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海马尖波涟漪对记忆经验的选择》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03
  • 2024年3月28日,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election of experience for memory by hippocampal sharp wave ripples的文章,提出了海马尖波涟漪对记忆经验的选择机理。

    据介绍,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标记经验,以便进一步巩固。然而,为持久记忆选择经验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

    通过将小鼠的大规模神经记录与降维技术相结合,研究人员观察到连续的迷宫穿越是由不断漂移的神经元群体跟踪的,从而提供了所到之处和所遇事件的神经元特征。当大脑状态在奖励消耗过程中发生变化时,在一些试验中会出现尖波涟漪(SPW-R),其特定的尖峰内容会解码围绕它们的试验块。在体验后睡眠期间,SPW-R继续重放那些在清醒的SPW-R期间最频繁被重新激活的试验块。

    因此,清醒状态下SPW-R的重放内容可以提供神经生理学标记机制,以选择保留和巩固的体验方面以供将来使用。

相关报告
  • 《Nature︱海马齿状回尖波期间的神经和行为状态转换》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6
    • 2024年3月13日,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Neural and behavioural state switching during hippocampal dentate spikes的文章。 不同的大脑和行为状态与有组织的神经群体动态相关联,这些动态被认为服务于特定的认知功能。例如,记忆回放事件在小鼠处于“离线”行为状态时,发生在海马体中称为尖波涟漪的同步群体事件期间,使得认知机制如记忆巩固和规划成为可能。但是,在这种行为状态下,大脑如何重新与外部世界接合,并允许访问当前的感官信息或促进新的记忆形成? 该研究发现海马齿状回尖峰,一种在尖波涟漪之间经常发生的研究不足的群体事件,可能是这样一种机制的基础。研究人员展示了齿状回尖峰与全脑范围内明显提高的发射率相关,主要在更高阶网络中观察到,并且与短暂的唤醒期相耦合。在齿状回尖峰期间的海马位置编码与小鼠当前的空间位置对齐,不同于伴随尖波涟漪的记忆回放。此外,抑制齿状回尖峰期间的神经活动会破坏联想记忆的形成。因此,齿状回尖峰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大脑状态,并在非运动行为期间支持记忆,将认知过程的范围扩展到了经典的离线功能之外。
  • 《Science | 联想和预测海马体代码支持记忆引导行为》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23
    • 2023年10月20日,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Periodical cicadas disrupt trophic dynamics through community-level shifts in avian foraging的文章。 情景记忆包括学习和回忆事物及其时空背景之间的联系。这些记忆可以进一步用来生成世界的内部模型,从而能够做出预测。支持这些记忆的联想和预测方面的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使用光遗传学操作来干扰大鼠穿越特定空间轨迹时位置细胞的顺序结构,而不是全局网络动力学。这种干扰消除了这些轨迹的重播和预测表征的发展,导致在记忆引导导航过程中对新的最佳轨迹的学习受损。然而,位置细胞组装再激活和奖励-上下文联想学习不受影响。该研究结果显示了两个互补的海马体代码之间的机制分离:联想代码(通过协同活动)和预测代码(通过序列)。 本文内容转载自“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fucZcmzgz3IjfuCCwS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