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批判性阅读技能:学术图书馆员的策略》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uoluo
  • 发布时间:2023-02-04
  •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CRL)出版了名为“传授批判性阅读技能:学术图书馆员的策略”一书,编辑是汉娜·加索·伦佩尔(Hannah Gascho Rempel)和雷切尔·哈默斯(Rachel Hamelers)。该书探讨了教授阅读的图书馆员的经验、方法和角色: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使用教学理论和技术,向学生明确展示内隐阅读知识、技能和技巧,将阅读作为一种公共活动,与其他校园利益相关者合作,并引导校园对话关于批判性阅读。

    学术图书馆员和档案管理员在参与不同类型的读写能力以及充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了解特定学生群体的不同阅读需求以及学习者受众经常分享的阅读情感挑战。我们知道阅读了哪些类型的资源,在各个领域如何授予权力的历史和需要的改变,学生如何在未来的专业或公民环境中应用他们阅读的内容,并经常超越我们的地方机构来思考阅读的内容对更大的结构和社会正义影响, 我们如何阅读,以及谁在阅读。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向学习者明确表达,并教导阅读既是一种必须练习和培养的技能,也是一种公共行为。“教授批判性阅读技能”展示了图书馆员和档案管理员与我们的校园社区的深厚联系,以及如何将批判性阅读教学整合到这些社区的各种环境中。

  • 原文来源:https://www.ala.org/news/member-news/2023/01/new-acrl-teaching-critical-reading-skills-strategies-academic-librarians
相关报告
  • 《IFLA:图书馆因应AI的策略》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于彰淇
    • 发布时间:2024-01-08
    • AI并非新技术,在自动建议、垃圾邮件过滤、抄袭检测、音频转录、文章摘要和翻译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广为人知。许多搜寻和推荐常运用人工智能。在图书馆运用文献和数据挖掘,及运用机器学习于图书馆和档案馆藏,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尽管存在争议,但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AI都有许多有益的应用。对图书馆最有影响力的AI运用是“描述性AI”,它可以使收藏中的各种材料(照片、视频、声音、手稿)通过计算机视觉或语文转换文字等技术,于信息检索时提供描述。某些图书馆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能更容易检索特殊馆藏。下列为图书馆与AI的SWOT分析:优势1. 为使用者需要的信息;2. 资料是AI的关键;3. 具备数据挖掘、数位人文、版权等方面的图书馆作为信息来源;4. 专业知识分享;5. 专业伦理、价值和技能;6. 不同群体间合作纪录;7. 图书馆的开放性和跨学科性;8. 作为女性占多数的职业,图书馆员可以在广泛的IT产业中平衡性别歧视机会1. 通过内容描述、摘要、翻译和转录改善对知识/收藏的使用;2. 使用人工智能完成例行工作;3.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改进知识创造;4. 对可信信息的需求;5. 合作;6. 较佳的决策;7. 实现高价值的工作;8. 影响供应商提供更好产品;9. 根据图书馆价值观/原则影响人工智能参与规则;10. 拥有人工智能的愿景弱点1. 图书馆的技术开发能力有限;2. 商业产品的成本;3. 图书馆情境下没有现成的产品4. 信息质量问题、信息缺乏、资料使用限制、偏见信息、不包括资料;5. 在与人工智能协作中对问题和利益的理解不同;6. 产业对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焦虑和缺乏信心;7. 图书馆和专业形象与人工智能无关联;8. 人工智能可能与专业价值(例如机密性、隐私、同等使用)相冲;9. 其他迫切的优先事项,许多与职业认同更紧密相关威胁1. 媒体对人工智能的报导、炒作,制造出产生惧怕且造成决策困难的环境;2. 由外部推动的改变速度;3. 道德问题:偏见、隐私和机密性问题;4. 人工智能劳动力缺乏多样性;5. 推动人工智能策略的风险;6. 新的信息使用方式改变了对检索的期望全文请见:https://www.ifla.org/developing-a-library-strategic-response-to-artificial-intelligence/
  • 《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基于对全国33家图书馆的调研》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10-06
    • 1. 重视智慧图书馆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31家(93.94%)调研馆表示所在单位及所属政府主管部门的“十四五”规划中涉及了智慧图书馆 建设 的相 关内容。可见智慧图书馆建设已成为“十四五”时期全国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图书馆顺应智慧社会建设的应然之举,更是实现图书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年基本建成全省图书馆网站集群,与国家数字图书馆、长三角城市数字图书馆互开端口、互设界面,逐步实现用户统一认证、资源共享、跨库检索、数据汇聚等功能。《山东省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基于全省的智慧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 《厦门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将根据《厦门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要求,构建云端图书馆和有声图书馆,开发图书馆智慧大脑,提升业务数据交换、汇聚和整合能力,打造多元化服务应用场景。金陵图书馆提出“1+2+N”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总体架构,其中,“1”指“云上智慧金图”,“2”指搭载知识内容集成仓储和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N”指在南京市各级图书馆及基层服务点普遍建立线下智慧服务空间。 2.  聚焦自动化技术,重塑管理生态链 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和读者精准化服务需求的增长,图书馆的业务管理逐渐从人工走向自动化。图书馆业务管理的智慧化功能包含文献的智慧采访、批量验收、智慧编目、书库管理、分配调度、统计分析等。 智慧化管理技术和设备应用方面,无线射频识 别 技 术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生物识别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在调研馆 中应用较为普遍。有31家(93.94%)调研馆应用RFID红外感应技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21年开发了图书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可自动完成图书信息采集、姿态调整、条形码打印粘贴、覆保护膜、RFID标签粘贴、翻页、加盖馆藏章、RFID标签数据读写等10余项操作。南京图书馆将 RFID技术应用于自助服务、智慧典阅、文献资产管理等环节,通过分拣/盘点/服务机器人完成图书盘点、巡架等工作。武汉大学图书馆配置了无线蓝牙盘点枪和盘点车,可实现精准定位、快 速盘点的图书馆资源精细化管理。贵州省图书馆建设智能立体书库,统一采用智能书架系统和融合激光、雷达、无线定位功能的机器人,实现了文献架位信息的实时扫描、记录和更新。 人脸/语音/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60.61%)和分拣/盘点/服务机器人技术(51.52%)的应用占比分列第2位、第3位。海南省图书馆部署了防盗门禁系统、自助借还机、自助办证机、智能门禁管理、智能安检设备、网借设备等相关设施。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部署了基于面部识别和与政务大数据关联的在线自助办证系统、新书智能采选系统和图书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 云计算技术(48.48%)的应用占比居第4位。部分调研馆通过研发新一代原生架构和应用组件提供丰富、多元、深层次的文献数据分析功能及准确、灵活的数据决策服务。山东省图书馆建设了“山东智慧图书馆云”,关联山东省内330余家公共图书馆,实现了地方特色资源的统一揭示与共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了“慧科研”平台,具备资源智能推送、情报自动监测、学术名片自动生成、通知消息自动收割、智能工具复用等功能。国家图书馆依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源全流程管理思路设计了数字资源资产化管理框架,在此基础 上 启 动 了 “全 网 知 识 内 容 集 中仓储系统”“中国战‘疫’记忆库”“民国文献知识化加工”“‘山海经’知识库建设”“影音视听资源知识服务平台”等多项建设项目,为全国性项目的统筹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注重知识深挖,提升数据服务效能 资源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和服务之基,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资源的组织、整合、揭示和创新是图书馆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面对不同模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异源异构的复杂数据,多家调研馆致力于研发信息融合与智能整合技术,以实现数据集成、知识表示、语义关联和知识发现,为不同功能场景下的数据服务提供支撑与保障。 从智慧资源建设技术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资源细颗粒度加工和标签标引技术应用最多,其次是知识图谱、VR/AR/虚拟漫游、智能化编目和数字人文。2021 年,国家图书馆制定了《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指南》及知识资源细颗粒度建设和标签标引项目工作方案,通过线上专题培训等方式全面支持和指导各地图书馆立足地方文化特色,丰富智慧图书馆资源内容。杭州图书馆开发了“杭州印象”知识资源平台,构建人物图谱和时空地图,通过细颗粒度阅读方式从不同角度挖掘、整理地域历史文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构建了智慧知识服务平台、面向知识管理的机构数字资产管理与分析平台及专题情报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平台,提供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智慧微服务。广州图书馆开发了视频资源智能化编目系统,对“纪录片”“广州城市影像”“红色文化档案”“口述历史”等馆藏特色视频资源进行内容标识、关键知识点标签标引建设。这些实践探索引领了图书馆智慧资源的建设方向 4.  多渠道拓展智慧服务路径 面向用户的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智慧图书馆理念引领下,各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发展出精准 服 务、加护服务、泛 在 互 联 服 务、感 知 服务、预见服务等新型服务手段,拓展了智慧服务的路径 在智慧服务领域,33家调研馆均开展了自助借还/自助预约服务,63.64%的调研馆提供智能问答服务,45.45% 的调研馆开展 VR/AR等感知体验服务,42.42%的调研馆开展智能检索/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约1/3的调研馆开展智慧阅读推广服务。国家图书馆采用“5G+VR”技术,集成8K 全景视频拍摄、影视级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手段,全方位沉浸式展示国宝典籍《永乐大典》。佛山市图书馆主导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微信小程序“易本书”图书共享平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21年开通“粤读通”服务,实现了广州、深圳等21个城市、22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互联、互通与互认。江西省图书馆通过配置创客空间、视听体验区等为读者提供4D 全景观摩、虚拟照相、虚拟军事体验等特色感知服务。四川省图书馆在2022年春节期间打造了智慧阅读空间,配备电子瀑布流、数字书法机、智能棋艺机、阅读本自助借阅柜等特色阅读设备。 5. 推动智慧空间环境升级再造 智慧空间是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促进知识共享创新的重要支撑。伴随资源驱动、场景体验等要素的变化,图书馆在物理空间设计中更加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等 理念,创新空间、体验空间等成为图书馆空间发展的新形态。在虚拟空间设计方面,基于数字孪生、情景交互、元宇宙等视角的设计理念受到广泛关注,从虚拟导览、虚拟展厅、虚拟数字人到空间仿真、沉浸式交互,图书馆积极转变观念,深挖空间潜能,探索构建虚拟服务,驱动智慧服务模式升级。 在智慧空间建设领域,阅览空间是调研馆智慧化改造的首选,其次是创新空间、馆藏空间和学习空间。大部分调研馆设置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智能书架,方便读者查找和借阅图书。江西省图书馆在馆内大厅屋顶安装三银玻璃,在增加采光的同时降低了空调负荷,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配备智能监控系统,可以精确统计每天进出馆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