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至1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小反刍兽疫全球联合秘书处,在罗马总部联合召开了为期两天的战略会议,动物卫生专家、政府代表、畜牧专家和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利益相关方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向与会者介绍了全球2030年全面根除小反刍兽疫项目的第一个5年工作计划草案,并收集了与会者的反馈建议。该计划将于9月最终确定并开始动员实施。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简称PPR,是一种影响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90%的动物感染后会在几天内死亡。全球有21亿头小反刍动物,是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家庭的重要资产,它们提供优质蛋白质、奶、营养、肥料、羊毛纤维,并给农民带来收入。PPR存在于80%的小反刍动物生活地区,全球目前有70多个国家已经或预计将会出现该病毒。PPR严重影响了全球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每年可造成15~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根除PPR与改善贫困、粮食安全与营养、复原力建设等全球问题息息相关,尤其是针对小农户和妇女;也将为受影响国家和地区加强安全与创造和平做出贡献。
暨2011年成功根除另一种具有同等破坏性的牛瘟家畜疾病后,FAO和OIE开始动员并支持根除PPR行动。2015年,国际社会签署了全球根除PPR战略,决定在203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根除PPR。经2015、2016年一系列区域性磋商后,全球根除小反刍兽疫项目的第一个5年工作计划由粮农组织和OIE起草完成。本周的同行审议会议就5年计划进行了讨论,旨在通过关注已存在PPR的国家,或从未评估过PPR情况的国家,来全面推进全球根除PPR战略的实施。
由于PPR病毒已有廉价、安全、可靠的疫苗,且该病毒诊断检测简单,感染期相对短,在宿主体外存活时间也短,因此根除PPR是可以实现的。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要强化国家兽医卫生服务、建立疾病监控系统、疫苗接种、病毒防疫意识与能力建设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
(编译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