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科技携手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成立EUV光刻仿真联合实验室》

  • 来源专题:半导体工艺技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11-30
  • 近日,新思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强强联手,正式组建“EUV光刻仿真联合实验室”并举行揭牌仪式。双方联合宣布将在北京合作共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联合实验室,共同合作开发基于EUV的光刻仿真及应用,致力提高中国EUV研发能力并共同培养该领域尖端人才。该联合实验室得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科技处处长李平、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计算光刻研发中心主任韦亚一、新思科技半导体事业部全球总经理柯复华、新思科技全球资深副总裁暨亚太总裁林荣坚、新思科技中国副总经理陈志昌、新思科技中国区半导体事业部销售总监肖长青等出席揭牌仪式。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说,“早从2003年开始,作为第一家合作单位,新思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成立了EDA研究中心。15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合作,目前科学院10多个研究所,20多个课题组都使用新思科技的解决方案从事科研工作。此次EUV光刻仿真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开启了新的合作点,将共同提高中国EUV研发能力。"

    新思科技半导体事业部兼全球总经理柯复华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正迅速接近国际水平,国内第一台EUV也即将于2019年投入使用,预计对于EUV的光刻仿真及应用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迫切。为更好地服务于这个迅速成长的中国市场,新思科技一直努力深化提高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参与度。我们非常高兴此次能够和国内领先的微电子研究所共建EUV光刻仿真联合实验室,使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加贴近国内芯片制造商的迫切需要,共同提高中国集成电路在EUV方面的应用水平。”

    新思科技是目前在业界唯一具有从芯片设计、工艺研发到半导体生产良率提升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软件提供商。在先进的极紫外(EUV)光刻领域,新思科技同样拥有广泛的研发和量产经验。

    未来,新思科技将持续并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EUV领域尖端人才并不断坚持技术创新,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威立成立“科技期刊创新” 联合实验室》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华宁
    • 发布时间:2023-09-07
    •   6月16日,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威立宣布 “科技期刊创新”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威立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基斯里(Philip Kisray)代表双方揭牌并致辞。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表示:威立在出版高质量科技期刊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科技期刊创新”联合实验室将借助威立的国际传播渠道,帮助提升中国学者和研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同时也将不断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   威立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基斯里表示:非常高兴威立能有机会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科技期刊创新”联合实验室。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一家权威的期刊评价机构。希望联合实验室能够在期刊创新、期刊评价、科研诚信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科技期刊创新”联合实验室是威立与中国国家级科技智库合作创建的首个联合实验室,基于联合实验室,威立将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科技期刊领域展开合作。借助威立在期刊建设、国际传播推广的渠道能力,以及文献情报中心在科学计量领域的强大分析能力和期刊评价资源,联合开展科技期刊创新产品与服务,赋能中国科研生态系统,提升中国期刊品牌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技期刊创新”联合实验室在本次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两个最新合作成果:《世界科学中的中国科技期刊——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分析》专题报告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蓝皮书》。 (1)《世界科学中的中国科技期刊——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分析》专题报告运用数据可视化交互页面的创新形式,围绕中国科技期刊界与国际出版商合作的主题展开。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海量的数据以及专业的评价与分析能力,展示了近10年间(2012年至2021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在全球逐步提升的发展态势,从中国SCI期刊与论文规模的扩张、中外合作期刊被引用率显著提升、中国期刊稿源国际化增长以及中外合作期刊有效填补中国期刊学科布局的空白等角度展开。 (2)《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蓝皮书》是“科技期刊创新”联合实验室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第一项重要工作,蓝皮书总览了中国科学院旗下期刊的建设现状、学科结构、办刊体制及重要期刊案例。蓝皮书梳理核心关键问题,探索中国科学院期刊的发展潜力,借助威立在英文科技期刊领域的丰富经验,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
  • 《厦企携手中国科学院 推进半导体核心材料研发创新》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10-21
    • 昨日,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产业化平台南京诚芯集成电路技术研究院进行合作签约,双方将共同推进半导体光刻胶的研发和项目产业化。 当前,我市将集成电路设计列入十大未来产业培育工程之一,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转化和批量应用,力争到2021年产值突破百亿元。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正迎来发展的窗口期,光刻胶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的重要材料,长期依靠进口,是“卡脖子”产品之一,当前还面临上游关键原材料短缺、先进工艺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恒坤新材料是国内率先实现量供集成电路超高纯前驱体和高端光刻胶的企业,已成为国内多家高端芯片企业的材料供应商。前驱体和高端光刻胶是企业目前的两大拳头产品,填补了国内半导体先进电子材料的空白。今年恒坤新材料加大产业布局力度,相继投资建成两个半导体先进材料工厂,业务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恒坤新材料相关负责人表示,恒坤新材料希望借助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技术优势,加强研发力量,促进高端光刻胶及相关原材料的技术拓展并实现产业化。恒坤新材料将以厦门为总部,规划建立半导体先进材料研发中心,推动光刻胶和先进半导体材料的发展。 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镇之一,我市正通过“三高”企业系列扶持政策,推动自主研发项目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力度、支持企业建设实验室等,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