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模型研究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12-08
  • 目前,一些细胞(如Vero、VeroE6等)和动物模型(hACE2转基因小鼠、叙利亚黄金地鼠、雪貂、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等)常被用作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但这些细胞系和动物模型并不能精准模拟人体的生理特征,且所用的动物模型仅表现出轻到中度的感染症状,一定程度限制了药物和疫苗真实有效性的测试。因此,迫切需要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病理生理状态的研究模型。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毕玉海研究员团队分别与清华大学陈晔光院士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吴森教授团队合作,建立了人远端支气管类器官和新冠病毒受体hACE2转基因猪模型,为SARS-CoV-2/COVID-19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精准治疗、疫苗和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测试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感染模型。

    研究者从远端肺组织中培养生成人类远端支气管类器官(hDBOs),通过免疫荧光方法在这一模型中鉴定出6种细胞类型,分别为基底细胞、纤毛细胞、棒状细胞、AT1细胞、AT2细胞和杯状细胞,发现SARS-CoV-2可以感染这6种细胞类型。hDBOs感染SARS-CoV-2后,出现的病理变化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相似。对感染病毒后的hDBOs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一系列细胞反应:病毒感染早期角质化基因下调,随后发生从氧化磷酸化向糖酵解的代谢转换,脂肪酸代谢减少,内质网应激,细胞周期阻滞,凋亡以及溶酶体功能下降(图1)。清华大学王婷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张宁博士等为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少华副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毕玉海研究员、清华大学陈晔光院士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高福院士为共同作者。

    hACE2人源化猪模型是通过位点特异性敲入人ACE2(hACE2)取代猪的ACE2所建立的新冠肺炎猪模型。在猪内源性ACE2启动子的调控下,几乎在所有组织中(脑组织除外)都有高表达hACE2,从肺和肾中分离出来的原代上皮细胞对SARS-CoV-2高度敏感,并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和对病毒N蛋白的免疫荧光信号(图2)。中国农业大学杜旭光副教授、郭紫航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范文辉博士等为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刘文军研究员为共同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吴森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余大为博士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毕玉海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上述研究均发表在Cell Discovery杂志。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1-00346-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1-00313-x

  • 原文来源:http://www.im.cas.cn/xwzx2018/kyjz/202112/t20211208_6290267.html
相关报告
  • 《武汉病毒所/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张波团队在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0
    •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张波课题组建立了一种以甲病毒为载体的、快速高效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小鼠感染模型,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论文题目为 “A mouse model for SARS-CoV-2 infection by exogenous delivery of hACE2 using alphavirus replicon particles”(一种由甲病毒载体递送hACE2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SARS-CoV-2感染受体为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hACE2),由于与hACE2存在关键氨基酸位点差异,小鼠ACE2(mACE2)不能介导病毒入侵,因此SARS-CoV-2不能感染普通小鼠模型。在小鼠中表达hACE2是建立SARS-CoV-2感染模型的主要方法之一。甲病毒载体具有外源基因表达效率高、安全性好、宿主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疫苗、基因治疗和细胞转导等领域。 该研究以甲病毒属成员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复制子颗粒系统为载体表达hACE2受体(VEEV-VRP-hACE2)(图1 a,b)。研究首先证实了VEEV-VRP-hACE2能够使对SARS-CoV-2不易感的BHK-21和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转变为SARS-CoV-2易感细胞,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随后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提前1天对BALB/c或C57BL/6鼻腔感染VEEV-VRP-hACE2,再感染SARS-CoV-2,能够在小鼠肺部检测到病毒复制和扩增,且病毒载量连续5天保持较高水平(图1 c,d,h),小鼠肺部有明显的肺炎病症表现(图1 i),以上结果表明,VEEV-VRP-hACE2可将hACE2基因递送至小鼠呼吸道,建立一种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随后,该研究团队利用此小鼠模型评价了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及灭活病毒疫苗对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注射中和抗体及免疫灭活病毒疫苗的小鼠攻毒后肺部病毒载量显著降低(图1 j,k),且病理损伤减轻,说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中和抗体和疫苗的评价中。 该感染模型能够在普通的BALB/c或C57BL/6小鼠上快速建模,构建周期短,不需要繁殖,可实现短期内大规模推广。该模型的建立有望缓解新冠病毒研究中动物模型紧张的问题。 武汉病毒所博士生张亚南、博士后李晓丹、博士生张哲瑞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病毒所张波研究员与叶寒青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武汉病毒所/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张波团队在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方面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9-05
    •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张波课题组建立了一种以甲病毒为载体的、快速高效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小鼠感染模型,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论文题目为 “A mouse model for SARS-CoV-2 infection by exogenous delivery of hACE2 using alphavirus replicon particles”(一种由甲病毒载体递送hACE2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鼠模型)。 SARS-CoV-2感染受体为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hACE2),由于与hACE2存在关键氨基酸位点差异,小鼠ACE2(mACE2)不能介导病毒入侵,因此SARS-CoV-2不能感染普通小鼠模型。在小鼠中表达hACE2是建立SARS-CoV-2感染模型的主要方法之一。甲病毒载体具有外源基因表达效率高、安全性好、宿主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疫苗、基因治疗和细胞转导等领域。 该研究以甲病毒属成员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复制子颗粒系统为载体表达hACE2受体(VEEV-VRP-hACE2)(图1 a,b)。研究首先证实了VEEV-VRP-hACE2能够使对SARS-CoV-2不易感的BHK-21和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转变为SARS-CoV-2易感细胞,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随后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提前1天对BALB/c或C57BL/6鼻腔感染VEEV-VRP-hACE2,再感染SARS-CoV-2,能够在小鼠肺部检测到病毒复制和扩增,且病毒载量连续5天保持较高水平(图1 c,d,h),小鼠肺部有明显的肺炎病症表现(图1 i),以上结果表明,VEEV-VRP-hACE2可将hACE2基因递送至小鼠呼吸道,建立一种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随后,该研究团队利用此小鼠模型评价了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及灭活病毒疫苗对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注射中和抗体及免疫灭活病毒疫苗的小鼠攻毒后肺部病毒载量显著降低(图1 j,k),且病理损伤减轻,说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中和抗体和疫苗的评价中。 该感染模型能够在普通的BALB/c或C57BL/6小鼠上快速建模,构建周期短,不需要繁殖,可实现短期内大规模推广。该模型的建立有望缓解新冠病毒研究中动物模型紧张的问题。 武汉病毒所博士生张亚南、博士后李晓丹、博士生张哲瑞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病毒所张波研究员与叶寒青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来源:生命科学前沿) 原文出处:Zhang, Y., Li, X., Zhang, Z. et al. A mouse model for SARS-CoV-2 infection by exogenous delivery of hACE2 using alphavirus replicon particles. Cell Res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0-00405-5 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0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