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布自动驾驶重大发展政策:努力消除监管障碍》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1-19
  • 众所周知的是,全世界掀起了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热潮,其中特斯拉、Waymo等美国公司保持了领先地位,另外大约有六七十家全球研发企业正在美国加州社会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据外媒最新消息,作为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的一个举措,周三,美国政府在拉斯维加斯国家消费电子展上推出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支持政策和监管体系。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天,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公布了联邦政府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最新政策体系——被称为“AV4.0”(即自动驾驶4.0),她说这一政策体系统一了美国联邦政府38个部门和机构过去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工作。

    “AV4.0的好处是联邦政府全力以赴——在自动驾驶系统的帮助下,实现更安全、更好、更包容的交通运输,”赵小兰。

    根据周三公布的新政策,美国政府没有批准新的监管规则来确保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赵小兰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告诉外媒称,相比之下,上一届奥巴马政府的自动驾驶汽车政策过于强调规范,在许多方面,这些政策阻碍了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公司的创新。

    美国白宫科技顾问迈克尔·克拉齐奥斯说,这些原则将“有助于为创新者创造一个推进安全自动驾驶技术的环境”。

    周三发布的这份长达51页的AV4.0政策文件称,美国政府将采取并推广“灵活、技术中立的政策,让公众,而不是联邦政府或外国政府,选择最经济有效的交通和出行解决方案。”

    在过去四五年时间里,美国以及全球许多公司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其中加州硅谷成为一个研发重点地区,几乎全世界优秀的研发企业都在美国加州申请了道路测试牌照,展开测试和研究。在加州,这些公司也能够搜罗到自动驾驶领域的大量人才。

    除了谷歌兄弟公司Waymo和特斯拉之外,所有的自动驾驶汽车企业仍然在研发测试阶段,但是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和自动驾驶汽车有关的车祸,甚至造成了路人死亡。

    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TSB)调查了2018年3月一名行人在与Uber科技公司测试车相撞中死亡的事件,这是全世界第一宗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撞死人的事故,事故在全世界引发了轩然大波,以及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认为一些厂商在研究或者部署方面太过着急。

    根据调查结果,Uber的事故归因于自动驾驶汽车。NTSB指责Uber的后备司机没有尽心尽责关注路况,当自动驾驶车辆没有正确识别行人时,后备司机没有进行干预。另外该机构也批评Uber在汽车安全文化上表现糟糕。

    NTSB在去年11月份表示,美国监管机构应该强制进行这些评估,并确保自动驾驶车辆有适当的保障措施。赵小兰说她仍在审查NTSB的建议。

    一些道路安全倡导组织表示,美国联邦政府新发布的“自动驾驶车辆自愿指导方针是完全不可执行的,不会产生足够的性能标准,也远远达不到保护公众所必需的保障措施。”

    赵小兰周三说,“自动驾驶车辆每年有可能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正在审查如何消除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障碍,并考虑是否让通用汽车公司部署一些没有方向盘的车辆。根据现有的政策体系,汽车制造商必须满足近75项汽车安全标准,其中许多标准的编写都假定有执照的司机将控制汽车,这些技术标准和规定已经不适应全世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我希望联邦政府支持创新,但不要冒安全风险,”赵小兰告诉外媒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美国出现了政府监管体系落后于产业发展的现状,一些州规定了相关的政策,而整个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希望联邦政府能够推出统一的创新鼓励政策和监管体系,指导无人车行业发展。

    目前,特斯拉和Waymo是美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两家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企业,特斯拉已经在全球销售的车辆中部署了自动驾驶技术,但是目前部署的技术水平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的级别,特斯拉要求驾驶员在使用自动驾驶系统时把手放在方向盘上。

    按照计划,特斯拉计划在今年推出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这属于额外付费的选配功能。届时,车辆将全程实现自我操控和驾驶,司机无需把手放在方向盘上。

    谷歌兄弟公司Waymo已经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商用无人出租车服务,至今已经有大约一年时间,据当地媒体报道,Waymo已经在一部分车辆上取消了后备司机,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出租车,这些车辆已经完成了大量订单和收入。据外媒最新消息,Waymo公司正准备把无人出租车服务推广到更多的美国城市,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让自动驾驶系统熟悉当地的路况。

相关报告
  • 《韩国公布500亿美元计划 大力发展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10-21
    • 韩国政府周二公布计划,未来几年加速采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甚至飞行汽车,以帮助提振低迷的经济。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一次讲话中表示,韩国企业将在未来十年投入60万亿韩元(约500亿美元),用于开发未来的交通运输工具。他说,政府将花费2.2万亿韩元来帮助发展相关技术,为诸如自动驾驶汽车之类的产品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奠定基础。他说,预计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将在2027年实现,较原来计划的提前三年。 文在寅还预计到2030年,电动和氢燃料汽车将占韩国汽车销售的33%,而2019年仅有2.6%左右。 为促进这些汽车的销售,政府将考虑向购车者提供补贴,并在2030年之前将氢价格从目前水平削减一半。 政府还将鼓励公共汽车和卡车运营商改用电动和氢燃料汽车。声明称,到2030年,韩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数量将从目前的5427个增加到1.5万个,而氢燃料加气站将从31个增加到660个。 对于自动驾驶,政府计划在2024年之前制定相关法规,以便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当地道路上运行,在不同程度的驾驶员监督下。 韩国还计划在2023年前建立一个路由系统和安全规则,从2025年开始为个人飞行汽车提供服务。
  • 《Velodyne激光雷达新品公布 满足5级自动驾驶需求》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7-12-05
    • 11月30日,Velodyne公布其公司的最新产品VLS-128的详细信息。 这是目前为止Velodyne公司研发的最强大激光雷达,射程达到其前身的两倍,分辨率达到之前的三倍。 Velodyne的首席技术官Anand Gopalan表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是为了满足5级完全自动驾驶需求。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它的性能都要可以与人类相媲美,甚至超过人类。VLS-128的有效距离长达300米的范围,能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难以置信的细节分辨,并且缩短做决定的时间。 Velodyne目前是自动驾驶汽车激光传感器领先的制造商之一。VLS-128的探测距离再次升级,仍然以旋转扫描的方式工作,获得360°的水平环形视场。而其垂直方向的探测视角则为40°,并且采取了中间密集两头稀疏的排列方案,以在关键的探测区域获得更高的垂直角分辨率——0.17°(若均匀排列则为0.31°)。简单来说,就是像素更密,分辨得更清楚。这样的好处是,配合相关算法,能够在更远的距离就分辨出更小的障碍物或者行人。 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的“眼睛” 激光雷达目前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众多的汽车,机器人,测绘等众多行业都有应用。和摄像头这类的被动传感器相比,激光雷达可以主动探测周围环境。因为激光光束更加聚拢,所以比毫米波雷达拥有更高的探测精度。在自动驾驶汽车行驶过程中,激光雷达可以对周围环境实时3D建模。而且配合高精度地图运用激光SLAM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定位,比单用GPS和惯导要更加精准一些。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传感器激光雷达可以说是无人驾驶汽车的 “眼睛”。这种激光扫描仪,可以360度全方位地查看车辆周围发生的情况。举个例子,假设在我们面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黑色物体,无论是一张纸,一只蝴蝶还是一些轮胎碎片?自动驾驶车辆需要能够快速地看到这个物体,并迅速地作出判断,到底是要刹车还是变道,然后及时地反馈给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一般上路车辆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行驶,留给车辆判断的时间其实是很少的,这就要求对激光雷达的识别速度非常高。 远距离的识别能力对自动驾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的话无人车只能在低时速状态下运行。如果能在200米的距离就识别出行人,那么在100公里时速之下,无人车也有超过6秒的时间完成驾驶决策到汽车刹停整个过程。这样高线束的激光雷达将显著提升无人车在高速状态的安全性。目前,在没有封闭道路场景下,各个自动驾驶公司的无人车运行速度都未超过50英里。 当前激光雷达市场分析:竞争激烈 ,商业化有待进一步努力 就目前的激光雷达市场来说,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了。在上个月,NVIDIA宣称其电脑视觉系统已经准备好进入5级自动驾驶,英特尔也有类似的声音,也曾向媒体展示过他们的最新系统在路上看到和识别物体的能力。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研发自己的激光雷达,甚至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正在转像Velodyne这样的供应商,希望建立自己的无人驾驶的汽车服务,与Waymo和Uber这样的公司竞争。 在此前举办的底特律车展上,由前谷歌无人驾驶分部剥离出来的Waymo宣布,已将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了90%以上。Waymo在7年前也已经开始花费重金持续在激光雷达技术上投入,目前已经有了母公司谷歌的地图资源,如果能同时掌握了激光雷达这个至关重要的传感器,在此基础上研究自动驾驶系统,那么它的竞争力可以说是上升好几个级别。但是由于原本的价格就很高,所以就算是下降90%,目前也很难满足激光雷达商业化的需求。 激光雷达价格很高主要是因为繁琐的手工组装和调教阶段。目前Velodyne的生产线已经引入机械臂,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加上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说现在激光雷达的成本已经在大幅度地降低。标杆归标杆,但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对于许多整车制造企业来说,当下棘手的需求仍然是价格便宜、性能适中的激光雷达,以帮助实现L3及以下的自动驾驶功能。因此,竞争市场最激烈的,仍然是低线束(64线以下)的激光雷达,降低成本问题是关键。对于Velodyne的竞争对手来说, Velodyne车规级的128线激光雷达要到2021年才会推出,依然有抢占市场的机会。 小结 无人驾驶的浪潮滚滚而来,全球各大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研发公司都选择使用激光雷达。作为车辆的核心探测设备,不断地实现激光雷达的技术突破,我们离无人驾驶的美好出行梦想也将不再遥远!激光雷达现有的高昂售价,使得自动驾驶汽车距离量产还有些距离。除了Velodyne、IBEO、硅谷新锐Quanergy 、Waymo这样的一些国外雷达供应商之外,近几年来,国内思岚科技、大族激光、巨星科技这样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崛起,相比较而言,在多线激光雷达上或许我们可以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