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试完成!全球在建最大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5
  • 8月13日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全球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

    玉门10万千瓦光热储能工程机组系统调试完成

    为后续整个项目全系统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了基础

    示范项目位于甘肃玉门市红柳泉风光储综合能源示范基地,是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配套项目,是甘肃省首批“光热+新能源”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总规划装机容量70万千瓦,包括10万千瓦光热储能发电项目,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和 1座330千伏汇集站,通过1回330千伏线路单点接入电网。

    其中,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1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是目前全球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集热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使用二元熔盐作为吸热、储热介质,配置8小时熔盐储热系统。

    多项首创应用!设计优化

    项目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优化措施,采纳了多项世界或国内首次应用方案。

    SGS建筑与主厂房一体化设计

    全国首次创新性采用了SGS建筑与主厂房一体化设计,极大缩短了四大管道长度,提高了汽轮发电机组效率。同时,最大化地改善了西北地区光热电站运维自然环境差的现状。

    进口和国产熔盐泵混合应用方案

    首次采用进口和国产熔盐泵混合应用方案,充分发挥了进口熔盐泵安全、可靠的性能优势,也为熔盐泵国产化提供实际应用平台,较大幅度节省了项目建设成本。

    通过优化熔盐母管及储热罐位置布置,较常规方案热盐管道长度减少约1.2公里,且最大化减少了高温熔盐在集热管的散热损失。

    示范意义突出!效益显著

    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建成后,年上网新能源发电量约17.5亿千瓦时,可供35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年可节约标准煤5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5.3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0万亩,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光热技术发展,引领减少新能源弃电措施的新方向,解决目前新能源基地大规模开发瓶颈,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全面践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延伸阅读:2个100%

    技术路线100%全覆盖

    大型光热发电项目根据聚光集热技术路线的不同,可分为塔式、槽式、线性菲涅尔式三种。目前西北院已实现了主要技术路线100%的全覆盖。

    “线菲”EPC占比全覆盖

    在目前国内采用线性菲涅尔技术路线的光热项目中,西北院实现了EPC总承包占比100%。

    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靠近地面放置的多个一次反射镜,通过动态跟踪太阳运动,将太阳光反射到安装在高处的二次反射镜,通过二次反射,太阳辐射聚集到二次反射镜焦点处的真空集热管上,加热吸热流体,并通过热力循环进行发电的系统。

    相较其它3种技术路线,线性菲涅尔式集热系统结构简单、抗风性能好、占地面积小、建设过程对原始地貌扰动小,采用平面反射镜以及固定式的集热管,建设成本较低,维护便利。

    此前,西北院设计的世界首座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大成敦煌50MW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已于2020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为后续相关项目的建设积累了良好的实践经验。目前,除已完成调试的玉门10万千瓦光热储能工程外,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三峡能源新疆哈密综合能源10万千瓦示范项目、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示范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43742.shtml
相关报告
  • 《留住“太阳”!全球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4
    • 近日,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储能项目——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的玉门“光热+”示范项目1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光热储能+光伏+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投产。 玉门“光热+”示范项目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总装机70万千瓦,年均可提供上网电量约17.35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5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5.3万吨、植树造林140万亩,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项目光热发电采用熔盐线性菲涅尔技术路线,靠近地面放置的多个一次反射镜,通过动态跟踪太阳运动,将太阳光反射到安装在高处的二次反射镜,通过二次反射将太阳辐射聚集到真空集热管上,加热吸热流体,并通过热力循环发电。 该项目通过光热电站与光伏、风电场的联合运行,有效缓解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波动性问题,提升了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显著提升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效益。
  • 《百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敦煌建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2-29
    • 新华社兰州12月27日电(记者王铭禹、范培珅)27日,百兆瓦级光热电站——首航节能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甘肃省敦煌市建成,并完成各项调试工作,具备发电能力,即将并网投运。这是我国现阶段建成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敦煌市能源局局长张宝生介绍,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占地7.8平方公里,1.2万多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镜场总反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   光热电站被誉为“超级镜子发电站”,与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具有连续、稳定输出的特点,被认为是一项具备成为基础负荷电源潜力的新兴能源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