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等离子体处理改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石墨烯分布和力学性能》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02
  • 目前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主要限于使用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情况,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含有大量的缺陷。本文以高质量石墨烯纳米片(GNPs)为起始原料,制备了GNP/Cu复合材料。氧等离子体处理通过接枝大量的氧官能团来进行GNPs的表面功能化,但没有明显破坏石墨烯结构。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GNPs (P-GNPs)不仅在乙醇/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而且与铜粉的静电亲和力增强,形成了GNP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的P-GNP/Cu复合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1?卷%加载,P-GNP /铜复合了很大程度上提高屈服强度188?MPa失败相对较高的延伸率为21%,明显优于复合与未经处理的国民生产总值(158?MPa,12%)。强度的提高可以用荷载传递机制来解释,并与改进的剪切滞后模型的预测近似一致。由于P-GNP/Cu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位错存储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氧等离子体处理为改善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的石墨烯分布和力学性能提供了普遍有效的策略。

    ——文章发布于2018年9月26日

相关报告
  • 《纳米晶基体与石墨烯纳米板的复合强化对火花等离子体烧结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2-13
    • ?al - 0.5 wt % GNP纳米复合材料与微晶和纳米晶体矩阵,通过火花等离子烧结合成。系统地研究了纳米铝基体强化和GNP强化的效果。纳米晶Al致密(不含GNPs)与微晶Al致密相比,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分别提高57%和53%。添加0.5?wt %理化功能化纳米晶体的国民生产总值Al矩阵导致进一步增强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的85%和44%,分别。这是由于高弹性模量和强度的功能化纳米GNPs的均匀分布,导致99%的致密化。纳米压痕法测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弹性模量与微力学模型测得的弹性模量吻合良好,具有良好的致密性。计算了载荷传递、晶粒细化、CTE失配和Orowan强化等不同强化机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负载转移强化机制对增强纳米复合材料强度的贡献最大(73%)。微晶Al致密体的破坏模式为韧性破坏,随着GNPs的加入而转变为混合破坏模式。而具有纳米晶基体的Al-GNP纳米复合材料则表现出完全脆性的断裂模式。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11日
  • 《电沉积石墨烯/镍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控制。》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07
    • 采用直接电沉积技术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镍复合材料。石墨烯的低体积分数可以促进阴极极化电位,促进离子和电子在电极上的传输,并提供大量的成核位点,从而加速异质微结构特征的形成。石墨烯/Ni复合材料具有2 mL石墨烯分散体,其抗拉强度为864 MPa,塑性延伸率为20.6%,比纯膨体镍高25%和36%。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延性的增强可以归结为双模态的微观结构,而细晶粒的数量为增强强度提供了条件,而粗粒的人口则通过使应变硬化来提高延性。相反,rGO在微结构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会由于大容量镀液中rGO片的聚集而减弱。rGO的低吸附量不利于镍基体的成核,因此产生了均匀的细粒微结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与5?毫升rGO 750?MPa,而断裂伸长率仅为7.5%。研究认为,适当加入rGO分散体,可以为高级石墨烯/Ni复合材料提供一个有前途的微结构。 ——文章发布于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