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顺利完成四座储罐气顶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1
  • 8月20日,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顺利完成四座全包容式储罐气顶升任务。至此,由中核五、上海电建、中石化四公司承建的四座20万m3LNG储罐气顶升工作已全面告捷,这一任务的完成实现了项目建设又一里程碑节点目标。

    为有效应对夏季高温对户外作业的影响,严格按照气顶升工作方案,气顶升作业所有管理和作业人员4:40从驻地准时出发,5:50全体人员在4#罐前集结进行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全体作业人员到岗后,7:16按计划启动风机,历时180分钟,10:16储罐钢穹顶与罐顶抗压环实现完美贴合,16:46完成全部焊接任务。

    气顶升是利用罐内外空气压差推动钢穹顶上升到罐顶预定高度。在钢穹顶顶升到达安装位置后,保持罐内一定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钢穹顶与承压环的焊接,通过焊接将钢穹顶固定在承压环上,完成钢穹顶安装。本次气顶升钢穹顶结构跨度84.2m,高11.275m,重量达到790t,气升顶上升高度为44.3m,顶升截面面积5568.2m2,为了确保升顶作业有序、安全、高质的完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在深入复盘与总结以往气顶升作业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了工作方案,完成7类186项作业前销项检查工作,针对各参建单位组织多轮专家评审,开展关于升顶作业各类专项培训。为了强化工作任务有效、高标准的推进,项目管理中心实行罐长和专业负责制,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分片包干、有条不紊地推进。同时,加强与监理、总包及土建单位沟通和协作,作业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安全与技术质量管理。此次升顶作业任务圆满完成获得省、市及上级公司主要领导高度赞扬与认可,特别是在作业中细节管控方面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气顶升作业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从土建阶段向安装阶段的顺利过渡,代表着中交营口LNG项目主体施工步入快车道。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落实集团工作要求,深化谋篇布局,全力重安全、保质量、抓进度,为实现后续重要节点而努力奋斗,以实干担当谱写新篇章,在辽宁振兴新突破攻坚之战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7051.html
相关报告
  • 《江苏LNG接收站三期工程5#储罐气顶升圆满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17
    • 2019年12月7日8时58分,随着中石油江苏LNG总经理贺永利的一声令下,三期工程5#储罐86.4米直径、869吨重的钢制拱顶在3台900m3/min鼓风机源源不断劲风的推动下,沿着业已完成的混凝土外墙徐徐升起,经过203分钟、40.675米的平稳爬升,达到预定位置,气顶升圆满成功。 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股东方相关代表及项目参建方代表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江苏LNG接收站位于江苏省如东县西太阳沙人工岛,由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集团共同投资,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保障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供应,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点工程。 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是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独立的能源资源开发公司,致力于满足成长中的亚洲经济体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特别是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项目是太平洋油气的战略发展重点,公司投资、开发、建设、拥有和经营的业务贯穿整个天然气产业链,业务开发讲求创新精神和综合竞争力,同时不断自我监督,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气顶升是大型LNG储罐安装施工中难度最大、工艺最复杂的工程节点之一,它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江苏LNG三期工程储罐建设的重心将由以土建为主转变为以安装为主。 江苏LNG接收站2008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3座16万方储罐于2011年投产;二期工程新建1座当时国内最大的20万方储罐,于2016年投产。目前,接收站总罐容68万方,配套1座LNG专用码头,年接卸能力650万吨。 三期工程是在原有接收站建设的基础上,新建2 座20 万m?LNG 储罐以及配套的BOG 压缩机、火炬系统、自控系统等。三期工程于2018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参建各方一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了两台储罐的桩基和混凝土外墙施工,5#储罐的气顶升比原计划提前35天完成,另外一台储罐的气顶升预计将于12月下旬完成。 此次储罐顶升圆满成功,为江苏LNG三期工程实现2021年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洋山LNG接收站扩建储罐升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31
    • 近日,上海洋山港LNG接收站扩建4号储罐完成升顶。预计到2020年4号、5号储罐建成投产后,上海LNG储存能力将提升约50%。 4号储罐是目前国内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单体最大储罐,罐容20万立方米,可转换气态天然气约1.2亿立方米,于2016年获得建设核准,同期建设的5号储罐也将在近期升顶,在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后,预计2020年将正式投产。扩建工程投产后,洋山LNG接收站的LNG储存能力将由目前的49.5万立方米增加到89.5万立方米,再加上上海另一LNG接收站五号沟项目32万立方米储存能力,届时上海LNG整体储存能力将提升约50%。 目前,上海市拥有东海天然气、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洋山进口LNG、川气东送、江苏如东—崇明管线共计6路气源通道,构建形成了“多元结构、海陆并举”供应体系。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负责这6条通道中3条管道的运营管理。西气东输气源和洋山LNG接收站进口气也是上海市绝对主力气源,占总供气量9成左右。 储气能力一直是城市燃气发展中的短板,上海市储气水平已达15天左右。这缘于上海拥有多路气源,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形成相对充分的储气调峰能力,并通过“一张网”实现高效调度,通过下游电气联调,保障了供需平衡,对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保障供应和互联互通、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