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清华的开源软件IoTDB刷新数据库世界纪录》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4-09-03
  •        8月30日,在有关国际组织公布的最新的国际权威数据库性能基准榜单中,基于清华发起研制的Apache IoTDB开发的国产化时序数据库软件TimechoDB刷新了物联网场景榜单TPCx-IoT,在性能和系统成本维度上双双打破世界纪录。相比第二名,其性能指标提高86%,系统成本降低68%,超过美国戴尔、超威、韩国TTA等知名公司相关产品。

           近年来,随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不断深入,数据对于制造业降本、增效、提质的价值不断被挖掘。从《中国制造2025》到“十四五”规划,再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强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我国不断出台政策,促进高性能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技术突破与工业应用。时序数据库作为一种负责存储、管理工业设备传感器上报的海量数据的新型数据库技术,正成为推动工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

     IoTDB时序数据库技术源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工业大数据团队。十余年来,该团队在国家核高基、重点研发计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项目支持下,创新研发超高压缩比文件格式、端边云数据协同架构、时序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突破了一系列数据库基础软件核心难题,赋能企业以更低的运维与部署成本,实现时序数据更及时、更高效的管理。

      同时,IoTDB相关技术与系统成果已在能源电力、钢铁冶炼、航空航天、石油石化、智慧工厂、车联网等行业的全球数千家规上工业企业成功应用,其用户覆盖了中核集团、国家电网、宝武钢铁、中冶赛迪、中航成飞、中国中车、长安汽车、博世力士乐、德国铁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

      这也意味着,来自清华大学的科技创新成果,不仅在技术层面证明了国产数据库正在引领全球前沿,而且在产业化应用上正充分满足工业领域海量时序数据的管理需求,为全球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


  • 原文来源:http://news.e-works.net.cn/category802/news116339.htm
相关报告
  • 《26.50%!隆基再次刷新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25
    • 近日,隆基硅异质结光伏电池(HJT)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274.4c㎡)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 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实现光伏转换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10月,隆基曾一周两破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此次又将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推高至26.50%,隆基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速度”和更具度电成本优势的高效光伏产品引领行业进步,助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 *注: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是权威的第三方测试机构,所测试的效率纪录被“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的《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表》认可。
  • 《25.47%@20.45cm2!光因科技再刷世界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22
    • 近日,光因科技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单结光伏组件,在权威测试中效率再创新高:反扫效率达25.47%、稳态效率25.27%,刷新世界纪录,实现国际首次突破25%大关。 光因研发团队通过精确调控钙钛矿材料的能带结构,优化了界面工程,大幅降低载流子复合损失,提升薄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效率的稳步提升。 技术研发多维突破 此次突破并非偶然,而是公司 "基础研究 - 工程转化 - 场景验证" 全链条创新的必然结果。从1cm2单元电池全球首次超过26%,到此次组件效率全球首次突破25%,再到0.72m2商用组件全面积效率全球首次突破 20%。我们不仅追求实验室数据的突破,更注重将“冠军效率”无缝转化为量产能力,这需要基础研发、工程工艺、生产制备、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五个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迭代和相互高效协作。 源于公司 “单结筑基,叠层突破” 的清晰技术路线,成立仅两年多的光因科技,已19 次打破钙钛矿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在四项核心技术指标上位列世界第一。 在代表产业化工程工艺水平的1200cm2组件上:光因科技连续两次登顶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太阳电池最高研究效率图》,并以21.1%的稳态效率世界纪录保持至今。 在代表商业化水平的平米级商用组件上:光因科技成为全球首个在平米级钙钛矿组件上突破 20% 效率大关的企业。在全面积(0.72㎡)实现20.7%,光照面积(0.64㎡)实现21.88%的转化效率。将钙钛矿商用组件的效率大幅提升至新的水平,还超过了商用碲化镉(CdTe)、铜铟镓硒(CIGS)等主流薄膜光伏技术,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代表未来技术前瞻布局的全钙钛矿叠层组件上:光因科技已经实现31.55%的电池效率和31.44%的稳态效率。 商业化成果显著 凭借效率与成本的颠覆性潜力,以及轻薄、柔性及弱光性能显的著优势,光因科技已携手合作伙伴探索光伏消费电子、物联网(IoT)、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及分布式电站等场景应用,实现了从消费端到能源端全场景覆盖,不仅是在技术上全球领先,在产业化进程上领先,在商业化上也走在行业最前列。 目前,光因科技已率先跑通商业化,并实现大规模商业订单交付,良品率超过95%。 2025年1月7日,光因科技与全球领先的移动充电与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安克创新在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推出革命性的太阳能伞和太阳能斗篷,首次将钙钛矿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消费产品领域。 2025年4月25日,光因科技与研极微科技在杭州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钙钛矿AI智能摄像机,成功开创不插电摄像头这一全新品类,开启无源(Battery-free)物联网新时代。智能物联网终端就是需要做到“无源”,而完成“无源”要剪掉两条线:网线和电线。但是,剪网线容易,剪电线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除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轻柔透明度之外,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性是微光/弱光环境下稳压发电,很多3C设备基本是使用信号电或者是低功耗用电。 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论是阴雨天气还是身处室内,它都可以做到及时补能,所以50%~70%的3C产品、IoT设备和可穿戴设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都可以实现用不充电不换电,至少大幅延长续航,重塑它的补能方式。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接连落地,正是光因科技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生动体现。 2025年7月,联合发布钙钛矿永续小夜灯,无需充电或更换电池,实现行业首款可直接在电商平台购买并使用的钙钛矿量产产品。   不久前,光因科技钙钛矿光伏组件成功通过德国莱茵TüV的IEC 63163国际标准全项测试,成为全球少数获此认证的钙钛矿光伏企业之一,叠加此前已通过的 RoHS 环保认证,已构建起 “环保合规 + 性能可靠” 的双重产品认证体系,不仅在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商业化能力方面树立新标杆,更为进军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光因科技正以"企业家+科学家"的团队组合,"技术+商业"的业务驱动模式,在消费电子、物联网(IoT)、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光伏电站等领域的持续深耕,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不断为光伏产业开辟全新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