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硅料价格微涨 光伏产业链“暖意”渐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14
  • 2月13日,上海有色网(以下简称“SMM”)发布的报告显示,春节过后,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相继开工,多晶硅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市场成交量增多,成交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近期硅料价格上涨与企业积极推进行业生产自律有关,企业通过控制产能来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从而逐步稳定价格。”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共识性涨价仍需时间

    据SMM报告,春节后部分头部企业出货价格混包料上涨逼近42元/千克,小厂下游拿货价格折算为N型致密小料达到43元/千克,较节前出现了1元/千克的上调。42元/千克至43元/千克成为当前主流大厂的实际成交价格。

    对于多晶硅价格的上涨,SMM认为,一方面,节后大厂撑市态度较为明确,部分厂家虽存在一定库存,但基于后续需求及多晶硅目前较低开工仍存在报涨心态。另一方面,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相关文件的发布预计会使企业上半年的需求增加,进而支撑了硅料市场的信心。除此之外部分下游企业硅料库存偏低,采购需求较为紧迫、硅片成本空间等因素也促成了此次价格的上涨。

    对于后期走势,2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春节后首个多晶硅周评显示,本周(2月5日至2月12日,下同)仅少量企业的部分订单提价成交,局部价格的增长现阶段还未广泛传导到其他企业,且其他企业跟涨难度较大,达成共识性涨价仍需一定时间。

    在硅料价格平稳运行并略有上涨的同时,相关企业在降本方面也实现了突破。《证券日报》记者从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科技”)了解到,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颗粒硅现金成本已降低至28.17元/千克,与第三季度的33.18元/千克相比,降幅达到15%。

    “公司在短期内实现颗粒硅的成本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司研发团队的日益精进,颗粒硅技术工艺不断完善和设备优化基本完成,以及生产过程中物料平衡、能源消耗持续优化,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还将继续推动成本的下降。

    各环节价格均有上涨

    不仅是多晶硅环节,光伏产业链的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的价格在春节后也基本持续稳定或者有所上涨。

    2月13日,硅业分会发布的春节后首个单晶硅片周评显示,本周硅片价格持稳运行。供应端,2月份硅片产量预计在44GW左右,较1月份环比有小幅下降,一线企业有再度调整开工率的预期,据统计本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维持在50%和55%,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60%至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40%至80%之间。目前硅片企业手中仍有部分库存,个别尺寸由于供应量偏大出现调整属于正常现象,市场整体维持去库存的状态,因此硅片价格大幅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在电池片和组件环节,本周M10单晶TOPCon电池片成交价维持在0.29元/W;182mmTOPCon双面双玻组件价格涨至0.7元/W,环比增长2.94%。

    硅业分会称,国内组件市场历经长期低迷后,价格终于有起色,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相关文件发布以来,国内终端出现小规模的抢装现象,主要因为6月1日后计算收益模型将出现调整,因此提前做准备,后续将重点关注组件涨价何时传导至电池端。

    此外,欧洲光伏产品销售平台Search4Solar首席执行官Bart Wansink日前表示,欧洲太阳能组件价格本周出现数月来首次上涨,未来几周价格可能迅速攀升。

    “以目前的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库存来看,已经逐渐接近市场的总体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调整产能的同时也要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强技术研发,光伏行业将在内部自律和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市场的背景下逐渐恢复。”屈放分析称。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确定性需求,公司将在2025年更积极地投入新技术开发,向市场更快速地投放新产品,来满足全球各地的不同需求。”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月11日,欧洲光伏产品分销商Energy 3000 Solar GmbH与隆基绿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高价值BC二代产品在欧洲市场的更多应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cnenergynews.cn/kuangchan/2025/02/14/detail_20250214199162.html
相关报告
  • 《光伏产业大规模扩产致硅料价格超预期大涨 未来产能可能过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6
    • 春节后,光伏硅料继续大涨,据最新价格监控数据显示,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05-110元/kg,成交均价为106.3元/kg,环比上涨12.13%;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02-107元/kg,成交均价为103.4元/kg,环比上涨11.78%。 硅料本轮价格大涨,有点超预期。不少光伏业内人士认为,春节后由于海外进口硅料价格涨势延续,此外硅片企业扩产产能释放进度超预期。本月生产总天数有限,而硅片企业采购旺盛,支撑价格硅料大幅上涨。 但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光伏整个产业链发展趋势看,本轮硅片扩产规模有点过于激进,但即使在新增产能超预期释放的情况,2021年硅料也能维持紧平衡,但硅片一个环节的产能爆发,对于整个产业链未必是好事。硅料扩产后,2022年就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而对于隆基股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大型组件生产商,由于已经提前锁定大规模原料订单,因此对于硅料本轮涨价持乐观态度,但从长远看,组件企业均认为硅料持续涨价对组件行业发展不利。 硅片扩产硅料紧俏 本轮硅料涨价,与下游硅片扩产关系密切。据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硅片总产量可达295GW,其中隆基股份硅片产能将达到95GW;中环股份达到65GW,但行业产能占比下降近10%。而追赶者步伐较大,晶科能源、上机数控2021年产能可达到30GW,晶澳科技也有20GW。 对此,中泰电新首席研究员苏晨表示,目前硅料企业签单较满,且硅片环节没有库存积压,硅料和硅片环节均处于零库存甚至负库存状态,说明近期硅料价格上涨主要是需求超预期所致。 根据行业经验,如硅料价格上涨10元/kg,对应的硅片成本上涨0.18元/片,折合到组件端涨幅大约为3分-5分/瓦。 而在春节前,中环股份(002129.SZ)三款硅片产品低阻M6(T175μm)、低阻G1(T175μm)、G12(T175μm),售价分别调升0.1元/片、0.1元/片、0.12元/片,对应此前售价涨价幅度依次约为3%、3.17%、2.19%。 硅料涨价,硅片也涨价,能说明对于硅料涨价市场存在承接吗?对此,吕锦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硅料总量对应组件安装应该是一个紧平衡状态,硅料、硅片、电池、组件这四样中,唯有硅料是可以库存的。目前硅片企业在市场上抢货,加剧了硅片涨价的幅度,人为造成硅片紧俏,并不能完全体现产业链正常的供求关系。 对此,江苏一家生产硅料企业的技术总监李晖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从公司订单情况来看,价格上涨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很长,短时间来说对于部分组件企业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 而作为硅片和组件龙头,隆基股份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硅料涨价对于硅片和组件生产企业肯定有压力,道理类似去年光伏玻璃涨价。但从目前看,在签订长期大单后,硅料供应依然平衡,本轮涨价对硅片和组件企业的影响影响有限。 缺乏持续上涨动力 虽然硅料、硅片都在近期涨价,光伏全产业链下游对于这两大基本原料的承接度却显得有限。 根据集邦新能源网于2月上旬公开发布的光伏产业供应链价格报告,2月初,部分电池片市场均价维持了1月份均价,部分电池片(M10单晶PERC电池片、G12单晶PERC电池片)则发生了超过2%的降价。也就是说,在硅料和硅片涨价同时,下游产品却在跌价,显然下游市场无法转移来自硅料、硅片涨价的成本,市场承接度肯定有限。 而光伏业内人士也对财联社记者证实,此番硅料涨价,就是硅片大规模扩产,但下游组件需求暂时不旺。而新硅片产能大规模扩产,由于能量会衰减的原因,必须尽快投放市场销售,未来硅片价格有可能因为产能过剩下跌,如此一来也无法承载硅料持续涨价。 对此,吕锦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多数硅片和组件生产商都与硅料商签订长期协议大单稳定供应,因此硅料价格未来以稳定为主,大起大落的价格基本上是小额零星交易。 此外,吕锦标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硅料的供应不会有大问题。去年四季度以来,硅业协会预警之后,协鑫、通威、特变、大全、亚硅都加紧扩产项目推进,通威的4.5万吨项目可能提早到今年三季末投产,亚洲硅业的3万吨项目进展加快,东方希望4万吨新产线去年底投产后加紧稳定提产。各主要企业现有产线的去瓶颈提升也会贡献今年的增量。 未来产能可能过剩 虽然硅料价格春节后持续上涨,但市场对于相关企业的反应比较平淡,节后多只硅料概念股呈现高开低走的局面。通威股份(600438.SH)截至25日收盘报47.66元,春节后下跌11%,特变电工(600089.SH)25日收盘报12.18元,节后下跌9%,而保利协鑫(03800.HK)虽然25日大涨16.46%,报收2.76元,但之前跌幅达40.86%。 吕锦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硅片产业激进扩产,导致硅料企业扩产已经启动,硅料头部企业已经确认近30万吨的扩产计划,但如此巨大的硅料产能,很有可能在2022年带来行业产能过剩。因为高技术门槛,加上多晶硅用途单一,光伏需求下滑时多晶硅装置停产代价大,减产成本反而上升,转产几无可能,退出成本巨大。因此硅料扩产往往的结果是,供不应求时间很短,而产能过剩持续时间较长造成企业亏损严重。 此外,李晖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按照目前扩展的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各大企业继续扩大产能,那么产能出现过剩是必然结果,到那时竞争的方式只有一个价格战,行业出现重现洗牌。 不过,目前硅料价格连续上涨,已经在倒逼硅片企业在进行技术革新。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本轮硅料宣布涨价后,中环股份宣布工业4.0切片工厂已经实现全规格单晶硅片的薄片化生产能力。中环方面称,愿意配合下游客户逐步推动170微米、165微米和160微米厚度单晶硅片的应用,共同应对供应链端的变化。 按照中环的经验,如硅料价格上涨10元/公斤,对应硅片的成本上涨0.18元/片,需减薄18微米厚度才可保持硅片单价维持不变。硅片厚度从175微米减薄至160微米,可以覆盖多晶硅料8元/公斤的价格涨幅,减轻下游产业链的成本压力。如产业链内全规格单晶硅片全面转换到160微米厚度,预计可节省6.8%的硅料使用量。如果薄片化在硅片行业推广,扩产后的硅料很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
  • 《硅料价格“涨声四起”搅动光伏产业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9
    • 近期,硅料价格正经历一波大幅上涨,价格上涨至近10万元/吨,较6月上涨了70%。业内人士认为,此轮硅料价格上涨是由供应吃紧、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造成的。未来,硅料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硅料价格暴涨 与上半年市场价格的“屡创新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近期硅料价格“一骑红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为9.8万-10.4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9.9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为9.5万-9.8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9.67万元/吨。 “供应短缺与终端需求形成矛盾导致硅料价格暴涨。”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磊说,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国内光伏项目渐次开展,硅料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部分国内硅料大厂进入检修期,导致了阶段性硅料供应不足。此外,有数个硅料大厂因事故或自然灾害而停工检修,进一步加剧供应不足。 “受供需影响,硅料价格确实出现了大幅上涨,但这是短期行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表示,一方面各硅片大厂扩产产能稳步释放,硅料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硅料供应趋紧。国内多晶硅产能中的49.1%集中在新疆,而目前新疆多晶硅料受疫情及企业检修自查等原因,出货受阻,而其余各企业仍在执行前期订单,有余量及库存的企业极少,市场出现有价无货的情况。“目前,正在进行检修的多晶硅企业有6家,其中4家集中在新疆地区,另外两家在四川和内蒙古”。 马海天说,今年上半年,硅料总产量在20.5万吨左右,平均月产量为3.4万吨;而7月产量下滑至2.8万吨,产量跌幅近20%,预计8月产量在2.4万-2.5万吨,进一步下滑。 PV Infolink分析师林嫣容表示,由于一些硅料大厂发生事故导致产能减少,而终端市场需求逐步好转,导致硅料价格明显上涨。 此外,马海天还认为,多晶硅是光伏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产业具有高技术、高产能、高投入的特点。同时,由于多晶硅生产工艺为化工生产模式,其产能弹性较小,产量变化较为缓慢,在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的阶段,容易出现阶段性供需不平衡的现象。 情况会好转 业内人士预计,硅料价格短期内仍有上行空间,有人估计可能会涨到12万元/吨,还有人估计会涨到15万元/吨。 马海天表示,检修减产的新疆地区多晶硅企业尚未复产,而需求却稳步增加,供应短缺的现状依旧持续,为硅料继续价格上涨提供可能。同时,由于国内光伏需求反弹,下半年可能出现5000吨的硅料供应缺口。 丁文磊分析,停产检修的多晶硅企业要复产,最快需要2-3个月,慢的话得半年的时间,短期内硅料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丁文磊还表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装机11.5吉瓦,与去年同期相当,预计占全年的29%;下半年预期新增装机近30吉瓦。这些存量需求和新增需求将会在三季度全面释放,从而继续推高硅料价格。” 与此同时,业内预计,从今年四季度开始,硅料供应将出现好转的迹象,价格将保持总体稳定。 马海天说:“根据复产计划,新疆地区多晶硅企业复产时间计划在9月,预计9月国内硅料产量将有所增长,环比涨幅在24%-28%左右。”丁文磊也表示,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市场供需压力将逐渐平衡,硅料上涨趋势将会逐渐减弱。 马海天还建议,硅料产业应对整个市场作出合理判断,考虑光伏供应链其他环节的产能状况,协调规划,把握扩产节奏,实现同步增长。同时,产业链要适当扶持多晶硅企业发展,不要把硅料价格压得过低,让企业有利润再次投入生产和研发。 产业链承压增大 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光伏供应链主要环节关联度较高,上游硅料价格出现波动,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也随之上扬。据了解,从产业链角度看,硅料涨价增加硅片生产成本,并有望传导到组件端。数据显示,硅料价格每公斤上涨10元,相当于单晶硅片上涨0.18元/片,相当于单晶组件上涨0.03元/瓦。 业内不少企业对硅料价格不断上涨表示担忧。甚至行业内有预测称,受价格影响,部分企业决定延期今年竞价、平价项目的建设工作。 “硅料价格波动事出有因,且是短期行为,但还是打乱了一些中下游企业阵脚。”丁文磊说,硅料涨价,向硅片、电池、组件等中下游层层传导,使得光伏各个环节价格上涨。尤其是对下游电站企业而言,可能对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一些项目将会被推延至明年。 马海天也表示,硅料价格上涨会带来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各个环节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对中下游厂商利润形成挤压,加重电池片、组件厂商的生产成本,最终会传导到终端,或将影响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