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混合模型中:中枢血管疾病会加剧病变》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5-11-09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但是也有流行病学数据表明,2型糖尿病也是危险因素之一。为了探究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的混合模型。在此模型的病理学特征(4周龄)出现以前,本研究开始监测追踪其代谢和认知功能。当2型糖尿病病理学特征已经出现,而老年斑还未出现的时候是7-14周龄,两个病理学特征同时存在的时候是26周龄。此模型显示出了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相互影响的协同效应。在14周时,监测到了皮层的脑萎缩和Tau的病理学变化,而26周时,此病理学特征扩散到了海马区域。本研究还在此模型上发现了出血性负担,这说明血脑屏障障碍是早期的病理学特征。

相关报告
  • 《长期中枢系统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的混合模型》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1-06
    • 2型糖尿病(T2D)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显著的风险,痴呆是阿尔兹海默病的最常见的症状。2型糖尿病和AD与年龄都密切相关,它们经常同时存在于老年患者身上。长期的2型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有没有相互影响其病程发展,这部分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T2D和AD的APP / PS1xdb / DB小鼠的混合模型,在36周龄时,这两种疾病长期共存和发展。老年APP / PS1xdb / db小鼠中,与糖尿病小鼠相比,我们观察到了不正常的代谢控制,这表明长期的AD也可能加重2型糖尿病。学习和记忆受到严重受损APP / PS1xdb / db小鼠,伴随着皮质大小的降低,神经分支简化和降低树突棘密度也减少。APP / PS1xdb / db小鼠tau蛋白磷酸化增加。小胶质细胞在老年斑附近显著增加,自发出血的总体增加,表明在混合模型血脑屏障可能被破坏。因此,认为严格的代谢控制可能会减缓或延缓并发症的中心时T2D和老年痴呆症并存的长期可行的。
  • 《唾液中与 2 型糖尿病相关的酶的基因》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7-09
    • 营养学专家一直在努力探究 2 型糖尿病与那些能分泌分解淀粉的唾液酶的基因之间的关系,但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导致尚无明确结论。如今,7 月 2 日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新研究为这种关联带来了一定的清晰度。此前已知,携带更多表达唾液淀粉酶(称为 AMY1)基因副本的人会产生更多的唾液淀粉酶。这篇新论文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即拥有更多 AMY1 基因副本可能对预防 2 型糖尿病具有保护作用,不过还需要更多的长期研究来证实这一理论。如果研究人员最终确实证明 AMY1 基因副本数量与糖尿病之间存在明确关联,这可能会促使对新生儿进行基因检测,以预测其患糖尿病的倾向。“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会影响你的日常选择、早期的生活选择,从而在日后预防其发病,”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营养科学系的分子营养学助理教授安吉拉·普尔说道。“这可是件大事,因为糖尿病非常普遍,而且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普尔说道。AMY1 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重复,人们拥有的该基因拷贝数量在 2 到 20 个之间不等。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成糖,从而启动消化过程,但有人质疑,更高效的淀粉分解是否会加剧 2 型糖尿病。这种疾病是一种慢性病症,患者的身体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出现异常,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其他研究人员此前曾尝试研究 AMY1 基因拷贝数量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但结果一直存在分歧。一些研究采用了名为 qPCR(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模拟实验室技术,而另一些研究则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数字 PCR 技术。这些技术会放大并量化特定的 DNA 序列。许多科学家认为,qPCR 技术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这就是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所在。在波尔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超过 100 份患者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从而确定了个体独特的基因构成。这些样本分别属于两类:一类是自述患有 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另一类是自述没有 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他们发现,当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流程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其变异程度略高于数字聚合酶链反应(PCR),但这两种技术的匹配度非常高,对于 AMY1 基因拷贝数的测定结果也相当一致。波尔说:“你不应该因为使用了 qPCR 就认为某个发现是错误的。”此外,研究人员在参与者空腹后的清晨和傍晚分别收集了淀粉酶活性的测量值。他们发现,清晨的测量值明显低于傍晚的测量值。“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存在昼夜变化效应。”波尔说。“无论基因拷贝数如何,淀粉酶活性在一天中的变化是不同的。”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应该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样本,而不能将清晨和傍晚的测量值混在一起。在对参与者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对于患有 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每多一个 AMY1 基因拷贝,其唾液淀粉酶活性就会更高,而与没有这两种疾病的人相比情况则相反。“如果有两个人,一个有 10 个拷贝的 AMY1 基因,另一个没有,那么患有糖尿病的那个人的检测值会更高,即便他们的拷贝数相同,”普尔说。“这些发现使普尔怀疑,AMY1 基因的拷贝数越多可能就越有保护作用,不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因为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成糖,根据常识可以推测,AMY1 基因拷贝数越多,血糖水平就会越高,这对 2 型糖尿病患者是有害的。”普尔怀疑,在咀嚼淀粉时,身体会感知到葡萄糖,并导致具有较高 AMY1 基因拷贝数的人更早释放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血糖,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这种激素),从而产生保护作用。肠道微生物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我怀疑拷贝数较低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普尔说。但她补充道,这也取决于他们摄入的淀粉量。她说,要全面回答这些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控制饮食、对参与者进行长期跟踪,并且需要有大量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