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9
  • 在6月26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透露,工信部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中包括突破核心技术,增强发展动力。推动产、学、研、用之间融合互动,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软件等产业核心基础,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

    此外,工信部还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强化部省合作联动,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政策体系方面,工信部将加快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推动建设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开放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推动完善相关政策,特别是人才、财税、金融等政策。

    当天发布会上,科技部党组成员周长奎介绍称,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形成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周长奎说,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国际科技论文的发表量和发明专利的授权量都已经居世界第二位,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也实现了重要突破,像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了发展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的识别、工业机械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也逐步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趋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关报告
  • 《厦门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1
    • 我省将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厦门、福州、泉州三地将在该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记者近日获悉,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厦门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意见》指出,我省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产业集聚和人才汇聚的创新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体系。到2025年,福建的部分人工智能产业将具有国际竞争力,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福建建设的核心动力,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示范区。 按照《意见》,我省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布局也有着更为精细化的考量,厦门、福州、泉州等地都有更为明确的分工。其中,厦门将依托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软件园,重点发展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人工智能核心应用技术瓶颈,发展基于智能芯片的人工智能硬件产业,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水平人工智能研发平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福州的发展重点则是大数据和物联网,当地将着力打造东南区域大数据中心和智能物联产业基地;泉州聚焦的则是智能装备制造,定位为“打造全国重要的半导体产业特色集聚区和智能轻工装备产业基地”。 此外,我省还将陆续推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厦门将依托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智慧交通领域的优势,在民用车、客车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集成,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
  • 《工信部:将从四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台阶》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9-04
    • 8月25日,人工智能高端论坛在重庆顺利举办。该论坛是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共同主办,赛迪传媒、《人工智能》杂志社、重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联盟、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共同承办。 论坛以“AI赋能,产业升级”为主题,广邀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以及众多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高管,共同把脉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详解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应用落地的实施路径,为重庆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创合作共赢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毅琴在欢迎辞中表示,当前,重庆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在国家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的推动下,谋划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加快形成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努力建成国家重要智能产业基地、全国一流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和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强调,工信部下一步将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重点从四方面着手推进工作,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聚焦关键技术产品创新。推动高端通用芯片现有成果向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拓展,加大算法改进、芯片结构优化研发力度。二是深化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能源、医疗等行业的融合。三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强化部省合作联动,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四是持续跟踪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营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目前,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瞩目的焦点。在人工智能高端论坛上来自不同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与实践。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介绍了相关产业依托智能技术进行转型升级的概念、路径、问题和建议,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则详细阐述了认知信息物理时代的AI技术创新。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倩在题为“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价值进化论”的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听觉、视觉等技术的突破,给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的“感官”,大数据的积累给予机器人更多“学习资料”,通过机器学习,机器人正变得更加“聪明”,由原先机械依靠编程进行重复性劳动升级为可自主处理未知环境。机器人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最好载体。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特别讲述了人工智能产业化面临的关键挑战。中软国际互联网ITS集团执行总裁童强解读了如何利用下一代信息技术驱动数字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云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姚志强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发展趋势,他表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核心算法不断升级的挑战,更面临着不同应用场景的挑战。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新经济投资负责人艾渝则从投融资的角度,分析了AI底层技术的持续突破给产业数字化进程带来的巨大价值。 论坛最后的尖峰对话环节,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互联网研究所所长、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的主持下,甲骨文全球副总裁唐聆风、图麟信息创始人兼CEO魏京京、金山科技集团董事长王金山、海云数据创始人兼董事长冯一村、中科创达公司副总裁杨宇欣、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副总裁孙贇、贵州小i机器人CTO王浩等嘉宾围绕“AI新时代——从概念到落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现场听众奉献了一场丰盛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