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结核病例进行检测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一个主要问题。WHO曾推荐各国每十万人口应至少配备一个诊断实验室,然而尚未有相应证据的支持。基于此,来自尼日利亚国家结核病与麻风病控制项目组以及Zankli医学中心、利物浦热带医学院、法国巴黎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尼日利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2008-2012)的监测数据,旨在描述结核病例发现率(case detection rates,CDR)及其地理分布以及CDR与诊断实验室密度以及HIV感染率之间的关联关系,其相关成果于2015年6月15日发表在《热带医学与国际卫生》上。
研究发现,2008年的中位数CDR为17.7%(范围为4.7%-75.8%),2012年增至28.6%(范围为10.6%-72.4%)(p<0.01);2012年的CDR在基线水平上与2008年CDR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2008年CDR<30%地区相较于2012年的涨幅要高于2008年CDR>30%的地区;2008年尼日利亚全国的诊断实验室数量为990,2012年为1453,增长率达到46.7%,各地区的增长率从-3%至118%不等;根据各地区实验室密度可以预测其2012年的CDR(p <0.001),但未发现CDR与HIV感染率或涂阳患者比例之间的关联关系;尼日利亚每十万人口诊断实验室数量≥1地区的2012年CDR与其实验室密度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
综上所述,尼日利亚各地区间的实验室密度及结核病例发现率差别较大,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还需要更多数量的诊断中心;高于WHO指南推荐的实验室密度可能会提升结核病例发现率,因此应将指南推荐的这一比例视为最低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