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里,世界各国科技发展战略聚焦哪些方向?》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1-01-06
  • 科技日报国际部

    编者按庚子年开局,一场新冠肺炎“大考”就摆在世人面前,让全球经济发展紧急刹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但无论是抗疫,还是恢复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均已并将继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新的一年,相信国际科技创新的交流合作必将让人类冲破疫情的阴霾,迎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韩国科技日报驻韩国记者 邰举

    发布科技计划提出三大重点,强调科技促进经济三大新政

    2020年韩国政府研发预算和年内通过的2021年研发预算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年初,政府发布年度科技工作计划,提出三大重点战略:一是强化科技发展基础架构。计划完成全国不同科研体系的全面整合,消除部门壁垒,引导研发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合作。加强科研人才资金和流动的支持等;二是突出人工智能(AI)领先战略。计划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和知识普及,推动数据和数字平台的升级和开放,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新一代智能半导体、AI应用和AI伦理等技术和标准的开发;三是发展数字媒体产业。计划通过最大限度完善和放松监管,推动内容创新和内容出口,构建内容、平台和网络之间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随后发布的《2020年科技和ICT研发综合计划》中聚焦7个领域:以科研人员为中心,扩大对创新型和开拓型基础研究的支持;推动科研生态体系创新;加强未来产业核心原创技术研发;扩大“5G+”战略投入;推动ICT领域新创及跨部门研发;推动公共研究成果商业化;培养核心科技人才。

    此外,韩国还出台了多项重大科技计划和一批具体科技政策,包括《研发投资系统创新方案》《极地科学未来发展战略》《以人工智能强国为目标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5G+战略发展现状及未来计划草案》《全民数字力量强化教育事业》,应对日本零部件出口限制的《材料、零部件、装备2.0战略》,以及应对疫情挑战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ICT产业支援方案》等。

    年中,文在寅政府发表“韩国版新政”,计划到2025年中央政府投资114兆韩元、总投资约160万亿韩元,提振科技和经济发展。包括数字新政、绿色新政和就业政策三大内容。数字新政和绿色新政选定的十大课题包括数字大坝、智能政务、智能医疗、绿色智能学校、数字映射、国民安全社会间接资本数字化、智能绿色产业园、绿色改造、绿色能源和环保出行。

    疫情期间,韩国相继推出4次大规模补充预算,出台多项举措助力医药卫生领域研发,计划追加对未来汽车、半导体、生物等三大产业的投资,并集中投资“下一代战略技术”的研发。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宣布联合其他部门推进“K-无接触全球创新风险100”项目,集中孵化非接触技术领域中小风险企业。

    德国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 李山

    发布系列国家科技战略,促进“创新与结构转型”

    2020年,德国相继发布《国家生物经济战略》和《国家氢战略》,修订新的《人工智能战略》。在应对新冠疫情的经济复苏计划中,规划了约500亿欧元的科研创新和卫生资金投入,将德国科研发展的重点落在数字化与技术主权、医药研究和气候保护科技等领域。

    《国家生物经济战略》计划投入36亿欧元,发展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经济形式。为了提高公众的认识,特别将“生物经济”作为德国2020科学年的主题。

    《国家氢战略》投资90亿欧元。德国希望利用氢这一“未来清洁燃料”,将气候保护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把德国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现代氢技术供应商”。

    新修订的《人工智能战略》把对人工智能(AI)的资助从30亿欧元增加到50亿欧元,充分考虑了近两年的形势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等带来的现实需求,并希望在AI等未来技术领域增强欧洲的技术主权。

    其他方面,联邦教研部继续促进“创新与结构转型”,计划到2024年对联邦13个州的61家新的创新联盟资助6亿欧元;评选出4个新的电池研发能力集群,再投资1亿欧元用于大学和校外研究机构的电池研究;启动“研究数据行动计划”,支持在科学领域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能力;发布《研究和创新框架计划2021—2024》,未来4年内将投入4亿欧元资助微电子研究。

    联邦经济部发布新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投资补助计划,到2023年底资助2.03亿欧元帮助中小企业改善数字化业务流程,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交通部则推动新一代高铁列车建设计划,德国铁路将从2022年开始,采购30列最高时速为320公里/小时的新型城际高速列车,总金额达10亿欧元。

    此外,德国还推出稳定科学研究的一揽子应急计划,帮助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科研项目和研究人员渡过难关。德国研究联合会推出总额1.75亿欧元的经济援助计划,包括推迟年度结算期限和2019年度经费使用报告的递交时间,允许2020年度的经费可跨年度使用等。

    日本科技日报驻日本记者 陈超

    “登月型研发制度”聚焦AI与机器人,设科创推进事务局强化跨部门指挥

    日本提出“登月型研发制度”(Moonshot)并为该制度明确了6项目标,计划在2050年前实现。主要目标为:通过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的共同进步,实现可以自主学习、行动并与人类共生的机器人。计划开发与人类具有相同或更高身体能力,并与人类共同成长的AI机器人;同时还将开发能在自然科学领域自主思考和行动、自动发现科学原理和解决方案的AI机器人。通过拥有人类的感性和伦理观、能与人类共同成长的伙伴AI机器人,实现人类的富裕生活。其他还包括:实现疾病的超早期预测和预防;针对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的资源循环;通过充分利用尚未开发的生物功能,在全球范围开创合理、无浪费的可持续粮食供应产业;实现能带动经济、产业和安保飞跃发展的容错型通用量子计算机等。

    政府2020年3月将规定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基本理念和基本框架的《科学技术基本法》修订为《科学技术创新基本法》。修订后的法案除自然科学外,还追加了哲学和法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创造新价值。

    日本内阁新设“科学技术创新推进事务局”,强化跨部门的指挥功能。6月通过2020年版《科技白皮书》,预测了38项新技术。书中指出,随着新冠肺炎的蔓延,今后社会形态很可能会发生巨变,需要“基于深刻的洞察力”推进科技振兴;需要加速实现当前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的“Society 5.0”超智能社会。

    此外,文部科学省下属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强调未来将“重新思考以及重振人性,实现柔性社会”。例如,2030年人造肉等食品3D打印技术将实用化,2033年小城市将成为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慧城市,2034年将实现人和动物可以对话的便携对话装置等。

    巴西科技日报驻巴西记者 邓国庆

    科技创新优先发展生物燃料,持续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2020年,面对疫情,巴西政府把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科技创新优先发展领域,将其作为走出经济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国家生物燃料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指导下,强调生物燃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把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45%,其中生物燃料占18%。计划到2030年,全国有1/3的城市投资开发生物燃料,可为国民经济提供大约1500亿雷亚尔(约合283亿美元)的产值,还将创造大约100万个就业岗位。

    巴西政府强调继续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对航空航天、农牧业、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计划,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以优先发展项目带动整体科技进步。政府通过《私人企业投资科技税收鼓励法》《政府高技术含量产品采购法》等法律,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和需要购买的科研设备,给予财政和信贷支持。

    政府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基金和制定优惠财政政策,支持科研人员的项目研究(特别是在应用科学领域),并要求在项目执行期间,既要考虑科学进步的要求,也要兼顾培养和稳定科技人才。为了吸引人才回国工作,巴西科技部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通过奖学金和津贴等方式,鼓励高级科研人员留在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工作,以解决本国人才流失问题。

    乌克兰科技日报驻乌克兰记者 张浩

    明确十九个科技优先方向,提五项具体建议突破困境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利用科技加强国家安全,乌克兰政府于2020年12月在制订的2020—2021年国家秩序框架内,批准了该国2020—2021年度19个科技领域优先发展方向,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3项);能源和节能(3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5项);生命科学、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新技术(4项);新物质和新材料(4项)。该计划将于2021年12月完成,乌克兰政府将为此拨付2905万格里夫纳(约104万美元)予以支持。

    针对乌克兰科技领域目前面临的困境,2020年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专家就乌克兰重大经济突破的机会提出了5项具体建议:确保在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范围内有效协调行动并为此提供适当的资金;加强研发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交流;确保技术转让机制的运作;完善政策执行、监测实施和影响评估机制;批准一项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行动计划。UNECE认为,与东欧和高加索区域其他国家相比,乌克兰在人力资本质量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值得注意,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占比例很高,乌克兰科技有破茧重生的深厚潜能。

    英国科技日报驻英国记者 田学科

    围绕新冠疫苗药物研制投入,提升制造业智能化促进经济

    2020年,英国在原有预算基础上,围绕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制,以及促进经济恢复等方面,多次增加科研项目财政投入。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保科研活动尽可能少地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使科研活动在抗疫行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英国研究与创新基金(UKRI)产业战略挑战基金安排1.47亿英镑,鼓励研究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铝焊接数字化”等14个项目,成为第一轮获批的研究项目。为进一步支持创新活动,克服科研创新活动中的短板,英国加强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如投入3300万英镑,支持“智能化创新中心”建设。

    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把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英国“后疫情”时代重建经济的核心,在追加预算拨款的基础上,再砸50亿英镑,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在改变落后基础设施的同时,促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希望把新冠疫情危机作为一个发展契机,“修建住房,修复国民健康医疗系统,解决技能危机,修补英国各地区之间在机会、生产力和互联性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美国科技日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推动自身科研稳中求变,遏制中国科技变本加厉

    大选加疫情严重影响了2020年特朗普政府的行为,相比往年,美在本国科技政策方面的动作不大。政府层面,在5G领域重点打压中国5G产业发展的同时,推进自身网络安全建设。2020年3月特朗普先后签署了《2019年安全可信通信网络法案》《宽带数据法》和《2020年安全5G及以后法案》,保护美国5G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推动美国宽带建设;在生物安全领域,发布了《2020—2030年国家流感疫苗现代化战略》,强化自主掌握流感疫苗的研发、制造,保证供应链安全。

    国会方面,着力于为保持美国长期的科技优势地位进行谋划,其中最重要的科技立法活动是推出《无尽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提出改组国家科学基金会为国家科学和技术基金会,建议在该机构内设立技术局;在未来5年投入1000亿美元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量子计算和信息系统、先进通信技术等十大关键科学技术的研发;建议投入100亿美元建设至少10个区域技术中心。该法案的最终通过将极大推动美国的先进技术研究。

    遏制中国科技影响力一直是特朗普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2020年,美政府不仅“围猎”中国企业,还推出了荒谬的“清洁网络”计划,该计划作为美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以中国企业对美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自由“构成重大威胁”为名,企图在运营商、应用商店、应用程序、云存储和电缆等5个方面清除中国企业。

    南非科技日报驻南非记者 杜华斌

    发布国家信息和通讯战略,强调数字技术与产业相融

    南非政府新闻和通讯部2020年9月发布了国家综合信息和通讯技术政策白皮书《南非国家数字及未来技术战略》。白皮书主要内容是确定南非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和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出8个战略发展方向,包括加强数字技术基础教育和设施建设、培养数字技术高层次人才、实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相融、打造“产业 4.0”模式、实现数字技术与社会相融、打造“社会 4.0”模式、加强数字技术学术研究、加强社会宣传、实现政府与各行业及劳工等多方协调、筹集数字技术发展资金等。

    以色列科技日报驻以色列记者 毛黎

    促进投资末期高技术公司,加强生物融合领域合作

    在与工业和学术界的主要实体协商后,以色列财政部、经济和工业部、资本市场管理局、证券管理局和创新署批准了“促进对以色列末期(advanced-stage)高技术公司机构投资”的计划。

    该计划有两个主要目标:协助面临财务压力的公司通过吸引以色列投资者的投资来改善状况;鼓励机构投资者投资于高科技领域。此外,该计划表示将为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股票资产提供国家担保。

    认识到生物制药、信息技术和工程学的交叉领域是支持全球公共卫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列创新署与欧洲投资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寻求健康生物融合领域的投资机会。

    俄罗斯科技日报驻俄罗斯记者 董映璧

    启动“中俄科技创新年”,实施俄“科学”国家项目

    启动“中俄科技创新年”是2020年俄罗斯科技政策的一大亮点。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2020年、2021年举办“中俄科技创新年”。这是中俄两国首次举办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国家年。2020年8月,“中俄科技创新年”举行开幕式,普京总统致信祝贺表示,科技创新是当前俄中两国最富前景的合作领域之一,决定着两国发展的未来,影响着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次科技创新年框架下活动内容丰富,包含科研、展览、学术交流等一系列合作项目,特别是两国政府、医学和科研部门就抗击疫情开展密切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具有广泛影响。

    2020年是俄罗斯“科学”国家项目实施的第二年,一些大科学项目先后启动,如俄罗斯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启动的重离子超导同步加速器大科学项目。一些政策陆续出台: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一审通过了《俄罗斯生物安全法(草案)》,对涉及生物安全的一些主要概念给予了定义和解释;提出确保俄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制定了消除生物威胁及预防和降低生物风险的一系列措施。5月,普京总统在基因技术发展问题视频会议上表示,俄应该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基因研究成果,以帮助预防和治疗重症疾病,延长人类寿命,改善环境,清除土地、水和空气污染,使用环保生物燃料。为此,有必要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保护人民利益和道德问题之间找到平衡,在医学、工业和生态学领域开发出一条完整的基因技术路线,建立俄罗斯国家基因信息库。

    法国科技日报驻法国记者 李宏策

    公布“法国复兴”援助计划,重点发力生态转型与竞争力

    2020年,法国科研和主要工业活动均受到疫情影响。为了尽快重振经济,特别是增强后疫情时代科技竞争力,法国于9月公布了名为“法国复兴”(France Relance)的援助计划,将投资1000亿欧元,围绕生态转型、竞争力等方面,拟定未来十年国家发展路径。

    生态方面,法国计划成为欧洲第一个主要的无碳经济体,将投资300亿欧元用于4个优先领域:建筑能源翻新、交通运输、农业转型和新能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本国经济发展,法国希望通过生态转型以加速实现中长期现代化发展,制定计划并同时投资面向未来的低碳部门和技术,支持工业公司实现清洁过渡,促进工业回流搬迁以降低进口,提升法国产业竞争力和独立性。

    竞争力方面,法国计划通过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创新。法国强调科学和技术知识对确保国家复苏和维护主权的重要性,特别是开发5G、量子等未来关键技术,将投资350亿欧元用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包括投资200亿欧元用于减税和扩大企业规模等。

    此外,作为“法国复兴”计划的一部分,政府于10月签署一项法令,将投入4000万欧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发未来工业技术。具体包括机器人设备,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软件及硬件、物理传感器、工业数据采集等。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相关报告
  • 《关于2019年电信行业发展的一系列猜测》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wangxiaoli
    • 发布时间:2019-03-12
    • 每年的这个时候,在我们开始吃东西,喝酒,和无耻的放纵之前,我们决定整理一下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些同事的预测。 2019年将是华而不实的一年——William Webb,电信顾问。 说了很多,做的不多。每个人都会谈论他们的5G部署,但是这其中很多都将只是试验,不会有很多可供使用的设备,而且在部署初期会萌生很多问题。由于5G占用了如此多的注意力,电信行业将不会考虑其他商业模式,异构网络概念或是推动并购。目前的趋势将继续----更多的纤维将被铺设,更多的Wi-Fi连接将被提供,数据需求将继续增长。哦,以及学者们会开始谈论6G…… 固定无线接入使收益重回到5G——Northstream的首席执行官,Bengt Nordstrom 固定无线接入(FWA)已经演变成一个独立的5G应用案例,特别是在美国的威瑞森。在所有建议的5g使用案例中,包括eMBB和mIoT,FWA为美国和欧洲特定市场提供了在今后五年内最为显而易见的收入增长机会。此外,运营商可以利用其现有的物理网络资产和相关技能来实现FWA。在2019年,FWA将开始在美国以外,尤其是在欧洲地区提供以5G行业发展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机会。 5G的炒作泡沫将不可避免地破裂,从而暴露出它的真正价值——Jennifer Kyriakakis,Matrixx软件市场营销副总裁 当运营商们竞相向他们的顾客们宣传他们的5G产品时,这种令人窒息的狂热肯定会遭遇到消费者市场的严酷现实。下一代性能的推出将比消费者预期的要长,设备制造商通过这些标准的速度将会缓慢,而且其他一大堆针对5G热情的挑战肯定会出现。虽然最初是痛苦的,但这一泡沫的破灭将为运营商提供必要的动力,使其摆脱目前对速度、覆盖面和价格的过度关注,并将业务重点重新放在全新和新兴技术的具有货币价值的机会上。通过接受将创新作为一种在短期内帮助其回报大量近期网络投资的方式,它将在电信行业内为消费者生态系统提供喘息的空间,以赶上并充分利用5G将在长期提供的全新能力。 智能手机市场将在下半年通过5G销量复苏——Wei Shi,Telecoms.com Intelligence经理。 今年第三季度末,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第一次持续四个季度的衰退,并可能延续到下一个季度的上半年。市场需要通过刺激来复苏,这刺激应该来自5G。在Qualcomm首次推出商业5G芯片组后,以三星和中国的OEMs为首的热情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们,将在今年下半年赶上这股热烈的浪潮,为市场带来已经启用的5G产品的强劲增长。这将提供另一个一般在Sumsang-iPhone发展循环之外的可替代的动力。然而,大多数购买5G手机的用户将无法很快地使用5G服务。 电信行业按比减少在内容和媒体方面的努力——Paolo Pescatore,技术,媒体和电信分析师 高级内容的版权成本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新的竞标者推动的,例如在线巨头等等。这将迫使电信公司重新思考他们当前投资内容方面的策略。一些像AT&T和Telefonica这样的电信运营商将继续大量投资。而其他像BT这样的公司则会缩减自己的雄心,并在这方面采取不同的做法,比如与亚马逊和苹果等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亚马逊将收购DAZN,打造全球体育电视挑战者——Ed Barton,Ovum分析师。 对于科技巨头而言,体育是由不同内容拼成的大拼图中缺失的一块——但如果亚马逊(Amazon)继续以现有的版权交易(如福克斯(Fox)在美国的地区体育网络)来与分销商竞价,那就不会持续太久了。通过收购DAZN,亚马逊将在包括德国和日本在内的全球主要市场获得强有力的体育权益。DAZN专注于体育市场,但可能发现亚马逊(Amazon)及其庞大的现有用户群所提供的支持和增长加速太过诱人,难以抗拒。 我们最终会得到关于融合通信的消息——Mary Clark,Synchronoss的首席营销官 2019年实际上将是运营商赞助的融合通信年——自这项技术推出以来,已经过去了12年甚至更长时间。从在日本推出运营商主导的解决方案到我们在世界各地谈论的许多其他运营商,我认为到2019年底,我们将看到在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多次发布可互操作的融合通信消息,允许改善客户体验和商务。 将人和事物与应用程序更紧密地联系起来----Patrick Joggerst,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Ribbon Communications首席营销官和副总裁 2019年将是将人和物结合在一起,相互交流的应用的突破之年,不管是通过语音激活的命令(“Alexa,打电话给妈妈”)还是短信提醒(“陌生人就在你家门口”)。当公司设计应用程序,在安全网络上连接,使其与智能汽车、智能家庭、智能校园就像发展与人的关系一样容易发展关系时,线路将会模糊,巨大的价值将会被创造出来。其影响将是实质性的和有意义的,它的应用将利用传感器帮助我们在家里更安全地成长,更方便地上下班,并普遍减少在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与疲惫和绝望的“摩擦”。虚拟和真人的助手会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航行在这个勇敢的,新的超连接的世界,寻找以联系为中心的行业的重大变化,并寻求价值创造,以保护整个通信系统。 对运营商来说,仅与智能卡相关的合同的增加可能是个坏消息——Kevin Gillan,SquareTrade欧洲的董事总经理 预计智能手机销量将继续下滑,在2019年,用户将越来越多地转向仅与智能卡相关的合同。运营商需要仔细考虑替代收入来源,以应对不可避免的原有合同销量下滑。提供音乐、电视或设备保险等额外服务,既能留住客户,又能提高用户参与度,同时又能带动新的收入,这些将是至关重要的。 运营人员将完全接受为设备而造的eSIM和物联网——Northstream的首席执行官Bengt Nordstrom 经过多年对其业务影响的担忧,运营商开始意识到eSIM技术的巨大好处。其中包括更简单的物质供应,降低物流成本和降低最初使用的障碍。由于越来越多的eSIM用例,加上主要的配备了基于GSMA的eSIMs的设备,2019年将是欧洲和北美的运营商在手机和物联网应用案例中合理采用eSIM的一年。 第一个六/七代捆绑销售组合--Paolo Pescatore,技术,媒体和电信分析师 大多数合并的电信运营商已经提供了包括固定线路宽带和付费电视在内的多种服务组合。这些电视节目包括德国电信,康卡斯特,Orange和Telefonica。预计这些供应商将推出第一个六/七代捆绑销售组合。这将包括但不限于其他服务,如银行、金融服务、公用事业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Orange很可能在进军金融服务业的竞争中领先。 2019年结束后微软将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Wei Shi,Telecoms.com情报经理 最近几个季度,微软表现出色,并比其主要竞争对手更好地抵御了市场低迷。其战略转向成为一个平台,并将重点放在云技术和游戏上,这将继续推动其复苏。与此同时,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列表中的主要竞争对手看到,由于不同的原因,它们的股价正在下跌。苹果对iPhone的过度依赖使得该公司在市场对其最新产品的销售表现疲软时变得脆弱;亚马逊的AWS云服务的增长速度比微软的azure云服务要慢;Alphabet仍然是独占鳌头:通过在谷歌上发布广告独占鳌头,这会继续给公司带来麻烦。事实上,在11月末,微软确实短暂地成为了最有价值的公司。当这种转型于下次开始时,它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现在他们不得不这样做了,每个人都厌倦了5G,并且开始鼓动6G发展——Scott Bicheno,Telecoms.com编辑 所以5G最终只涉及到产能、效率和工业应用。这是多么无趣呀?一旦MWC在前几轮的5G对话式开局让棋战略中失败,人们很快就会意识到把注意力集中在更有距离感的技术上会更有趣,他们可以在无需担心被要求大声喊出其想法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乌托邦式的预测。我们将讨论一个无线神经网络,将所有人和所有东西连接到蜂窝储备脑中,由良性的人工智能监控。他们不会说的是,6G的最终目的将是消除所有具有个性的痕迹,以创造一个全球的AR/VR博格,将结合中国的社会信用,美国清心寡欲的文化理念和欧洲的专横,将我们所有人都从失望、不便和选择的负担中释放出来。新年快乐!
  •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进入战略窗口期》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06-06
    •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以及世界最大的潜在服务机器人市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滞后等多重因素,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国际领先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奋力追赶。因而,如何客观看待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以及世界最大的潜在服务机器人市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滞后等多重因素,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国际领先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奋力追赶。因而,如何客观看待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智能机器人时代来临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智能机器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在迈入智能化新时代。当前,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化突破,带动机器人感知、交互、决策能力的显著提升。今天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经高达99.55%,超过97.35%的人眼识别率,语音输入辨识成功率也达到97%以上,机器人已经具备了“看得见、听得懂”的技术条件,同时,随着深度学习、无监督学习的逐步应用,机器人具备了更为关键的“会思考”能力,机器人开始真正迈入智能化的新时代。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带动机器人产品功能与性能的显著提升,驱动智能机器人产品应用于更多新兴领域。一方面,以人机协作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更加安全、灵活,不但被广泛应用到传统的汽车、金属加工行业,而且带动了3C电子行业的应用新热潮。另一方面,面向家居、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智能服务和特种机器人的功能不断丰富,相比以往产品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因此也开始步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应用热潮也带动产业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全球工业机器人2017年本体市场规模约为140亿美元,预计2020年机器人供应量将突破52万台套。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数据显示,智能机器人在非工业领域的市场潜力也在不断释放,预计2025年商业、家居和军事三大领域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70亿美元、90亿美元和165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的重心正在从欧美地区转向亚太地区,英国咨询机构ABI Research研究显示,2020年亚太地区将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份额占比将从2015年的19%提升至57%。 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格局正处于重塑期和窗口期,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传统市场,Universal Robots、Rethink Robotics等创新技术企业已经在协作机器人等新领域对发那科、库卡、ABB等传统巨头构成了威胁,而新松、埃弗顿、广州数控等本土机器人企业凭借成本、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加速崛起,也开始向巨头企业发起挑战。而在新兴市场,技术、思维与资本的相互碰撞推动了产业发展的百花齐放,既有专注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波士顿动力公司,也有产品精准定位、商业推广成功的大疆无人机公司,还有跨界融合、创新理念的达闼科技公司,一批特色鲜明的独角兽企业正在不断成长壮大。 国际竞争日渐加剧 当前,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国际竞争正在加剧。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智能机器人相关战略规划,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目标,从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层面提前进行布局。其中,美国试图借助《机器人路线图》来建立下一代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方面的优势,欧盟推出《SPARC计划》以确保欧洲机器人在世界范围的战略领先地位,日本则在《机器人新战略》中指出,要成为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而我国也于2016年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力图提升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预见,今后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国际竞争将愈发激烈,我国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将不断加大。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在智能机器人部分关键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上游核心零部件市场基本被日本和欧洲企业把持,国内企业在相关市场还缺乏竞争力。例如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两家日本企业主导了全球机器人用减速器市场,伺服电机市场则主要被松下、安川、三菱等日系产品和西门子、博世力士乐等欧系产品占据。另一方面,在部分后端应用市场,我国企业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都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例如以“四大家族”库卡、ABB、发那科、安川为首的外资品牌近乎垄断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我国75%以上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而在以医疗为典型代表的某些消费市场中,我国产品市场占有率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与此同时,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企业正在中国加快本土化布局。工业机器人巨头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较早,产业布局比较成熟。机器人“四大家族”已经在中国市场成功实现本土化布局,库卡早在1985年即开始申请中国专利并于2014年开始建立上海新工厂,ABB将其机器人业务总部迁至中国上海,发那科和安川与中国企业合资设立机器人公司推动业务发展。相比之下,服务机器人企业刚刚开始中国市场本土化布局,目前主要通过产品输出和商业合作来实现渗透,例如扫地机器人领军企业iRobot面向中国用户推出特定高端产品以打开市场,日本软银集团则联合阿里巴巴、海尔等国内企业推动Pepper机器人进入中国市场。 优势和挑战并存 在发展智能机器人上,我国的优势和挑战并存。首先从优势上看,可以总结为四点。 一、市场规模与需求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3年起一直稳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市场机器人供应量达到87000台,是全球位居第二的韩国的两倍,预计2020年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比重将超过40%。同时,我国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市场潜力正在快速释放,分别保持着25%和15%以上的增长速度,在老龄人口增多、可支配收入增加等因素刺激下,我国今后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服务和特种机器人消费市场。 二、关键技术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中国是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表现最为活跃的两个国家。据《全球人工智能专利资源发展概况》统计,美国和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分别约为35000件和34000件,而日本、韩国、德国等其他主要国家的专利数量合计为40000件左右。 国内以科大讯飞、百度、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技术型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创新,助力我国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群体协同等尖端研究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并驾齐驱,为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工智能技术基础。 三、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我国机器人产业链条完整,涵盖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智能传感器、本体加工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上下游产业。在龙头企业全力带动和地方政府积极扶持下,国内初步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集聚区,包括起步较早的长三角地区、数控产业强的珠三角地区、积极引进外部资源的华中和华北以及具备科研人才优势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四、新兴力量正在成为加速产业发展新动力 国内各领域领先企业在应用需求和转型需求的驱动下,纷纷从产业下游的应用端向上游延伸,开始涉足工业机器人业务,同时金融市场对智能机器人的关注度提升也驱动资本优势向产业发展力量进行转化。 在看到优势、把握机遇的同时,业界也应该看到亟待突破的挑战和瓶颈。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主要存在三大挑战,分别是基础技术能力与研发设计经验欠缺、产业竞争能力相对薄弱和泡沫化风险。 四大措施助力产业发展 如何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笔者认为,四个方面的工作不容忽视。 一是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抢占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从应用端牵引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前技术更新、市场变革和格局未定的发展机遇,凭借前沿技术和市场规模的相对优势,综合发挥政策体制优势,做大做强本土智能机器人产业。 二是利用机遇、克服困难,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应用领域布局,实现换道超车。避免在传统弱势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竞争,瞄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当前处于并跑或领跑的领域进行发力,构筑和巩固自身竞争优势,实现换道超车。 三是化解挑战、强化优势,构建平等互利的合作生态,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和资本规模优势,积极与国外领先企业开展合作,快速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与产业能力,加快推进智能机器人国产化进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品牌。 四是直面挑战、正视问题,补短板与筑基础协同发力,促进产业发展水平稳定提升。应清醒地认识到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汲取自身发展经验,小步快跑,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刘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