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启动》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9-18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在京联合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新华社秘书长刘正荣、宁波市政府代市长唐一军等出席发布会。
        据了解,开展以城市(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是创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重要探索,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动地方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同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并通过示范推广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这次公布宁波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示范城市,意味着试点示范城市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正式启动。
        多方努力共同推动《中国制造2025》实施
        辛国斌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充分发挥各地方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国家和地方共同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良好局面,工信部组织开展了“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需要加快建立适应新变革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同时,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迈坎、跨越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发展路径和模式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如何应对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阵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等一些列挑战,亟需深化各方面对制造业发展的认识,协同各方面政策资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的良好环境。开展城市试点示范,是探索新体系、构建新机制的重要尝试,也有利于通过树立标杆,凝聚共识、形成各方面工作合力。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战略,其战略目标如何与各地区实际有机结合,需要系统化开展探索实践。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城市(城市群)进行试点示范,并统筹相关政策、专项、五大工程等资源深入贯彻到地方基层,有利于以点带面推动《中国制造2025》在地方全面系统落地。
        辛国斌指出,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开展城市试点示范,以“解剖麻雀”方式探索新常态下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的模式和路径,鼓励部分地区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形成经验,有利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科学有序实施。与此同时,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任务,地方十分关键。以城市(城市群)为载体开展试点示范,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更有效整合多方面资源,通过部省市三方共建,形成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良好局面。
        辛国斌强调,做好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关键要牢牢把握“试什么”和“怎么试”。试什么,就是要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这一核心,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重点突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工业强基、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质量与品牌建设、中小企业服务、服务型制造、重大政策先行先试等十项试点内容。
        怎么试,主要是坚持三个原则:坚持地方为主,中央引导;坚持一市一案,突出特色;坚持试点创新,示范引领。对试点示范工作的组织实施,辛国斌副部长提出,一是要编制好实施方案,二是要强化部省市政策联动,三是要依托中国工程院和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组织好高端智库咨询服务,四是要联合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做好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五是要做好跟踪评估和持续改进,确保试点示范取得实效。
        宁波将充分发挥优势打造一流制造强市
        根据宁波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的目标,到2019年该市将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创新上取得重大成果,重点细分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广泛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全面推进,制造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成为全国一流制造强市。到2025年,争取发展成为浙江质优发展的制造强市、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新材料制造基地和人才高地、全球制造业创新网格枢纽节点和优势领域创新技术的策源地之一,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会上,田红旗表示,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上,希望宁波在整体上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同时,聚焦“工业强基”重点领域,为全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提供扎实的制造基础。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将持续深入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和“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抓住重点问题和新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前瞻性的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咨询意见。同时,中国工程院也将继续配合工信部开展其他试点示范城市的评审、考察和咨询工作。
        唐一军指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拥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宁波坚持创新驱动、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工信部、工程院和浙江省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压力、更是动力。
        下一步,宁波将努力服务好国家战略,围绕打造“一圈三中心”的战略目标,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为主线,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把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作为推进宁波智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抓手,着力加强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科学有效、具有宁波特色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宁波制造业率先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转型升级,真正成为全国一流的制造强市,并努力为《中国制造2025》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落实提供典型经验和示范引领 。

相关报告
  • 《智能制造试点启动》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8-05
    • 7月下旬、 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入围的46个项目覆盖了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行业领域。。 7 月下旬、 工信部公布了 2015年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入围的 46 个项目覆盖了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行业领域。 软件成企业智能制造突破口领先,全国各级政府正在拟出新规推进智能制造以谋求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我国企业和品牌的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智能制造不仅要解决机器设备智能化,还要利用软件技术加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智能管控。 不少企业表示、 实现智能制造对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降低能源消耗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分迫切。而对于如何落实,他们认为,发挥软件的核心推动作用...
  • 《工信部:推进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5-18
    • 黄利斌表示,目前,《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会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了五大工程相关进展情况。黄利斌表示,目前,《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第一个工程是智能制造工程,有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智能制造 试点示范专项行动,2015年确定了46个试点示范项目,2016年还将遴选60个以上的试点示范项目,形成若干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二是与国标委联合制定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三是建立中德智能制造标准合作机制。 四是与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实验验证以及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模式应用。   第二个工程是工业强基工程,也有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2013年到2015年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体系化推进“一个中心、三个关键环节”的建设。 二是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一条龙应用计划,完善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个工程是绿色制造工程,有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包括组织推进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修订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品目录,组织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及“能效之星”产品评价。 二是公布了首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单位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试点企业单位,发布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通则、标识等国家标准。近期,将会同财政部选择部分城市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   第四个工程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论证通过了国家动力电池创业中心建设方案,正在筹建国家动力电池产业联盟,还将在增材制造、机器人、石墨烯等领域开展研究。   第五个工程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通过专项建设基金、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方式,支持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一批试验工程及产业化项目,推动示范应用,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