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实践与技术》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1-10-18
  • IWA's new online journal Water Practice & Technology was launch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orial Board to provide the widest possible dissemination of high-quality material that is of interest to practitioners rather than researchers. Types of article include: Case studies Practical "know-how" reports Compilations of data on previously reported processes By publishing these articles electronically Water Practi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a much-needed searchable archive that makes these practice-focused articles rapidly available worldwide. Water Practi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an invalu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water practitioners, including those active in utilities, consultants and engineers, enabling interested readers to find and access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seeking.
  • 原文来源:http://www.iwaponline.com/wpt/default.htm
相关报告
  • 《净水技术》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17
    • >杂志是由上海市科协主管,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主办的水处理专业刊物,是上海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的杂志。   >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杂志创刊20年来在国内外饮用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包括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应用实践、经验总结、标准与规范净水信息等。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期刊。
  • 《“数据下海”的海南实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2-22
    • 近日,全球首个商用 UDC(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开机运行,为解决该行业高耗能、高耗水等问题打开了新的突破口。该项目还将承担起验证相关商业模式的重任,为根植蔚蓝的数据中心带来无尽的产业发展空间。 创新示范 建设海底数据中心 近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清水湾靠海一带区域,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海南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岸站、海兰信海洋科技展厅和海兰云机房等岸站基地相关建筑物及设备,推进项目收尾工作。距离岸线几公里开外,一艘作业船只正在进行“海底数据舱”入海安装和维护。 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岸站承载电力、网络接入、中央监控等设施,水下中继站是负责电力及网络分发、控制、回传的中间接续水下设施的统称,水下数据终端集中放置电子信息设备及运行支持环境的水下设施。其中,水下中继站和水下数据终端均部署在指定海底。 该项目的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呈圆柱形罐体状,可实现舱内恒湿、恒压、无氧的安全密闭环境。应用水深超过30米,重量达1300吨,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的重量,罐体直径3.6米,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相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结构设计寿命为25年。 海底数据中心设计方案采用重力热管原理,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总体能效较传统机房提升40%~60%。 此前,承建方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对海底数据中心建设海域进行全岛筛选,最终项目落户陵水。该处近岸海水温度低(<24.5℃),可满足海底数据中心对低温海水的建设需要。 陵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苏军介绍,陵水 UDC项目的数据舱和配套装备将作为海南省自贸港数字化建设的创新示范工程,完成入海安装并适时开机。近期,项目第一个模块已完成水下安装。 苏军表示,陵水 UDC项目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解决陆上数据中心能耗高、消耗淡水等问题,并可以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目前,该项目已被纳入海南省超常规稳住经济大盘行动方案、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时列入海南省2022年重点(重大)项目预备项目。 据项目方技术人员介绍,陵水 UDC项目计划分三期完成:第一期(2022~2023年)为示范开发工程项目,前期计划布放3个海底数据中心模块,共6个舱体,总投资两亿元;第二期(2023~2024年)为规模化开发项目,将完成30个舱的建设,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2亿元;第三期(2025年开始)为商业化推广开发项目,将完成100个舱的建设,预计投资规模达到约56亿元。 “陆数海算” 商业模式提质扩容 作为数字经济底座的数据中心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爆发期。与前几年快速发展不同的是,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高耗能、高耗水等资源消耗特性已受到社会关注,各地政府近年来纷纷出台了相应的限制政策措施。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海南海底数据中心,一期布放100个数据舱,并逐步建设以海底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综合性海洋新技术产业园。陵水 UDC项目正好响应了这一政策要求。目前陵水项目一期客户已经确定,分别代表了电信运营商、人工智能、第三方 IDC运营商3个不同应用场景。二期将重点开拓头部互联网和超算客户。长期来看,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将迎来大量的离岸数据中心需求。 “双方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合作。”作为陵水 UDC项目首批客户之一,中国电信海南公司总经理李云庄表示,根据中国电信和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项目合作协议,落户陵水的首个“海底数据舱”将用于部署中国电信天翼云海南海底媒体存储节点、内容分发网络节点及海南省国资专属云资源池,打造专属海底数据中心的天翼云平台。 海底数据中心的商业模式也正在陆续扩容并进行验证。海兰信董事长申万秋说,除现有的托管服务以外,接下来会迅速推出服务器租赁、海底云空间、云算力租赁等商业模式,届时海底数据中心的运维方式将不是客户所担忧的问题,将是对客户更友好的模式。 “海底数据中心是陆地数据中心的补充而不是替代,主要定位于低耗能数据中心的细分赛道,在特定地域和场景发挥其独特价值,具有高行业壁垒的特征,对于海外市场、互联网巨头,也可采用灵活的合作模式。”申万秋说,目前项目主要的成本劣势体现在海底单舱布放的用船成本,未来大规模部署和运维过程中,单舱建造和维护成本将因规模效应而大大降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当前数据中心发展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机柜密度不断增加,给机柜的热量管理、电源分配、安装迁移等方面带来巨大难题,“液冷”趋势明显,自然冷却及免费制冷趋势明显。 邬贺铨认为,海底数据中心这种“自然免费的不间断冷源、无压缩机/冷却塔制冷”的优势,能解决现存的很多成本问题。同时,海底数据中心在灾备场景下有着独特的价值,特别在防火、防洪和防台风方面。 绿色升级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作为新基建的数据中心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根据《中国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报告》,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约613亿度,2019年全国数据中心行业实际发生的年总用电量也约为600亿度。 申万秋介绍,海底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低耗能、省资源、省资金投入;可在沿海发达城市海岸部署,实现低延时;舱内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提高 IT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基本没有土建,可模块化部署,不存在机架空置情况,与海上绿色能源实现多能互补。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海底数据中心对海洋的使用不是排他性的,布放的海域既可以包容海洋牧场、渔业网箱等生态类项目,又可以与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平台等工业类项目互相服务,是陆海统筹、生态用海、集约用海的实践探索。同时,相比于陆上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省电、省地、省水、绿色,总成本具有明显优势。 2021年底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文件,鼓励探索利用河湖、海洋等优势资源,建设利用自然冷源散热的数据中心,充分发挥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天然优势,因地制宜促进数据中心节能降耗。 海南、广东、山东等地制定的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均提出要促进海底数据中心研发及建设。 邬贺铨表示,海南作为自由贸易港,数据开放需要安全有序流动,数据中心作为经济底座,支撑作用明显。海底数据中心充分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把海洋能源转化为海洋算力,在能耗和能源方面双管齐下,为国家“双碳”目标献计献策。“这种硬核科技的创新和引领,值得鼓励和支持。” “海洋经济数字化转型潜力巨大。”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认为,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海洋经济的“大脑”,海洋大数据以新基建和海洋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牢牢把握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主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苏军说,陵水 UDC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方案,为陆海统筹及立体用海提供新思路,为“东数西算”战略提供“陆数海算”新补充,为“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创建新赛道,为我国建设国际数据港和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了创新方案,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