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的通知》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5-04
  • 工信厅产业函〔2018〕1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关于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开展试点示范的相关部署,按照《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要求,在总结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经验基础上,现就第二批示范遴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安排

    第二批示范遴选包括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平台和示范城市四个类别。其中,示范项目继续聚焦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四个方向之一,示范企业可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方向,示范平台包括面向行业的专业服务平台和面向区域的综合服务平台,示范城市重点针对在发展服务型制造方面有切实举措和突出成效的城市。

    二、遴选原则

    (一)强调成效。重点考察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方面的成效,包括服务要素投入、服务收入、服务对收入和利润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

    (二)注重创新。重点考察在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举措,以及对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产生的推动作用。

    (三)鼓励融合。重点考察制造业以服务为纽带与产业链上下游融合情况,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效率提升、交易成本和合作风险降低情况。

    三、示范企业(项目、平台)申报条件

    (一)共性条件

    1.申报主体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2.申报主体应具备服务型制造特征,符合“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基本条件”(见附件1)明确的方向与要求。

    3.申报主体在近两年内(2016年1月1日以后)未发生重大质量、环保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审查的情况。

    (二)专项条件

    1.申报企业应为具有鲜明转型特点的制造业企业。在本行业或细分领域内,其生产技术与工艺、服务能力与水平等应该具有一定优势地位。企业能够围绕核心制造能力开展模式创新并形成竞争力,在战略规划、管理运营、模式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服务绩效、生产服务类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2.申报项目应为围绕提升核心制造能力开展的项目,且已投入运营。申报主体须为制造业企业,可为委托开展项目的甲方,也可为对外提供服务的乙方。项目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实现了预期目标。项目实施后申报主体的服务型制造特征更加明显,核心能力更加突出,市场地位得到加强。

    3.申报平台应为从制造业企业衍生出的服务平台或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也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服务机构,平台可以面向行业提供专业服务,也可以面向区域提供综合服务,截至申报日正式投入运营时间须满两年。平台应提供研发设计、知识管理、工业技术、人才、融资、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并在服务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制造效率和能力,有效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和合作风险。

    四、示范城市申报条件

    (一)申报对象为直辖市市辖区、副省级城市、地级市。

    (二)政府部门在推动服务型制造方面工作力度大、政策举措实、支撑体系健全,能够为其他城市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示范经验。

    (三)城市内重点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实现提质增效,并对其他企业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制造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成长迅速,生产性服务业在GDP的占比持续提升。

    五、遴选程序及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主管部门)应遵循政府引导、自愿申请原则,组织初步评审并推荐上报。各省级主管部门原则上可分别推荐企业不超过2个,项目不超过5个,平台不超过2个,城市不超过1个。请相关申报主体按“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书”(见附件2)要求填写申报表,编写申报书并提供随附材料。示范城市的申报材料由本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报请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并盖章。

    (二)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申报材料汇总、审核,并填写“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请于2018年7月6日前将申报汇总表、各类申报书和随附材料纸质件(一式2份)及电子版报送我部(产业政策司)。

    (三)我部将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组织第三方评审,结合必要的实地调研和现场考察等程序,确定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并组织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转型经验,带动全国服务型制造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崔 伟

    电 话:010-68205182

    邮 箱:cuiwei@miit.gov.cn

    附件:

    1.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基本条件

    2.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书

    3.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汇总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18年4月20日

  • 原文来源:http://xxgk.miit.gov.cn/gdnps/wjfbContent.jsp?id=6157181
相关报告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服务活动的通知》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6-07
    • 工信厅企业函〔2018〕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的决策部署,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对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决定开展2018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动政策宣贯。积极宣贯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分专题、分模块开展宣传、解读、培训等活动。结合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全国“双创”活动周等,开展中小企业政策宣讲活动,通过线上推送信息、线下开展大讲堂等方式提供政策解读服务,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了解和运用政策。推动建设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及时汇集涉及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和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政府服务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服务。要善于利用各类云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二、加强创新支持。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链和供应链,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渠道,提供相应配套服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向云端迁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改造、系统化解决方案,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做好智能制造服务配套,遴选优秀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升级服务。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小企业“双创”服务对接大会暨服务创新成果展示等各类创业创新活动。 三、提升管理服务。组织中小企业参加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积极对接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推进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组织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诊断和咨询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鼓励和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管理创新,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提质增效。 四、开展创业辅导。组织开展创业政策宣讲、创业大讲堂、创业辅导师培训等创业培训辅导活动。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登记注册、成果转化、宣传推广等服务,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五、改善融资服务。发挥好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主渠道作用,广泛动员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聚焦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扩展普惠金融,推动产融结合。推进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挥担保增信分险作用,扩大小微企业低收费信用担保业务规模。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和“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提高小微企业融资能力。 六、促进对外合作。发挥各地产业特色优势,深化中小企业领域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对外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组织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中德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优化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服务,进一步发挥合作区载体作用和示范作用,着力培养外向型产业集群。 七、完善服务体系。有效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骨干架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力量,引导各领域资质好、能力强、信誉佳、规模大的优质服务机构在平台网络聚合。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和支持力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强化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载体服务,构建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服务活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各项服务活动顺利完成。请于2019年1月20日前将工作总结、重点服务活动实施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以及每项活动的服务典型案例和企业获益典型案例各1例纸质材料及电子版报送我部(中小企业局)。 联系人及电话:张飞云 010-68205319 电子邮箱:cxfwc@sme.gov.cn 附件:重点服务活动实施情况统计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18年5月30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3-06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 根据《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工信部规〔2017〕1号)及《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通知》(工信厅规函〔2019〕145号)要求,经评审和公示,同意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9个产业集聚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现予以公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生态,加快产业集聚向集群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各地要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工作,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培育体系,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方面集中资源予以重点支持。 三、我部将进一步完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加强分级分类指导,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定期开展发展质量评价和动态调整。 特此通知。 附件: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docx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0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