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农业部公布2016年玉米、大豆增产情况及冬小麦和粮食库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发布时间:2017-04-18
  • 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 USDA-NASS)今天发布的2016年作物生长报告(Crop Production 2016 Summary),得益于中部地区充足的降雨和适宜的温度,2016年美国主要农作物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再创高产记录。

    美国玉米总产量达151亿蒲式耳,比2015年增产11%。每英亩产量174.6蒲式耳,比上年平均增产6.2蒲式耳。玉米收获面积为8,670万英亩,比上年增加7%。2016年玉米目标产量数据表明,主产州玉米目标产量每英亩穗数达史上第三高水平,其中,俄亥俄州每英亩穗数突破历史记录。

    2016年美国大豆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3.1亿蒲式耳,比2015年增长10%。从大平原北部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几乎整个北美的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由此,大豆平均单产高达52.1蒲式耳,比上年增加4.1蒲式耳。2016年大豆收获面积也创下新高,达8,270万英亩,比上年增加1%。

    2016年,美国棉花的总产量比2015年增加32%,达到1,700万包(每包480磅)。每英亩产量为855磅,比去年增加89磅。总收获面积为952万英亩,比上年增加18%。

    2016年美国高粱总产量达4.8亿蒲式耳,比2015年下降20%。种植面积为669万英亩,比上年下降21%。收获面积为616万英亩,比上年下降22%。高粱单产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77.9蒲式耳,比去年增加1.9蒲式耳。乔治亚州,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产量创历史新高。

    今天公布的还有冬小麦、油菜种子以及谷物仓储报告。冬小麦种子的报告是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的首个指标。2017年冬小麦种植面积约为3,240万英亩,比2016年下降10%,比2015年下降18%,这使得2017年美国冬小麦种植面积成为历史次低水平。

    谷物仓储报告显示,2016年玉米和大豆的储量比2015年分别增加10%和7%。玉米的仓储总量为124亿蒲式耳,大豆的仓储总量为29亿蒲式耳。小麦的仓储总量比去年增长了19%,达到20.7亿蒲式耳。

    报告总结了2016年谷物、干草,油籽,棉花、烟草、糖,豌豆、干豆、扁豆,土豆和杂类作物的收获面积、产量和产量估计。

相关报告
  • 《美国农业部发布2026年农产品食品生产八大趋势》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发布时间:2017-04-18
    • 全球环境情况难于预测。然而,最近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对未来10年的预测,指出了粮食及农产品需求背后的种种趋势以及美国的多项农业生产趋势。这些预测意义非凡,能帮助读者计算不同价格升降情景下的种种概率。 报告显示,农业支出上升,收入下降(尤其是在畜牧业领域)将会削减2017年美国13%的净现金收入。这是继2015年美国农场净现金收入缩水20%,2016年再缩水15%以后的又一明显下滑。该缩水趋势将于2018年开始改善,届时美国农场年支出将以1%-2%的速度增长,而收入也将同步(甚至略快速)增加。 2017-2026年各行业预测 粮食及油籽 (1)玉米播种面积将稳步下降,而美国玉米需求将不断增加。 受通胀及收入成本因素影响,玉米价格不断下降,进而将导致种植面积下降。而玉米单产提升将支撑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饲料及出口需求。生产率提升也将小幅提高美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净收入。 (2)2017年大豆种植面积将一次性跃升。 价格将维持在9美元左右。由于世界各国油籽需求强劲,2023年以前大豆净收入将高于玉米净收入。 (3)小麦价格将是粮食价格平稳的例外情况。 美国种植面积下降,加之出口需求强劲,将消耗美国粮食库存。北美市场将于2017年回暖,但幅度仍有待确定。 牛肉、猪肉及家禽 (1)所有畜牧品种生产均会提升。 最近美国肉牛饲养量增加,上市体重提高,表明2017年牛肉供给将增加。2018-2026年牛肉与饲料价格比下降,生产增量也会同步放缓。 (2)美国猪肉市场增速将高于牛肉和禽类,达年均1.3%。 到2026年,猪肉产量将略高于牛肉产量。 (3)嫩鸡及火鸡产量较过去10年将有所放缓。 全球出口需求将主导产量的增长。 乳业生产 (1)美国牛奶生产至2026年将以年2.2%的速度增加。 饲料价格走低,牛奶价格回升将推升乳畜群规模。乳脂需求将提高,液态奶需求将下降。 (2)美国牛奶产量提高将促进乳制品出口,尤其是高固体份脱脂产品的出口。 美国乳品出口量将占乳品生产(按乳脂或标准奶计)的4.9%,并将于2026年上升至21%(按固体脱脂标准奶计)。 
  • 《2017粮食及农业状况》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发布时间:2018-03-14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未来几十年中,当发展中国家数百万年轻人准备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不需要再逃离农村地区躲避贫困。 《2017粮食及农业状况》表示,农村地区其实在粮食生产和相关部门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同时,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居住在这些地区,要达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就取决于能否释放这一长期被忽视的潜力。 要释放这一潜力,就要克服许多棘手的问题:自给性农业的低生产力、许多地区有限的工业化程度、快速增长的人口和城市化——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为本国公民提供粮食和就业的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 有充分证据显示,农村经济一旦发生转变,就能产生巨大影响。报告中提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的巨大转变使得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自力更生得以脱贫。然而这一进步的程度参差不齐,人口增长也使这一进步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 2015-2030年间,15-24周岁人口的数量将增加约1亿至13亿人口。几乎所有增加的人口都位于撒哈拉以南沙漠地区,这一地区大部分都是农村地区。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南亚和撒哈拉以南沙漠地区,工业化和服务部门的发展十分滞后,导致这些国家无法吸收大量正准备跨入劳动力市场的新求职者。农业领域以其目前的情况来看,同样无法吸收这些求职者。因此,迁往城市的农村人口很可能会冒着更大的风险,加入城市贫困人口的行列,而不是寻找脱离贫困的出路。其他人则可能会通过季节性或永久性移民去其他国家寻找工作。 报告指出,因此提供针对性政策支持、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建设生机勃勃的粮食体系和支持性农业产业,并与城市地区紧密相连(尤其是中小型城市),能够创造工作岗位,使更多人留在农村地区发展。这就是一种战略干预的方式。 大力改变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万灵药,不能解决所有迫使人口迁移的压力问题,但是大量急需的就业岗位可以由此诞生,人们可以将外出寻找工作视为是个人选择,而不是为生活所迫。 FAO总干事何塞•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José Graziano da Silva)在报告的前言中提到,“政策制定者和设计者常常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对于农村人口来说,小城镇的地域网络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坐标,因为他们在这些地方购买种子、送孩子上学、获取医疗资源和其他服务。” “政策制定者需要迫切意识到小城镇处于缓解城镇关系中间的重要促进作用,并为小农户提供更多机会推销农产品,让他们分得经济增长的红利。”他补充道。 城市粮食需求如何激发农村复兴 《2017粮食及农业状况》提出农村经济急需改头换面,而这一切可以通过利用城市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让粮食体系更为多样化,并在农场外活动、农业相关活动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机会。其中包括负责加工、提炼、包装、运输、储存、推广、销售粮食的公司和供应生产投入如种子、工具、设备、肥料的企业和提供灌溉、耕作和其他服务的企业。报告提到,即便是在农村人口较多的国家,城市粮食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目前一国的粮食供应中城市消耗已占到70%。 没有杀手锏 不过,就算城市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也为数百万小农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盈利率更高的市场能够将粮食生产集中导向至大型商业农场和大型加工商、零售商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链,小农户自然被排除在外。因此要利用城市需求推动农村经济进行彻底又公平的经济增长,支持性的公共政策和投资至关重要,同时政策中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小规模、家庭型农户的市场参与度。家庭型农户、基础设施、小城镇 该研究阐明了三个方面的行动建议:首先,要落实各项政策,确保小农户能够完全参与到市场中,满足城市粮食需求。同时要采取措施,增加农户的土地保有权,保证供给合同的公平性,增加农民获得的福利等等。其次,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将城乡连接起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即便农民希望能够满足城市对于新鲜瓜果蔬菜、肉类乳品的需求,但是道路、电网、储存设备、冷藏运输系统的缺乏也成为一大瓶颈。第三,不仅要把大型城市纳入到城乡经济联网中,小型城市、分散型城市也要结合起来。确实,该报告强调了小城镇中心一直以来都是不受重视的粮食市场,而发展中国家有一半的城市居民都居住在少于50万人口的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