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沧浪洲国家湿地公园创建通过省级初审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发布时间:2017-05-15
  •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发布:鄱湖人家2017/5/12 6:47:31

    中国林业网5月11日讯 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沧浪洲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省级初审,同时启动国家级湿地公园申报工作,实行省级、国家级湿地公园“两级”连创。 湖北丹江口沧浪洲湿地公园属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位于丹江口大坝下游,王甫洲大坝上游,公园所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特殊的水文环境,河流流速较缓,河水清澈见底,整个河流中孕育了丰富的沉水植物,具有一定独特性。沧浪洲湿地公园规划用地面积634.33公顷,湿地面积403.36公顷,湿地率为63.59%,以河流型湿地为主。 今年4月,专家组对丹江口沧浪洲湿地公园进行了考察评估,并仔细审阅《湖北丹江口沧浪洲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听取建设申报单位和规划编制单位对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和规划内容介绍,对拟建丹江口沧浪洲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形成初步评估意见,丹江口市将根据初步评估意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这标志着丹江口市沧浪洲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创建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公园是对具有独特性的湿地区域进行保护的一种措施,也是以湿地资源为基础,融合当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生态旅游的一种利用模式。(湖北省林业厅)

相关报告
  •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施“五全”长江大保护战役取得成效》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1-22
    • 2018年,湖北省丹江口市牢固树立全域生态区、全源水源区理念,实施环保全覆盖,通过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文章”,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确保了一库净水永续北送。 实施水域红线全划定。划定丹江口库区库岸沿线1公里为禁止开发区域,水位线170米以下消落带为环库湿地系统,为14个乡镇“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设置标志标牌、隔离网、界桩等设施,环库岸线建立3500公里生态隔离带。 实施水面垃圾全清理。依托两艘138吨专业应急清漂船,对库区600平方公里库汊、水湾、水面的漂浮物及汛期产生的枯枝、杂草进行清理打捞,年清理库区漂浮物35吨。对库周垃圾实行属地包保处理,全面降低雨季污染物冲刷入河量。 实施入库流域全监管。全面压实河湖长责任,296名河长、157名河道管理员常态化巡河,57条5公里以上河流实现常态化监管。分领域分专业成立了13个环保专业委员会和1个库区综合执法大队,清理网箱12.1万只,拆除水库边捕捞队、河南码头等单位居民127户。 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全覆盖。该市实施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14个,建成标准化垃圾处理场6个,兴建垃圾中转站12个,配置密闭式垃圾中转箱1520个、小型分类垃圾桶89686个、分类回收中心492座、垃圾收集清运车945辆,配备保洁员1178名,选聘8家专业化环卫公司承担农村生活垃圾清运,194个行政村村庄保洁实现全覆盖。 实施城市生态保护全域化。认真贯彻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视察丹江口库区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五城联创”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成功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获评全国百佳幸福县(市),2018年10月成功入选全国长江流域“一城一策”生态修复工作计划,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验收,累计创建省级生态镇11个、生态村56个。
  • 《湖北丹江口市四项举措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2-27
    • 湖北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工程所在地、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在长江大保护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中举足轻重。丹江口市始终牢记“两山”理念,主动担当“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丹江口水库水质自监测以来连续28年保持在国家Ⅱ类及以上标准。 一是“铁腕治水”,抓实污染防治。狠抓控源截污,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建设城乡污水管网58公里,对14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能,污水处理能力10.97万吨,城乡污水处理率93%,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开展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修复管网15公里。深入开展汉江入河口整治,对13个直排口挂牌治理。狠抓内源治理,年清理库区漂浮物35吨。全面划定城市蓝线及河湖管理范围,整治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对清理出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降低雨季污染物冲刷入河量。先后开展“饮用水源专项整治”、“清水行动”、“保水质、迎调水”百日攻坚行动、“零点行动”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等专项执法检查,关停污染严重的大小企业100多家。 二是坚持“绿色养水”,打造生态屏障。以“生态市创建”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开展“绿满丹江口”为主题的生态环境升级行动和精准灭荒三年行动。大力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并在库区沿岸建设了北京、天津等五个生态纪念林基地,完成总长度105公里、面积10000公顷防护隔离林带建设,中心城区共建设城市防护隔离林带265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4.2%提高到55.86%。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市55条小流域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城镇群”建设,生态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和美丽乡村数量逐年攀升。 三是坚持“生态净水”,治理面源污染。清理库区网箱养殖12.1万余只,2488户渔户“洗脚上岸”。争取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资金1.47亿元,对全市147个村的饮用水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水土共治行动、化肥减施替代行动、土壤修复行动、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治理取水口环境,对中央环保督查2项问题进行整改销号。划定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约200亩,二级保护区2400亩。设立保护区边界物理隔离网1500米,水面防护隔离带400米,安装防护筒200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达标率为100%。 四是坚持“水为品牌”,促进绿色发展。调水工程倒逼经济结构加快转型调整,打造“水生态之都、水产业之都、水文化之都”。立足水资源优势,先后引进农夫山泉三家工厂落户,成为该集团产能最大的水源基地。以天然养殖为主、精养鱼池为辅,“百万亩淡水鱼生态养殖基地”规模初现。库区特色水果面积达到50余万亩,“武当蜜桔”出销内蒙古、新疆并出口至俄罗斯。亲水旅游业蓬勃发展,丹江口水库成功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创建A级景区13个,成为全国水上摩托艇大赛的定点举办城市和国际路亚钓鱼基地。年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以上,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连续五年被评为湖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先进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