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天然气出口大幅减少,埃及4月份贸易逆差增长24%》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11
  • 金字塔在线7月4日报道。根据中央公共动员和统计局(CAPMAS)发布的数据,因天然气出口下降超75%,埃及4月份贸易逆差额为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CAPMAS 数据显示,4月份埃及的出口额为30.3 亿美元,下降44.9%,主要原因是天然气和液化气出口下降了75.6%;水果、原油出口分别下降58.8%和48.2%。同期,钢材、线缆和其他产品出口猛增569%;预制食品和烘焙食品出口增长35.6%。

    同期进口额为54.6亿美元,下降27.4%,其中,小麦下降1.2%;有机和无机化学品下降2.1%;塑料和钢铁原材料分别下降33.6%和52.4%;石油产品增长13.8%;玉米增长61.3%;天然气和铁材料分别增长16.6%和5.2%。埃及计划在2023/24财年进口1200万吨小麦,高于2022/23财年的1160万吨。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7782.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首超2000亿美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3-04
    • 据海关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实现进出口396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6%,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出口额为84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6%;进口额为3120.5亿美元,同比增长19.8%。 全球半导体行业2018年继续两位数增幅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各类芯片嵌入到汽车、咖啡机、家电等产品上,刺激着近几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的高增长。多家权威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持良好增长,占据细分市场超过80%份额的集成电路受益明显。 研究机构Gartner统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收入为4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排名前25位半导体厂商合计收入增长16.3%,占总体收入的79.3%。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机构(WSTS)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收入为创纪录的4688亿美元,增幅为13.7%。研究机构IC-Insight统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出货数量同比增长7%,达到1.068万亿片。受全球半导体行业较高景气度影响,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为1739.5亿块,比上年增长9.7%。 进口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逆差创新高 海关统计显示,近些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始终保持较高增幅,2014年至2018年的五年间,我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额达到1.24万亿美元,较上个五年增加了3763亿美元,保持我国进口额最大的单一类商品。 2018年,集成电路进口额和贸易逆差均突破3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关口,进口额占当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总额的32.3%,占全国商品进口总值的14.6%,贸易逆差连续第九年扩大,342亿美元的增加额更是历史最大增幅水平。2018年度我国原油进口额2402.6亿美元。 价格拉动作用明显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数量分别为4175.7亿个和2171亿个,同比增幅分别为10.7%和6.2%,平均价格增幅分别为7%和19%,拉动作用明显。 细分产品方面,占据进口额40%比重的存储器平均进口价格提升29%,在进口量增加8%的情况下,拉动存储器进口额增长40%,出口平均价格同比增长39%,拉动出口额增长60%,剔出价格因素,进出口额增幅将回归个位数水平。 自我国台湾地区、韩国进口继续提升,外企主导进出口 台湾地区和韩国是我国集成电路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地区,自两个地区进口额合计比重达到57.8%,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连续11年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显示出半导体行业强者恒强的趋势特征。 2018年自台湾地区进口集成电路97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进口总额的31%,继续保持进口第一来源的地位,占自台湾地区进口货物贸易总值的52%。为苹果、高通等企业提供芯片代工服务的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服务企业,受益于智能手机、高性能服务器、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需求提升,其2018财年营收达到1万314.7亿元新台币,税后净利润率达到34.5%,先进制程营收占比超过67%,其中7纳米和10纳米制程营收比重分别为23%和6%,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韩国以26%的份额列进口第二大来源地,进口额达到822亿美元,25.4%的同比增幅,主要由于全球存储类芯片价格的大幅上涨,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合计占有超过60%的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份额。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半导体业务收入增长26.7%,巩固了全球头号供应商的领先地位。韩国贸易工业与能源部报告显示,该国以半导体、智能手机、计算机、液晶显示面板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品,2018年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2204亿美元,并保持了连续24个月的增幅,实现贸易顺差1133亿美元,主导该国贸易顺差。 另外几个进口来源市场分别是马来西亚、日本、美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泰国和爱尔兰。 2018年,全球有集成电路进口的企业近万家,与上年度数量基本持平,进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50余家企业合计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近六成,三星、英特尔等外资企业主导进口。出口方面,同样为美光、英特尔等外资企业占据前列。 前增后降、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加凸显产业转移压力 月度数据显示,2018年进出口增幅均呈现明显的先增后降趋势,其中进口额在连续23个月增长后,在11、12月出现持续回落,第四季度也是连续7个季度两位数增幅之后的首度回落。 市场方面,2018年也呈现出对新兴市场出口大幅增长的趋势。尽管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有45.8%是通过香港特区转口全球市场,但对越南、印度、菲律宾、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的直接出口增幅明显,作为基础部件的集成电路向新兴市场出口大幅增长,凸显订单和产能转移压力。 作为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重要市场的越南,2018年对其出口同比增长43.6%,明显高于总体增幅。另一重要市场印度,2018年对其出口大幅增长366%。印度2017年底持续通过提高手机、家电等产品整机与关键零部件进口关税,吸引国际厂商在当地加大制造投入。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作为基础部件的集成电路,2018年4月份起,各月对印度出口同比均大幅增长超过3.5倍。2018年12月,总投资规模超2亿美元的TCL印度产业园开工建设,此前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已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制造。 2019全球产业景气度回落,中国贸易增幅将明显收窄 从需求领域看,智能手机、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等是当前集成电路主要应用行业,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广泛爆发,为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需求环境。 尽管长期前景看好,但在连续两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后,结合全球经济增速回落和贸易逆全球化风潮,研究机构普遍对于2019年市场预期谨慎。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机构(WSTS)2月预测,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在2019年出现3%的回落,尤其存储器在高度景气2017-2018年后,将有14.2%的回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预期,全球存储器市场2019年将下滑18%,拖累半导体行业整体销售额下降4.7%。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比第三季度下降了8.2%。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重要先行指标的韩国,2019年1月半导体行业出口同比大幅回落23.3%。 中国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最大生产、出口和消费国能力,拥有全球智能手机、计算机、电子消费品等细分行业80%以上的产能,在物联网、5G、智能家居等领域也保持着相对领先的地位。作为全球集成电路的最重要市场,整体销售与进出口贸易将保持稳定增长,尽管中国企业在半导体领域投入巨大资金,但因缺乏足够的时间积累,集成电路行业依赖进口的局面仍将维持。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前景的不确定性,或将对全球半导体行业重塑价值链和全球产业布局造成深远影响,存储行业价格波动也将对全球销售额与贸易额构成明显影响。综合分析,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增幅将明显回落,但增长依然可期,全年贸易逆差或将首次收窄。 .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2%》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08
    •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10.6%。按美元计价,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万亿美元,增长3.5%。其中,出口2.01万亿美元,增长4%;进口1.49万亿美元,增长2.8%;贸易顺差5180亿美元,扩大7.9%。 2024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6.08万亿元,增长4.9%,占我外贸总值的64.7%。其中,出口9.4万亿元,增长8%;进口6.68万亿元,增长0.9%。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33万亿元,增长3.2%,占17.4%。其中,出口2.73万亿元,下降0.2%;进口1.6万亿元,增长9.7%。 此外,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5万亿元,增长16.9%。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2.16万亿元,增长19.3%。 二、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92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2.36万亿元,增长13.7%;自东盟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9%;对东盟贸易顺差7935.5亿元,扩大33.2%。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22万亿元,增长0.4%,占13%。其中,对欧盟出口2.1万亿元,增长1.5%;自欧盟进口1.12万亿元,下降1.5%;对欧盟贸易顺差9850.8亿元,扩大5.1%。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72万亿元,增长4.1%,占11%。其中,对美国出口2.04万亿元,增长5.1%;自美国进口6839.1亿元,增长1.2%;对美国贸易顺差1.35万亿元,扩大7.2%。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1.32万亿元,增长8%,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6004.7亿元,下降0.6%;自韩国进口7201.1亿元,增长16.4%;对韩国贸易逆差1196.4亿元,扩大7倍。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1.72万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6.56万亿元,增长7.7%;进口5.16万亿元,增长6.3%。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两位数增长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3.67万亿元,增长10.9%,占我外贸总值的55.1%,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22万亿元,增长10%,占我出口总值的64.7%;进口4.45万亿元,增长12.8%,占我进口总值的42.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28万亿元,增长1%,占我外贸总值的29.3%。其中,出口3.92万亿元,增长1%;进口3.36万亿元,增长1.1%。国有企业进出口3.82万亿元,增长0.7%,占我外贸总值的15.4%。其中,出口1.1万亿元,增长1.8%;进口2.72万亿元,增长0.3%。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我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8158.8亿元,增长11.6%;集成电路6409.1亿元,增长25.8%;汽车4628.6亿元,增长20.7%;手机4547.4亿元,下降1.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43万亿元,增长5.1%,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322.9亿元,增长1.6%;纺织品5745.3亿元,增长6%;塑料制品4372.1亿元,增长10%。出口农产品4031.2亿元,增长4.6%。 五、铁矿砂、煤和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前7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7.14亿吨,增加6.7%,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26.1元,上涨5.4%;原油 3.18亿吨,减少2.4%,每吨4322.3元,上涨8.1%;煤2.96亿吨,增加13.3%,每吨713.9元,下跌14.9%;天然气7544.2万吨,增加12.9%,每吨3477.7元,下跌9%;大豆5833.3万吨,减少1.3%,每吨3658.2元,下跌15.4%;成品油 2832万吨,增加4.6%,每吨4387.3元,上涨10.3%。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677万吨,增加1.6%,每吨1.08万元,下跌1.1%;未锻轧铜及铜材320.1万吨,增加5.4%,每吨6.68万元,上涨9.9%。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88万亿元,增长10.7%。其中,集成电路3081.8亿个,增加14.5%,价值1.51万亿元,增长14.4%;汽车40.2万辆,减少2.5%,价值1631.9亿元,下降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