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大规模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与示范”顺利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19
  • 2019 年 1 月 28 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对科委项目“大规模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与示范”进行了验收。该项目由研究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葛洲坝中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为参加单位。   

    验收专家组成员由来自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行业企业的 7 名专家组成,北京科技大学贾成厂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北京市科委社会发展处邢永杰处长、祁丽荣主管、徐扬主管,研究所副所长吕清刚、科技处副处长王伟及项目组成员 30 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祁丽荣主持。   

    首先,祁丽荣代表北京市科委对验收专家组表示感谢,并对项目立项背景及验收要求进行了介绍。吕清刚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希望专家组对项目执行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随后,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验收汇报,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质询,并审查了项目验收资料。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项目开发了 10MW 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关键部件设计技术,研制出了多级间冷宽负荷压缩机、多级再热高负荷膨胀机和大容量蓄热(冷)换热器的样机;开发了 10MW 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全工况优化设计技术、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耦合与控制技术,建成了国际首套 10MW 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示范系统在额定工况下的效率超过 60.2% ”。专家组一致认为承担单位超额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研究成果已经实现了转化,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最后,邢永杰处长对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并对项目团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同时他表示北京市科委将继续关注并支持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希望项目团队后续 100MW 系统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更大成绩。

相关报告
  • 《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成果喜获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5
    •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副市长崔述强、隋振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本次奖励大会获奖奖项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人物奖11项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成果奖154项,其中成果奖包括自然科学奖1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1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7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93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申报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该技术发明奖是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方向,在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基础上,取得的新的里程碑。经过6年的努力,该项目在原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技术成果包括:攻克了先进CAES系统全工况设计与调控技术,发明多种新原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攻克了先进CAES系统的高效宽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多级全三维协同设计技术,发明多种宽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攻克了先进CAES系统的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设计技术,发明高效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建成了国际首套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并实现产业化等。   该项目已申请压缩空气储能相关专利300余项,授权专利180余项,专利保护体系已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南非、欧盟等40余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培育出本领域的重要基础专利和高价值专利,根据第三方统计,以压缩空气储能为主题词的专利数量为国际第一,已成为国际上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技术引领者。通过技术授权、技术入股和技术开发等方式,该技术已实现产业化收益达到18.63亿元,极大促进了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   研究所非常感谢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弘光计划等对该项目的资助。 
  •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开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1
    • 8月18日,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在江苏省常州市顺利开工。工程采用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大型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该项目由中盐集团、华能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开发建设,华能江苏公司承担建设和运维。   作为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唯一国家示范项目,项目一期工程装机容量60兆瓦,储能容量300兆瓦时,预计2021年6月份并网发电。同时,项目远期规划1000兆瓦,将打造我国大规模清洁物理储能基地。目前,一期工程主设备已完成研发并进入制造阶段,均为国产首台套设备。           该项目不仅开辟了利用深地资源进行大规模电能存储的新领域,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后的大容量储能提供了解决方案,还将对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建立多元能源供应体系,推动储能行业关键技术、先进设备产业化和标准体系创建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意义,是华能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的又一重大举措。   开工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指出:“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的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对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升级和保障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