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杀虫剂埃及伊蚊的表皮层分析》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7-16
  • 杀虫剂在减轻全球病媒传播疾病负担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尽管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依然存在,因为抗杀虫剂病媒种群继续在全球蔓延。为了规避杀虫剂耐药性,必须了解所有促成机制。接触式杀虫剂通过昆虫角质层吸收,角质层主要由几丁质多糖、角质蛋白、碳氢化合物和酚类生物聚合物菌核素和黑色素组成。角质层界面的改变可以减缓或阻止杀虫剂的渗透,这种现象称为角质抗性。缺乏黄热病蚊子埃及伊蚊的性质可耐性特征。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利用固态核磁共振波谱、气相色谱/质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来深入了解同源性细胞色素 P450 单加氧酶杀虫剂抗性和易感埃及伊蚊(Ae)的角质层组成。埃及伊蚊。未发现表皮烃含量或酚类生物聚合物沉积的差异。相比之下,我们观察到抗杀虫剂Ae的角质层厚度。埃及伊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并表现出更高的多糖丰度。此外,我们发现这些局部表皮变化与整个蚊子的整体代谢差异相关,这表明在这个主要疾病媒介中存在新的表皮抗性机制。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36926-3
相关报告
  • 《氯菊酯暴露导致的转录组学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埃及伊蚊在24小时内经历解毒代谢》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11-04
    • 杀虫剂耐药性是一个多方面的反应,也是跨分类群的问题。埃及伊蚊是寨卡病毒、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媒介,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高水平的拟除虫菊酯耐药性,这给公共卫生官员带来了挑战。为了检查暴露于氯菊酯后转录组学随时间的变化,在暴露后 6、10 和 24 小时对样品以及对照组进行了 3'Tag-Seq 分析。差异表达分析揭示了解毒酶和各种产生能量的代谢过程的显着变化。这些发现表明,与系统内关键能量动员途径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涉及脂肪分解、β-氧化和柠檬酸循环的协调反应,这些反应是产生高能分子(如 ATP、NADH、NADPH 和 FADH)所必需的。这些发现强调了代谢过程的复杂相互作用,这可能对理解昆虫生理学和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具有更广泛的影响。上调的解毒酶包括细胞色素 P450、谷胱甘肽 s-转移酶和过氧化物酶以及 ATP 结合盒转运蛋白。此外,八个热休克基因或具有热休克结构域的基因随时间表现出最高的倍数变化。暴露24小时后,样品显示这些过程的整体下调,尽管主成分分析表明反应的持久特征。了解对杀虫剂暴露的恢复反应提供了可能的新遗传和增效靶点的信息。
  • 《Ag-TiO2纳米复合材料处理番木瓜种子提取物对埃及伊蚊幼虫死亡率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10
    • 印度尼西亚登革出血热(DH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继续上升。然而,由于对登革出血热媒介埃及伊蚊(黄热病蚊子)的杀虫剂控制,导致了杀虫剂耐药性的发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两种已证实具有杀幼虫活性的成分,即Ag-TiO2纳米复合材料和Carica木瓜种子提取物,单独或联合对埃及伊蚊幼虫的死亡率的影响。本实验研究分为对照和三组:1)番木瓜籽提取物浓度为0、2、4、6、8、10ppm;2) Ag-TiO2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ppm;3) Ag-TiO2与C.木瓜籽提取物的混合浓度分别为50%和90%致死浓度。暴露24小时后,测定Ag-TiO2纳米复合材料(分别为5.19 ppm和10.87 ppm)和木瓜种子提取物(分别为25.98 ppm和44.30 ppm) 50%致死浓度和90%致死浓度。Ag-TiO2浓度与混合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幼虫死亡率与Ag-TiO2浓度及混合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812, p = 0.001, r = 0.343, p < 0.001)。经过纳米复合材料和/或种子提取物处理后,死幼虫的视觉外观发生了变化,包括腹部部分受损,腹部透明度增加,毛刷数量减少。因此,在番木瓜种子提取物中添加纳米复合Ag-TiO2可以提高番木瓜种子提取物对埃及伊蚊幼虫的杀幼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