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告急!印度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06
  • 据消息,印度多地近日煤炭库存量告急,面临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

    印度媒体4月30日报道,该国铁路部门决定停运700多趟客运列车,优先保证煤炭运输,以期缓解煤炭短缺的现状。此外,印度多地连日来遭遇热浪袭击,进一步加剧电力紧张。

    印度有史以来最热的三月

    4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文称,酷热正席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影响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的数亿人。

    据世界气象组织,印度气象部门表示,4月28日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3-46摄氏度,这种高温将持续到5月2日。

    巴基斯坦也出现了类似的温度。巴基斯坦气象部门表示,在该国的大部分地区,白天的温度可能比正常温度高5摄氏度至8摄氏度。该部门警告说,在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的山区,异常的高温会加速冰雪融化,并可能在脆弱地区引发冰湖溃决洪水或山洪暴发。空气质量已经恶化,大片土地面临极度的火灾危险。

    今年,印度出现了有史以来最热的3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1摄氏度,比长期平均气温高出1.86摄氏度。巴基斯坦也记录了至少60年来最热的3月,许多气象站打破了纪录。譬如,巴基斯南部城市土尔巴特(Turbat)在2017年5月28日就记录了世界第四高的温度——53.7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预计21世纪印度季风季节前的热浪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覆盖面积将大幅增加,而热浪是由高压系统触发的。

    世界气象组织并解释道,在季风季节前,印度和巴基斯坦都经常出现高温,尤其是在5月。但热浪发生在4月的情况,不太常见。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极端高温仅仅归因于气候变化还为时过早。然而,这与该组织对气候变化的预期是一致的。热浪比过去更频繁、更强烈、开始得更早。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其第六次评估报告中说,本世纪南亚的热浪和湿热压力将更加强烈和频繁。印度地球科学部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印度气候变化的公开出版物。它用了整整一章来讨论温度变化。

    1951年至2015年期间,印度极端温暖天气的频率增加,在1986年至2015年的近30年期间,变暖趋势加速(高度可信)。自1986年以来,最热的一天、最热的一夜和最冷的一夜都出现了显著的变暖。

    印度季风季节前的热浪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覆盖面积预计在21世纪将显著增加(高度可信)。

    据第一财经5月1日报道,当地时间30日,印度气象局预测,5月,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气温可能高达50摄氏度,对作物和工业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一读数已经接近印度122年来最高水平了。

    印度电力危机

    数百客运列车停运为煤炭让路

    据央视新闻5月1日报道,印度多地近日煤炭库存量告急,面临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印度媒体4月30日报道,该国铁路部门决定停运700多趟客运列车,优先保证煤炭运输,以期缓解煤炭短缺的现状。

    印度大约75%的电力来自煤炭发电,每年煤炭消费量超过10亿吨,其中燃煤火电厂使用的煤炭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现阶段,印度全国173家燃煤火电厂中,至少108家煤炭库存量告急,导致马哈拉施特拉邦、旁遮普邦和恰尔肯德邦等多地电力短缺。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工厂和农村地区每天需停电4小时,以缓解用电压力。

    此外,印度多地连日来遭遇热浪袭击,进一步加剧电力紧张。4月28日,印度全国用电峰值需求达到创纪录的204.6吉瓦。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燃煤火电厂当天的煤炭库存量仅够维持8天,而通常情况下应为24天。

    为应对煤炭短缺,印度最大煤炭生产企业印度煤炭公司4月增产了27.2%。铁路部门宣布停运753趟客运列车,以腾出运力运煤。其中,713趟客运列车将停运至5月25日,40趟将停运至5月8日。此外,印度政府还要求各地在今后3年增加煤炭进口量,提高库存。

    今后数月,印度电力需求预计进一步增加,峰值可能达到215至220吉瓦。印度政府官员希望,这轮电力危机能在南部地区天气凉爽一些时得到缓解。但一些专家指出,雨季前的数月往往是印度各火电厂增加煤炭库存量的时候,而在这个时期出现煤炭短缺,可能意味着今年晚些时候将面临更严重的危机。随着雨季来临,煤炭生产和运输将受到不利影响。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6573.html
相关报告
  • 《日本突遇电力危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1
    • 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Hiroshi Kajiyama近日表示,因寒潮来袭,日本的液化天然气(LNG)库存快速下降,加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不足,日本电力供应严重吃紧,电网也已接近满负荷运转,随时都有断电的危险。为此,多家日本公用事业公司不得不紧急采购燃料,并陆续重启燃煤发电产能。 断电风险陡增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1月以来,受恶劣天气影响,日本电力需求迅速增长,多地供电系统都以最大负荷维持运转,全国存在极大的断电隐患。 日本气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初至今年1月上旬,日本日均气温始终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导致供暖需求猛增,进而带动电力需求快速攀升。日本电力交易所的统计显示,截至1月7日的7个交易日里,日本的日内电力合约供应量较前一周增加4.1%,至6040吉瓦时,但仍无法满足需求。 日本负责协调和监督电力传输的电力广域系统运行协调机构也指出,去年12月,日本电力需求同比上涨幅度超4%;今年1月1日-7日,日本10个电力服务区的平均用电量为108吉瓦,比2020年同期增长13.3%;1月12日,日本全国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比供应更是高出了90%,部分地区甚至高出97%。 而早在1月8日,日本新潟县、秋田县和岩手县等多地就出现了大规模停电,超过4.5万户持续无电可用。负责该地区电力的日本东北电力公司也表示,无法确定何时才能全面恢复供电。 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指出,截至1月中旬,日本全国10个电力服务区中有7个的电力需求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东京和关西地区电力短缺尤为明显。 电企四处“寻电” 面对持续走高的用电需求,日本各公用事业公司除了全部满负荷发电之外,还不得不四处寻求帮助。 据《日经亚洲》报道,承担着日本1/6电力供应的东京电力公司1月初即开始向多家炼油、钢铁以及化工等拥有自用发电厂的企业寻购盈余电力,并要求这些企业加大发电量。日本钢铁公司JFE发言人回应,该公司在川崎和千叶地区的自用发电厂已经尽其所能为东京电网提供电力。 另据野村证券的分析师Shigeki Matsumoto表示,日本各公用事业公司还大批抢购现货LNG用于发电,导致亚洲地区LNG现货价格冲至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日本的电价也随着市场供应的吃紧而“水涨船高”。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1月2日-7日,日本电力交易所的现货电价连续刷新纪录,其中1月5日的电价飙涨27%,至79.4日元/千瓦时(1日元约合0.0096美元),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月7日一度达到99.9日元/千瓦时;到了1月12日,日本电价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246.8日元/千瓦时,远高于去年同期的7.6日元/千瓦时。 煤电成“救命稻草” 业界普遍认为,日本此番“缺电”除了需求骤增,还与大量关停煤电、核电重启缓慢有很大关联。2011年以后,日本大幅降低核电产能,近年来才在气候行动的推动下规划恢复核电,并逐步淘汰煤电。然而,根据行业机构阿格斯汇编的数据,由于设备检修、安全等多方面原因,去年11月,日本核电利用率已降至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日本核电平均利用产能仅维持在2.6吉瓦左右,较一年前同期的7.1吉瓦有大幅下降。 在“供电吃紧、核电不足”的情况下,煤电反而成了日本保障供电的“救命稻草”。1月14日开始,东京电力、东北电力等公司纷纷重启燃煤电站。但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警告称,即便重启煤电,也很难确保日本全国的稳定供电,老旧燃煤电站同样存在断电风险,而且随着需求增加,这些电站所需燃料也将耗尽。 据阿格斯报道,去年二、三季度全球油市低迷之时,廉价的LNG发电挤占了部分煤电份额,日本煤电占比已降至42%,但1月以来,日本煤炭发电量同比再度上涨。 阿格斯认为,尽管日本已制定了淘汰煤炭政策,但从短期来看,为满足国内用电需求,日本很可能将重启部分燃煤电厂。据了解,日本目前最大发电公司JERA的发言人也表示,该公司在寻求更多LNG来源的同时,也已经要求其旗下煤电厂加足马力生产。 路透社指出,此番的电力危机暴露出日本供电系统的脆弱性。为了维持不堪重负的电网,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呼吁日本全国节约用电,并敦促政府强化供电能力和市场监管。 然而,节约用电对于日本解决电力危机可谓治标不治本。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Junichi Ogasawara表示:“预计2021-2023年间,日本的电力供应还会持续下降,因为核电和煤电留下的庞大发电缺口始终很难填补,电力短缺将是日本未来无法避免的一大风险。”
  • 《日本遭遇福岛核事故后最严重电力危机,会再次重启核电吗》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8
    • 22日,日本政府与主要电力供应商东京电力公司(下称“东电”,TEPCO)对包括日本首东京在内的16地拉响可能随时出现大范围停电的“电力预警”。这是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政府及电力企业发出的迄今为止最严重的电力预警。 日本政府希望民众能够“节约能源,避免停电”。22日当天,日本居民及企业通过或关灯,或调低暖气温度等方式节能,电力紧缺的状况在23日得到了缓解。 尽管日本多地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场电力危机,但日媒认为,在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当前,日本电力趋紧的状况恐怕只是刚刚开始。 16地一度用电紧缺 “我们不得不进入面对供电问题的紧张状态,因为随时可能大范围断电。”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代表日本政府在22日白天发出预警。 而日本政府之所以会警示用电问题,与上周发生的一场大地震不无关联。3月16日晚,日本东北部福岛沿海地区发生遭遇7.3级地震。此次地震虽没有影响核电站的运营,但造成了严重的电力短缺。据日媒报道,地震影响了东电和日本东北电力公司的6座热电厂,导致这些电厂停止运行,且其中一些电厂可能会停工数周甚至数月。 屋漏偏逢连夜雨。进入本周,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日本。22日日本中部与北部地区多地出现雨雪天气,东京的夜间气温也仅为2摄氏度。因此,在寒潮影响下,民众的供暖需求激增。日本经产省与东电预估,在电力趋紧以及极端天气的共同作用下,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将影响辖区内约200~300万户家庭。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22日于社交媒体上表示:“(用电)需求已经超过了警戒,希望民众与企业尽可能地节约用电。” 为此,22日当天,日本企业与民众纷纷响应节能号召。高634米的东京天空树塔第一次全天熄灯,位于市中心的东京塔也在当晚9点过后只点亮了塔的下半部分。同时,诸多商家在夜晚关闭了街头显示屏,便利店也把室温调控制在20摄氏度。 23日,日本政府解除了电力预警,并表示随着之后几天的天气状况好转,尤其是晴好天气下太阳能发电的恢复,没有再发布电力预警的计划。 重启核电又提上日程? 尽管电力趋紧的预警解除,但日媒认为,由于多家燃煤电厂因地震原因短期内难以开足马力,再加上乌克兰局势的变化使得全球范围内天然气供给趋紧,因此未来几个月日本的电力供应前景依然脆弱。 日本政府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日本国内的天然气储备仅有163万吨,往年同月份这个数值一般为四位数。当前日本的电价已经比乌克兰局势恶化前上涨了79%,达到了35日元/千瓦时,一度电约合1.87元人民币。 聚焦日本电力市场的舒尔曼咨询公司创始人丹·舒尔曼(Dan Shulman)称:“乌克兰局势推高油气资源价格,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又要‘看天吃饭’,如果此时核电重启,那么日本的电力危机就没那么严重了。” 而对于要不要重启核电,以及核电应该在日本能源布局中扮演什么角色,一直是日本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其实在2011年之前,日本经产省计划用核电代替高耗能的火力发电。然而,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日本核电机组暂停,日本政府关闭了境内的54座核电站。而上述核电站担负起日本电网近30%的来源。 此后10年间,只有10座核电站在严苛的安全规定下重启。日本2020财年(2020年3月~2021年3月)的数据显示,约76.3%的电力来源依旧依靠火电站;核能发电仅占日本电力来源的10%左右。 日本能源问题研究机构“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此前就核能、再生能源等的发电成本进行了计算,结论显示,火电平均每千瓦时的发电成本最便宜,约为7.8日元;其次为核能发电,每千瓦时成本约为8日元,排在第3位的是天然气发电,每千瓦时为12.5日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最高,达到了每千瓦时30.6日元,其次为风力发电,也高达21.2日元。 岸田在去年就任首相后,强调重启核电站对日本经济至关重要,但依旧迈不过公众这道坎。 在2011~2021年的10年间,日本的核电已逐步被天然气、煤炭和太阳能设施所取代。同期,日本政府在2016年实现了电力市场改革,通过引入区域性的公共事业公司,在增加竞争、提高供应安全的同时,降低消费端的电价。 但一个不可预见的后果便是,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一些区域性的公用事业公司迅速淘汰了成本高、效率低的备用发电厂,以削减成本。同时,这些公司也并不热衷于投资新的电厂,导致闲置产能趋紧。 根据日本电力交换所的数据,在上周地震前,日本的可用电力容量只有1.42千兆瓦,与2016年市场自由化前相比依旧低了23个百分点。同期,最昂贵的化石燃料发电能力也下降了73%。 由此,对于地震导致的多座火电厂短时间内无法复工复产,谁来填补需求与供给间的空缺已成为当前日本政府棘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