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介孔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储存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海西院结构化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 fjirsmyc
  • 发布时间:2016-05-20
  •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合理利用低碳新能源已迫在眉睫。发展新材料来提高能源转化与储存系统的效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介孔材料,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体积、纳米尺度孔道和骨架结构等优异特性,在提高器件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等方面,大有可为。

    近日,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课题组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刘俊教授合作,应邀为今年新推出的《自然综述·材料》期刊撰写论文“Mesoporous material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介绍介孔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储存中的应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2016, DOI: 10.1038/natrevmats.2016.23)。

    文章系统总结了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软模板、硬模板、多模板、原位模板、无模板和基于网状化学的合成法。综述了介孔材料作为电极或催化剂在能源转化与储存器件中的应用最新进展,尤其聚焦在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燃料、可充电电池(锂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介孔材料作为电极或催化剂的优缺点,以及调变该类材料电子和纳米结构、活性、稳定性等策略和方法。最后展望了介孔材料在低碳新能源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复旦大学化学系

  • 原文来源: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atrevmats201623
相关报告
  • 《宁波材料所在Nature Reviews Physics上发表展望文章“拓扑量子材料的能源应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7-21
    • 拓扑材料是过去十多年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明星材料之一,研究者们追求其拓扑非平庸的表面态及无耗散的电子传输,并试图在超导技术、量子计算及低能耗器件上实现应用。然而,由拓扑特性导致的表面化学性质一直缺乏相关研究,这也极大限制了人们对拓扑材料的认知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李国伟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拓扑材料的设计生长与催化应用,系统研究了拓扑绝缘体(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1, 62, 516)、磁性外尔半金属(Science Advances, 2019, 5, eaaw9867; Angewandte Chemie, 2021, 133 , 5864)、狄拉克半金属(Angewandte Chemie, 2019, 131, 13241; Advanced Materials, 2020, 32, 1908518)等材料的拓扑表面态与拓扑电子的催化效应,并给出了基于材料本征电子结构的催化活性位点快速判定方法(Advanced Materials, 2022, 34, 2201328)。   近期,李国伟研究员与中山大学罗惠霞教授及严凯教授合作,受Nature Reviews Physics高级编辑Ankita Anirban博士的邀请,发表了题为“Topological quantum material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的展望论文,系统综述了拓扑量子材料在能源催化及储能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基于磁性、磁场等手段的效率优化策略。   文章从影响分子在固-液两相界面处的吸附出发,讨论了影响分子成键、电子转移及氧化还原动力学的关键因素。考虑到任何催化和电化学储能等过程均涉及到电子的传递,研究人员认为催化材料的可成键轨道形状、导电性、迁移率、费米面处的电子浓度等因素均可影响化学反应的效率。而得益于拓扑材料独特的受拓扑保护的活跃表面电子态与拓扑电子,使得此类材料成为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及提升化学反应效率的理想体系。   文章从“氢还原”模型反应出发,综述了最早被发现的拓扑绝缘体材料的催化效应。以Bi2Se3为代表的强拓扑绝缘体体系是最先被研究的材料之一,研究证实即使是存在缺陷及表面氧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其拓扑电子结构,并能够和吸附的小分子发生直接电子转移作用。但是受制于化学稳定性及p轨道电子贡献的表面态,造成了表观催化效率的低下。这也催生了接下来人们对拓扑半金属的极大研究兴趣。受益于d轨道电子的参与,使得小分子的吸附、脱附、电子转移可以在较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并发现了多种具有极高本征催化活性的催化材料体系,如手性半金属PtGa等。不仅如此,拓扑材料对多电子转移反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水氧化反应、CO2还原以及合成氨过程等。   拓扑材料的另外一个重点应用领域是在电化学储能方面。与传统多孔碳电极材料相比,拓扑半金属碳材料可在保持其多孔结构的前提下,仍然具有优异的电导率,对离子在其中的迁移等过程非常有利。因而拓扑碳材料成为了当前电极材料的热门候选体系,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等。最后,文章总结了拓扑能源材料面临的研究挑战,并展望了磁场以及调控电子自旋极化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认为通过磁结构的设计以及自旋这一自由度的引入,可以实现基于小磁场的、面向工业级电流密度的催化材料(如制氢反应)。   这一成果以“Topological quantum material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为题发表在权威期刊Nature Reviews Physics(论文信息:Nat. Rev. Phys.,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2254-022-00477-9)上。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罗惠霞教授、严凯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李国伟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团队人才”项目、“所长基金科研项目-青年项目”的支持。
  • 《纤维素纳米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储存能力》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4-02
    • 在用纳米材料讨论聚合物的应用时,许多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合成聚合物。然而,有一系列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性能,通常比合成聚合物更适合某些应用。 一种主要的天然聚合物是纤维素,由于它是在植物和树木的细胞壁中发现的,所以在地球上大量存在。纤维素是一种直链聚合物组成的,成千上万的葡萄糖分子通过β在一起(1 - 4)糖苷键,与整体的化学公式(C6H10O5) n。它是一种天然的聚合物,在不同的行业都很有名,也很好用。 纤维素作为一种纳米材料 除了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聚合物外,它也是一种以纳米形式存在的聚合物。它被称为纳米纤维素,它与其他任何纳米尺寸的聚合物一样,在纳米水平上是一种纤维素材料,但实际上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纳米纤维素。主要类型包括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这两种材料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纳米纤维素具有一系列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有用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度可调,因为其表面易于功能化(使纳米纤维素成为许多不同应用的可行选择)。 此外,它的生物特性、产品的丰富性和大规模生产的便利性使它成为许多合成聚合物的低成本和更环保的替代品。 能量存储中的纳米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是一种商业上可用的材料。其最显著的应用是作为传统包装材料的生物和环保替代品的食品包装,但它也出现在一系列的应用。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个是它在能源存储应用中的使用。 超薄能量储存 纳米纤维素可以用来制造超薄设备,这种设备能够以只有少数几种选择的方法才能实现的方式存储能量。虽然这些设备的容量可能不像其他设备那样高,但纳米纤维素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存储能力,因为它打开了可能不可能的区域。因此,纳米纤维素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域来提高整体的储能能力。 有许多不同的设备已经被制造出来,它们属于这个领域。从利用纳米纤维素纤维特性的一维器件到三维混合网络,这些器件都有。 具体的例子有嵌入多孔碳材料作为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的一维纳米纤维素大纤维,以及包覆碳纳米管作为电解液储层的一维大纤维。 在二维方面,例如在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使用纳米纤维素作为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的衬底材料,以及在纸质设备中使用纳米纤维素作为分隔膜。 在三维结构方面,纳米纤维素已经被用于储能设备的各个部分,以改善设备的电化学性能,包括电极、电流收集器和隔膜,这是最常见的几个例子。 液流电池 最新的一项研究来自东北大学,他们利用纤维素衍生的纳米材料作为流动电池的薄膜来储存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能量。 流动电池是非常大的电池,它使用充满电解质的大罐来储存和产生电荷。虽然容器的大小是储存能量的关键,但有一个选择性的离子膜也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促进了氢离子的运动,平衡了细胞两边形成的电荷。 然而,在流动电池中使用的许多膜很容易降解,导致电解质溶液混合,降低电池的稳定性和容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多数材料相比,纳米电池材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膜材料。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使用了与聚偏氟乙烯-共六氟丙烯(PVDF-HFP)复合的CNC纳米纤维素。 结果是一种对电解质高度疏水的膜,这意味着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加稳定。这意味着电池的容量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因为电池的效率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膜内的羟基和酸性磺酸基,膜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使用该膜的电池还被发现具有很高的库仑效率、电流密度和能源效率,并且可以以现有Nafion膜成本的一小部分来存储可再生能源。 由于丰富的材料和可扩展的技术的发展,这些膜也可以用于复杂的电网,可以容纳来自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