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女性的代谢和生殖疾病》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9-11-01
  • 生殖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但很少研究的并发症。糖尿病中的生殖健康问题范围很广,包括青春期和初潮延迟,月经周期异常,不孕,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可能的更年期提前。根据诊断出糖尿病的年龄,生殖问题可以在青春期早期出现,在需要生育的时候出现,或者在更年期期间出现。从历史上看,由于中枢性腺功能减退症,患有1型糖尿病的妇女经常患有闭经和不孕症。随着胰岛素治疗的加强和代谢控制的改善,这些问题有所减少,但确实存在。现在正在出现当代糖尿病管理的其他生殖影响,包括多囊卵巢综合症和雄激素过多症,这是由于胰岛素对卵巢的作用所致。青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表明更多育龄妇女一生中会遇到与糖尿病相关的生殖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有糖尿病,临床医生需要意识到并为应对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殖健康问题的挑战做好准备。

相关报告
  • 《美国女性循环催乳素浓度和2型糖尿病风险》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8-11-19
    • 催乳素是一种多功能激素,在实验研究中涉及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稳态。然而,催乳素的循环浓度是否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仍然不确定。 我们分析了护士健康研究(NHS)和NHSII中循环催乳素浓度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前瞻性关系,并进行了长达22年的随访。在基线血液采集中,8615名无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女性(NHS 1989-1990; NHSII 1996-1999)和998名NHS女性的一部分在2000 - 2002年期间提供第二份血液样本,使用免疫测定法测量总血浆催乳素。使用Nb2生物测定法在2478名妇女的子集中测量基线生物活性催乳素。使用Cox回归估计HR。结果在156,140人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699例2型糖尿病病例。总血浆催乳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比较最高四分位数的多变量HR为0.73(95%CI 0.55,0.95; ptrend = 0.02)。绝经状态和其他危险因素相似(关节> 0.70)。对性和生长激素,脂联素以及炎症和胰岛素标志物的额外调整没有显着改变结果。血浆生物活性催乳素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不显着强于总催乳素(HR比较极端四分位数,在2478名女性的子集??中为0.53对0.81,pdifference = 0.11)。总催乳素与2型糖尿病的反向关联在抽血后的前9年是显着的,但随时间线性减弱,而对于生物活性催乳素,反向关系在抽血后持续较长的随访时间。 随访9至10年内,正常高循环总催乳素浓度与2型糖尿病风险较低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实验证据一致,表明在健康女性中,生物学正常范围内的催乳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保护作用。
  • 《大米中的化合物具有抗糖尿病的潜力》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乌吉斯古楞
    • 发布时间:2017-11-28
    • 糠是一种富含生物活性的食物化合物。美国农业研究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ARS)的科学家们近期对彩米糠(colored rice bran)进行了研究,以探究其在糖尿病控制方面的潜力。糖尿病是一种因患者体内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而造成血糖水平升高的代谢疾病。 美国现今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是20世纪50年代的6倍。糖尿病影响了2,900多万美国人,全世界受糖尿病困扰的人数达4.22亿。此外,近7,900万美国成年人都面临严重健康问题,如II型糖尿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恰当的医疗护理,可能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失明、肾脏衰竭以及神经损伤等。 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New Orleans,Louisiana)ARS南方地区研究中心(Southern Regional Research Center)的化学家史蒂芬·博伊(Stephen Boue)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想方设法提升大米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ARS阿肯色州斯图加特市(Stuttgart,Arkansas)大勒邦普国家水稻研究中心(Dale Bumpers National Rice Research Center)的化学家陈明轩(Ming-Hsuan Chen)也加入了此研究,共同对彩米糠提取物对老鼠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 博伊的研究表明,红色和紫色米糠提取物对老鼠脂肪细胞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有增强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用药物来改善血糖吸收,但药物可能会产生诸如腹泻或其他肠道问题等副作用。药物的这些缺点促使人们去寻找能有助于控制这一疾病的天然食物和补充物。 博伊表示:“控制糖尿病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在消化期间通过靶向酶来减少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量。”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上。博伊和他的团队在研究中调查了棕、紫和红色米糠提取物对两种消化酶—α淀粉酵素和α糖苷酶的影响及其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红色米糠提取物的老鼠脂肪细胞,其葡萄糖吸收量增至近3倍,而接触紫色米糠提取物的细胞其吸收量翻了一番多。博伊表示,米糠中的一些酚类化合物将这些酶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其活性。 尽管科学家们证明了红色和紫色米糠提取物对老鼠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促进作用,但还需要开展更多的人体相关研究来证明是否在人体上也能产生同样的积极效果。 (编译 乌吉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