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盐梯度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表面电荷特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5-21
  • 外泌体是存在于液体活组织检查中的纳米级脂质囊泡,用作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包括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纯化和随后的大小和表面表征是基于外泌体的诊断必不可少的。然而,样品净化是耗时且有潜在危害的,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从一次测量中得出样品的尺寸和zeta电位。在这里,我们从稀释溶液中浓缩外泌体,用毛细管通道中的盐梯度一步测量它们的大小和电位。盐梯度引起相反方向的粒子和流体运输,使粒子陷入陷阱。在几分钟内,粒子浓度增加了两个数量级以上。对单个或一组外泌体的空间分布的拟合返回它们的大小和表面电荷。我们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纳米粒子。毛细管是在一个低成本的聚合物装置中制造的。

相关报告
  • 《晶粒尺寸梯度和长度尺度对表面纳米晶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4-12
    • 大量的研究表明,纳米晶(NC)材料表面区域的晶粒度梯度具有显著的力学性能,如高应力和优良的应变硬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相邻相之间的位错相互作用,建立了不同晶粒尺寸之间的位错相互作用模型。摘要介绍了一种材料长度尺度,该尺度是在两种位错之间的距离的物理意义下,作为单一拟合参数引入的。对考虑纳米颗粒生长机理和粗粒(CG)铜板的梯度NC铜板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考虑到NC层厚度和NC粒度分布的影响,可以对NC梯度金属的整体力学性能进行优化。此外,基于失效分析的数控梯度金属可以规避强度-延性的权衡。此外,引入的材料长度尺度对屈服应力和失效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梯度粒径分布的NC相中,考虑由于位错相互作用引起的应力梯度,可以在设计功能梯度NC金属中提供该模型。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16日
  • 《表面缺陷对上转换纳米粒子光学特性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04
    • 由于具有核壳结构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可以显著增强光致发光效率,所以其在光学 成像引导生物成像、治疗学、防伪和太阳能电池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一般都是外壳涂层消除了淬灭点,并从周围的去活化剂(配体、溶剂)中分离出核,从而有效抑制表面相关的去活化。研究证明,掺杂离子的表面捕获可以抑制激发能量的淬灭,可以通过核壳结构来抑制。    成果简介   近日,中国昆明理工大学的邱建备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的 Yu Siu Fung教授(共同通讯作者)采用了湿化学退火工艺,从表面缺陷(即无序、空位和间隙缺陷)中恢复镧系掺杂的KLu2F7裸露核心的UCNPs。制备出的UCNPs只有几个原子层的均匀厚度,利用像差校正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 - STEM)在原子尺度上识别表面缺陷。通过热退火方法恢复UCNPs表面缺陷,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的相应的上转换光致发光强度,使其有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以题为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Surface Defec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发布在国际著名期刊 ACS Nano 上。 研究采用了HAADF-STEM直接观察了薄的均匀厚度的KLu2F7: 38%Yb3+, 2%Er3+ UCNPs的聚集结构。利用湿化学反应方法和结构中镧离子的排列,在Lu3+的结晶位点上找到的活化剂在没有带来不需要的缺陷情况下得到了明显的证明。制备的KLu2F7: 38%Yb3+, 2%Er3+ UCNPs在980 nm连续波激光激发下,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的上转换光致发光强度的变化。表面热退火工艺,在制备UCNPs时,克服其表面缺陷是一种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