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总石油烃污染土壤过程中,复合污染物铅对生态毒性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07-03
  • 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在2018年已达到4488Mtoe,这导致大量石油产品进入环境。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严重风险。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复合污染物铅对总石油烃(TPH)进行两种生物修复过程即自然衰减和生物刺激的效能,以及其相应的毒性和对受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改变。经过28周的围隔实验,在单一污染情况下,生物刺激法使总石油烃(TPH)浓度降低了96%;在共污染情况下,生物刺激法使总石油烃(TPH)浓度降低了84%。与自然衰减相比,生物刺激降低总石油烃(TPH)浓度的效果非常显著。在单一污染和共污染情况下,自然衰减仅能使总石油烃(TPH)浓度分别降低56%和59%。然而,虽然生物检测发现自然衰减条件下总石油烃(TPH)的降解较低,但是与经过生物刺激的土壤相比,自然衰减的土壤中相关毒性明显降低了很多。对蚯蚓的毒性检测发现,在单一污染条件下,自然衰减处理的土壤中蚯蚓的毒性含量降低了72%,而生物刺激处理的土壤中蚯蚓的毒性含量只降低了62%。在共污染情况下,经过自然衰减和生物刺激处理后,毒性分别只降低了30%和8%。使用16s rDNA测序分析来评估共污染和生物修复处理的影响。NGS数据表明,细菌主要类别是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spp.),在自然衰减处理的第20周,这种细菌占到40%。在生物刺激处理下的土壤样本中,在第12周,食烷菌(Alcanivorax spp.)超过50%,成为细菌群落的主要菌种。自然衰减处理下,除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spp.)外,铅的存在导致了一些耐铅属细菌丰度的增加,比如炔草酯降解菌(Sphingopyxis spp.)和嗜热单胞菌(Thermomonas spp.)。相反,在生物刺激处理下,共污染物铅完全改变了细菌模式,在第12周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在菌群中的含量接近45%。这些实验证明了,在修复总石油烃(TPH)和总石油烃-铅(TPH-Pb)共污染的土壤中,生物刺激比自然衰减更有效。此外,共污染物(例如,铅)的存在对受污染土壤中的总石油烃(TPH)的生物修复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必须在设计生物修复方案前考虑到。

相关报告
  • 《利用类球红细菌对铅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06-29
    • 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最初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是由油田注水中提取出来的细菌,现在用它来对铅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基于该细菌最佳培养条件和对铅的耐受性的研究,研究人员在不同铅污染度的土壤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类球红细菌最佳的温度、Ph、接种体尺寸分别为30-35 ℃, 7和2 x 108 mL-1。类球红细菌不能从土壤中消除铅,但是能够改变它的形态。在生物修复过程中,铅可以被转化活性低或惰性状态。特别是交换性显著下降。小麦幼苗实验中,修复土壤中的铅的生物有效性降低。这个结果揭示了类球红细菌的作用机制是把铅变成了惰性化合物,包括硫酸铅和硫化铅。尽管铅的生物修复效率在小麦上表现非常低(根:14.78%;叶片:24.01%),类球红细菌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中仍然前景广阔。
  • 《温和修复选择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量元素污染土壤中的活性(GRO)》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08-31
    • 温和的修复选择(GRO)是基于植物、相关微生物和土壤修复的综合使用,可以潜在地恢复土壤功能和质量。我们研究了三种GRO(辅助植物稳定化、原位稳定化和植物吸收和辅助植物萃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涉及C、N、P和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解酶的活性,以及来自欧洲六个实地试验的微量元素污染土壤(TECS)的细菌群落结构,并使用细菌 α-和 β-变形杆菌、放线杆菌和链霉菌科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和特异性处理特征的DGGE条带测序研究了群落结构。通过qPCR测定涉及氨氧化和脱氮的基因的复制数目。植物营养在Biogeco遗址(法国)三个地点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与Biogeco遗址处理的土壤相比,处理土壤中的酶活性一直较高。在这个地点,微生物生物量从696吨增加到2352 mg ATP kg−1 soil、呼吸从7.4增加到40.1mg C-CO2 kg−1 soil d−1,处理土壤中的酶活性比未处理的土壤的酶活性高2-11倍。植物管理引起细菌群落结构、总社区和功能组水平的变化,并增加了涉及N周期(nirK,nirS,nosZ和amoA)的基因复制数目。本文还评估了主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微量元素可利用性的影响,并阐明了最终的位点特异性效应。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TECS的植物管理会长期影响土壤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