民团体却并不买账,自发聚集在县厅门口抗议。4月份民调显示,同意重启核电的日本民众不足四成。对于即将迎来参议院选举的自民党来说,“赢了核电、输了选票”恐怕并非最优选择。 另一方面,严格的审查标准进一步加大了重启核电的难度。据日本电器事业联合会统计,日本现有的36台核电机组中,已有27台机组向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提交了审查申请,但目前只有10台机组重获使用,供电占比仅为6%。日媒报道称,重启核电的标准审查处理期限为两年,但实际工作中超期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北海道柏崎核电站从提出审查申请至今已超8年。日本政府将此归咎于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慢作为”。岸田文雄近日更是屡次施压,称应强化审查体制,保证审查工作高效合理运行。但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日本政府未能统筹好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一边要顾及民意和国际舆论压力,另一边又希望审查工作尽快推进。 此外,依据政府要求的新审查标准,在核电设施通过初步安全审查,获得当地政府重启同意后,电力公司还需建造用于应对自然灾害的专门设施,以及保障反恐工作的“特定重大事故处理设施”,再由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最终评估风险情况,提出重启意见。受人力、资源短缺等因素限制,部分电力公司在审查的最后一公里“栽了跟头”。面对来自政府的压力,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委员长更田丰志毫不松口。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安全的追求无法妥协,提高审查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力公司自身加倍努力。” 远水难解近渴。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短期内想强推核电弥补能源供应缺口,恐怕并非易事。
  • 《爱立信前景更为黯淡——销量下降、股价下跌,媒体单元出售含糊其辞》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wangxiaoli
    • 发布时间:2018-03-20
    • 对于网络巨头爱立信来说,这又是一个艰难的季度,销售额下降了12%,并且其媒体业务的战略评估结果,令人难以满意。 销售额下降了12%(经调整后调整为7%),令人相当担忧,尽管爱立信表示这是意料之中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LTE设备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量下降,以及数字服务部门。爱立信也曾在几周前警告过我们又一个大规模的减记。这是2017年第四季度的汇总表,其中的亮点值得斟酌。 “第四季度符合我们的总体预期,网络方面的表现逐渐增强,而数字服务继续存在重大损失”爱立信CEO Borje Ekholm表示,“然而,这样的结果远远低于我们的长期目标。2018年,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市场预计下降2%,而2017年预计为8%。由于LTE投资的减少,预计中国市场的收益将继续下跌,而北美市场则出现积极势头”。 “随着爱立信无线电系统(ERS)的发展,分段网络表现稳定,占本季度无线电单元发货量的71%,并将服务交付效率提高作为关键驱动因素。网络调整后的毛利率同比增长至36%(32%),我们的5G做好准备的产品组合的成功仍在继续。在本季度,我们完成了与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增加相关产品的交付,并与Verizon和德国电信等公司签署了若干项突破性合同”。 “数字服务部门面临着另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季度,损失巨大,主要是由于正在进行的大型转型项目的成本较高。如前所述,按此顺序,我们的改革计划建立在稳定、盈利和增长的基础上。最初的重点是稳固产品路线图和挑战客户合同,我们已确定了45项重要或非战略客户合同,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或退出其中约一半的合同。在数字服务中提高盈利能力的行动预计将在2018年下半年对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 “在42项业绩不佳的合同中,有23项已经完成,使年利润提高了0.5b瑞典克朗,从而使管理服务重新聚焦于提高盈利能力的工作继续进行中。由于这些努力,基础毛利率环比有小幅改善。运营费用的一次性效应和季节性对运营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我们的媒体解决方案组合,在其他方面也有报道,我们已经执行了一个利润改进计划,同时继续投资于产品。这极大地改善了本年度的经营业绩,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战略灵活性,因为我们已完成对业务的战略审查。我们已评估了各种方案,包括合作伙伴关系、撤离资产和持续的内部发展,其目标是使股东价值最大化”。 “我们决定与One Equity Partners(OEP)合作,通过保留49%的所有权股份,进一步发展媒体解决方案业务,这使我们能够捕捉到业务的优势,同时积极参与行业的预期整合。我们已决定保留红蜂媒体(原广播和媒体服务),因为收到的标书并未能反映其业务价值。我们将在改进运营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爱立信内部的独立品牌来运营发展”。 因此,爱立信对其媒体单元进行大规模战略审查的结论是,将51%的“媒体解决方案”(即广播和媒体硬件)出售给私募公司,从而放弃对其的控制权,同时仍然保留巨大的风险(应该说还有潜在的好处)。红蜂媒体是重新命名的广播服务公司,看起来爱立信似乎不能以任何价格找到任何买家,所以它坚持保留了它。看起来这两个子单元的规模相似,但“解决方案”占了更多开销。 最后,如果不稍微调整一下,就不是爱立信的声明了。这一次,它涉及到创建一个新的“业务领域”,称作“行行业务”,这似乎是在探索物联网和分布式云解决方案领域的新商机。为了领导该新部门,爱立信从麦肯锡公司挖走了Asa Tamsons,她曾是该公司在斯德哥尔摩办事处的合伙人。 与此同时,Ekholm对老伙计的清洗仍在继续中,Ulf Ewaldsson失去了商务区数字服务主管的职位,该部门又经历了一个业绩糟糕的季度,现在他只是担任CEO的顾问。据爱立信发布的消息称,是Ewaldsson自己“决定下台”,但Ekholm上两位顾问Jan Frykhammar和Magnus Mandersson只待了八个月,就决定离开爱立信去寻求其他机会。 很明显,爱立信的工作仍在进行中。这种持续清洗、审查和精简的结果肯定是,Ekholm至少对他面前的任务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在2017 MWC期间,Ekholm能够处理掉影响这项大计划的问题,以扭转局面,但今年他将不再拥有这珍贵的机会。 他大概希望在爱立信传统的早间新闻发布会上能有更好的数据可谈,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努力尝试展示出情况会如何得到改善。即使该计划只是继续缩小规模,直到5G上市,如果他想避免进一步的股价冲击,比如在撰写本文时发生的公司市值损失8%,他可能也需要承认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