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全球天然林碳潜力综合评估》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20
  • 本文内容转载自“ 科学论文导读”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GH5nFfmC8kCKbSF5yDJw

    2023年11月13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Integrated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natural forest carbon potential的文章。

    森林是一个重要的陆地碳汇,但土地利用和气候的人为变化大大减少了这一系统的规模。用于量化全球森林碳损失的遥感估算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缺乏全面的地面来源评估来对这些估算进行基准测试。

    该研究结合了几种地面和卫星衍生的方法来评估农业和城市土地以外的全球森林碳潜力的规模。尽管存在区域差异,但这些预测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显着的一致性,地面来源的估计数和卫星来源的估计数之间只有12% 差异。目前,全球森林碳储量明显低于自然潜力,在人类足迹低的地区,总赤字为226 ?Gt (模型范围 ? = ? 151-363 ?Gt)。这种潜力的大部分 (61% 139 °c) 是在现有森林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可以使森林恢复成熟。潜在的剩余39% (87 °c) 位于森林已被砍伐或分散的地区。尽管森林不能替代减排,但该研究的结果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各种森林为实现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目标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关报告
  • 《Nature | 全球天然林碳潜力综合评估》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16
    • 本文内容转载自“ 科学论文导读”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GH5nFfmC8kCKbSF5yDJw 2023年11月13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Integrated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natural forest carbon potential的文章。 森林是一个重要的陆地碳汇,但土地利用和气候的人为变化大大减少了这一系统的规模。用于量化全球森林碳损失的遥感估算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缺乏全面的地面来源评估来对这些估算进行基准测试。 该研究结合了几种地面和卫星衍生的方法来评估农业和城市土地以外的全球森林碳潜力的规模。尽管存在区域差异,但这些预测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显着的一致性,地面来源的估计数和卫星来源的估计数之间只有12% 差异。目前,全球森林碳储量明显低于自然潜力,在人类足迹低的地区,总赤字为226 ?Gt (模型范围 ? = ? 151-363 ?Gt)。这种潜力的大部分 (61% 139 °c) 是在现有森林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可以使森林恢复成熟。潜在的剩余39% (87 °c) 位于森林已被砍伐或分散的地区。尽管森林不能替代减排,但该研究的结果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各种森林为实现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目标做出了宝贵贡献。
  • 《钢铁行业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及减排潜力评估》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3-12-08
    • 钢铁行业是中国碳密集度最高的工业行业之一,为分析钢铁行业生命周期碳排放及碳减排潜力,从生命周期角度构建碳排放核算模型,以2020年为例开展实证分析,通过优化废钢使用量、化石燃料燃烧量、电力碳足迹因子以及清洁运输比例4项变量,对钢铁行业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作预测评估,同时使用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钢铁生命周期碳减排因素的关键程度.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CO2)排放总量约24.04亿t,其中原料获取和加工生产阶段是钢铁行业碳排放的关键环节,占钢铁行业生命周期CO2排放总量的98%以上.从CO2排放源类别分析,化石燃料节约和外购电力清洁化是钢铁行业降碳的重中之重.到2025年,通过推广低碳技术、优化电力结构、增加废钢炼钢量、提高清洁方式运输比例,分别可使钢铁行业实现20%、6%、5%和1%的碳减排潜力.化石燃料燃烧量对钢铁行业生命周期CO2排放的影响最显著,电力碳足迹因子和废钢炼钢使用量次之.关于钢铁行业节能低碳技术,短期内以推广轧钢工序与高炉炼铁工序低碳技术为主,未来随着电炉炼钢比例逐步增加,以普及电炉炼钢工序低碳技术推动钢铁行业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